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工会主席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保障、职业上有发展
成都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吃上“绩效饭”
成都市总结合试点中发现的问题,推出“升级版”非公企业工会主席考核激励机制
2015年05月21日16:48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E-mail推荐: |
建会多年却从未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纳爱斯成都公司,去年完成首轮集体协商工作,据了解,该公司的这一转变得益于成都市总工会从去年开始在非公企业中试点的工会主席考核激励机制。今年,成都市总结合试点中发现的问题,推出“升级版”非公企业工会主席考核激励机制。
目前,成都有非公企业工会组织2.45万个,涉及工会会员249.62万人,占全市会员总数的80%,但其中能较好发挥作用的仅占总量的8.56%,部分小微企业工会存在“空壳工会”等现象。对此,成都市总紧抓工会主席这一关键因素,探索建立了非公企业工会主席考核激励机制:以组织建设、健全机制、活动开展等重点工作为考核内容,以“六有”工会建设、“五个一”工作为基准制定考核标准,最后综合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成绩对工会主席进行评优奖励。
2014年这一机制在成都171家具有一定规模、工会经费收缴使用正常的非公企业试点。1年后,职工对工会主席、工会工作的满意度普遍达到了85%以上,其中64家非公企业工会被授予“成都市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154名工会主席分别获得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奖金奖励。
虽然效果明显,但仍有一些非公企业主对工会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工会主席对自身职责也不积极。成都市总在试点中还发现,该制度还有很多可优化的空间,如考核指标过于求全求高、脱离实际;奖励标准参差不齐,未充分考虑到不同企业工会主席所在行业的差异性,致使奖励存在不均衡现象;由于该项工作经费主要由区县工会承担,随着试点工作推广,经费支出或将缺乏后续支撑。
“这些影响了考核机制的实效,于是我们对它进行了精细化改良。”成都市总相关负责人称,新机制在循序渐进的考评体系下,引入第三方专家评审,加大职工会员测评权重;建立长效机制,解决经费支撑;对优秀的工会主席既给予物质奖励,也突出精神奖励,让其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保障、职业上有发展,连续3年评优的工会主席不仅追加奖励,还可优先评选先进模范。
据悉,除了在全市非公企业推行“升级版”考核激励机制外,今年成都还将首次推选“十佳”非公企业工会主席活动。(记者李娜 高柱)
(责编:闫妍、秦华) |
相关专题 |
· 地方工会报道 |
全总要闻
- 七部门发文要求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
-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
- 全总启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
- 【新闻特写】疗养院职工晕倒 众劳模合力施救
- 全总启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
- 全国工会用好用活红色工运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
- 扎实推动学习贯彻重要论述工作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
- 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广大工会干…
- 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劳动竞…
全总发布会
- “工会关爱户外劳动者”新闻发布会
- 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新时期工人党员代表与中外记者见…
- 2021年“五一”新闻发布会
- “中国海员工会成立100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
- 国新办就“岗位成才、奋斗圆梦”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
- 全总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