中国特色工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形成
2015年04月20日11:09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E-mail推荐: |
2003年9月22日至26日,中国工会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事件】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03年9月22日至26日
【地点】北京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选举产生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中国工会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3年9月22日至26日,中国工会十四大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1600多名,特邀代表253名,列席代表23名,代表着全国1.34亿会员。曾庆红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致题为《我国工人阶级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祝词。王兆国作题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的报告。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四届执行委员会。在十四届一次执委会议上,王兆国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张俊九、孙宝树、周玉清、王东进、苏立清、张榕明、王瑞祥、徐振寰、陈秀榕、徐德明、黄彦蓉当选为副主席。2005年12月,孙春兰当选为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2003年9月28日,胡锦涛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工会十四大部分代表座谈,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也必然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工人运动的主题。
中国工会十四大后,各级工会以理论创新推动体制和工作创新,探索和形成了体现时代特点、符合中国国情、反映工会性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回答了新形势下“建设什么样的工会”和“怎样建设工会”的重大问题,工会发展道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五年中,各级工会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建功立业,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了工人阶级在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推动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了和谐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建设。尤其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自身建设,工会组建取得历史性突破。截至2008年6月,全国工会基层组织数170.2万个,工会会员总数20867.5万人,其中农民工会员人数6674.6万人。
(中国工运研究所供稿)
(责编:闫妍、秦华) |
全总要闻
- 七部门发文要求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
-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
- 全总启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
- 【新闻特写】疗养院职工晕倒 众劳模合力施救
- 全总启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
- 全国工会用好用活红色工运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
- 扎实推动学习贯彻重要论述工作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
- 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广大工会干…
- 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劳动竞…
全总发布会
- “工会关爱户外劳动者”新闻发布会
- 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新时期工人党员代表与中外记者见…
- 2021年“五一”新闻发布会
- “中国海员工会成立100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
- 国新办就“岗位成才、奋斗圆梦”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
- 全总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