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梁躍輝 身懷絕技鐵裁縫

2017年05月01日08: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梁躍輝調試水泵界面。
  資料圖片

  一個僅有高中學歷的建筑工人,誰會想到他擁有國家授權專利18項,在國家級技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篇﹔又有誰會想到他的“套管一次性預埋”工法填補了國內管道系統一次性預埋技術空白。

  在廣東廣州廣紙新城中建五局安裝公司工地,記者見到了這位傳奇的工人師傅梁躍輝,他正在對他的發明專利“穿樓板套管固定器”做施工前的預埋。套管固定器預設的位置,就是將來水電設備安裝的必經節點,梁躍輝要做的是兄弟單位的混凝土施工與他們的安裝施工一氣呵成,杜絕今后出現鑿樓板、漏水等現象,這是安裝工程最考驗技巧之處,也是梁躍輝及其團隊最得心應手的一項“絕技”。

  1989年,19歲的梁躍輝成為中建五局安裝公司一名鉚工學徒。鉚工素有“鐵裁縫”之稱,是建筑行業職業工種中技術含量較高的工種。練手的廢舊鋼材10余噸,手繪圖紙壘起來半人高——正是憑著這股韌勁,他從一名無技術、無經驗、無文憑的“三無”學徒,成長為工地上的最強“鐵裁縫”。珠海一發電廠項目施工中,需要焊接一段厚度僅為1.2毫米的通風管,以當時的技術,氧焊精度無法達到最佳,電焊又極易焊破鋼板。一個月時間,梁躍輝焊穿了500多斤廢舊鐵皮,最終實現了通風管“零”縫隙電焊焊接。

  由於技術出色,2008年梁躍輝這位“農民工”被公司任命為項目技術負責人,從此,他的鑽研勁頭更大了。憑著多年的施工經驗,基於現場施工中的普遍問題與質量通病,他通過工藝改良、技術革新,提出最為便捷的解決方案。他一共獲得18項國家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項,獲省部級工法一項,發表論文7篇。梁躍輝的發明有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實用性強,能夠顯著地提升工效﹔二是易於推廣,一經發布,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推廣和覆蓋到各個項目。他說,自己所有的發明都是基於兩個最為朴素的目的:改良施工工藝,提升工作效率﹔預防質量通病,保証施工質量。

  梁躍輝的專利都從施工現場來。在施工現場,他總是敏銳地去尋找工作和產品中的缺陷。隻要找到了,他就進入了“狀態”,為此絞盡腦汁,茶飯不思,直到解決問題為止。比如用邊角料做成品保護,保護管道不在穿插施工時損壞﹔穿樓板套管一次性預埋,解決漏水質量通病﹔樓上樓下一次性預埋位置不偏差﹔在機房設備下放一塊踮腳石防潮﹔如何讓線管排布美觀﹔如何讓管道刷漆均勻……梁躍輝的這些小發明,看似不起眼,但有了這些發明,產品質量更好了,外觀更美了,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因為項目現場各專業交叉施工的原因,安裝成品保護一直是一個大難題。梁躍輝決心解決這個問題。為了搞清楚什麼樣的保護效果最好,什麼材料最優,怎麼做最方便、最節約成本,他在現場觀察了一個多星期,又花一個多星期制作,反復修改。沒成想,最后成型的方法卻受到同事質疑:太費時,勞務工人不一定願意做。梁躍輝胸有成竹地拿出電子計算器,算了一筆賬得出結論是:不按他的方法做,成本要高得多。從此大家心服口服。

  他的18項國家專利與多項技術革新有效地解決了十多個建筑施工質量通病,“套管一次性預埋”工法僅在一個項目的應用就節約了數百萬元成本。2016年公司因梁躍輝專利工法的推廣應用節約的成本金額達1800余萬元。

  2012年,以梁躍輝命名的“梁躍輝創新工作室”成立了,自此他有了自己的技術創新鑽研團隊,他帶領年輕技術人員和有一定技術基礎的農民工們一起開展技術創新,僅一年就研究開發出“一種塑料管彎管器”“一種穿樓板套管固定器”等多項實用新型技術。2016年梁躍輝創新工作室還被授予廣東省職工創新示范基地。作為新時期具有開拓精神的新型“工匠”,梁躍輝開啟了新征程。(記者 李 剛)


  《 人民日報 》( 2017年05月01日 02 版)

(責編:黃瑾、楊麗娜)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