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09日10:30 來源:《工人日報》
交巴加布在繪制唐卡。記者 康勁 攝
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的唐卡畫師交巴加布,是唐卡“非遺傳承人”,也是甘肅省首屆“隴原工匠”的獲得者。
採訪交巴加布,握手的那一刻,就能讓人感受到一種穿越千年的“工匠品格”。
這雙唐卡畫師的手,與眾不同——不僅因為曾經在40年間創造了500多幅美輪美奐的唐卡,更因為每個指尖都烙印著一層粗糙、堅硬的厚繭。“這是磨制畫布留下的印記。”交巴加布說。
繪制唐卡的白色畫布,要經歷從普通的棉布到畫布的“華麗升級”。致密的粗棉布,經過特殊的洗淨、晾晒之后,用石粉伴著木膠,接受鵝卵石的多次打磨,再洗淨、再晾晒、再打磨,直到纖維和紋理漸次退盡,白布最終會如嬰兒的肌膚般光潔、如大理石一樣堅硬。交巴加布說:“這樣的畫布千年不朽,畫上的唐卡可以世代相傳。”
傳承千年的古老技藝
站在交巴加布繪制的唐卡前,會有一種飛躍千年的遐思。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是一種卷軸畫,是藏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唐卡的起源極為悠久,有准確文字記載的歷史有1300多年。
在敦煌莫高窟,面對一幅幅精美的壁畫,許多人也曾充滿好奇和憂心:“這種精湛的繪畫技藝,如今或許已經失傳。”
但欣賞了交巴加布的唐卡后,許多人又會發出感嘆:“那些興盛於千年以前的古老繪畫技藝,在交巴加布這樣的唐卡畫師筆下獲得永生。”
幾十年的艱辛求索,交巴加布在勾線、著色、暈染、上色等傳統繪畫技藝上培養出極深的造詣,畫風細膩鮮活,人物栩栩如生,神聖庄嚴、富麗堂皇的文化風韻鮮活重現,讓人們在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藏族文化的同時,也喚起內心善良、感恩、悲憫的情懷。
唐卡的完成,有賴畫師的敬心與虔誠,用時也較長,一幅短則半年、長則十余年。交巴加布謹遵嚴格的民族儀軌和古老技法,從制作畫布、構圖起稿、著色染色,到勾線定型、鋪金描銀、開眼縫裱等程序一絲不苟,每一副畫布上都傾注著他嚴謹細膩和堅毅執著的追求。
這些唐卡的造型、衣服、法器、山水、行雲、花草、禽獸、房屋等等,每一筆都讓人心生無限的敬仰,堪稱是一幅幅“移動的壁畫”,不僅在雪域高原上被藏族同胞視為至寶,也漂洋過海為歐美的收藏家所珍愛。
2006年唐卡成為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后,在政府的持續推動下,藏族文化及唐卡藝術越過藏區的大山和草原,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
交巴加布的唐卡作品也走進了上海世博會等國家級的展廳,多次捧回省部級以上的獎狀、獎杯。他成為甘南藏區家喻戶曉的畫師。還創辦了夏河縣拉卜楞菩提畫苑有限責任公司。
代代相傳的匠人世家
“唐卡,是父親畢生的事業,體現著他一生的全部智慧和力量。”獨坐在畫室時,今年50歲的交巴加布總是會想起自己的父親,那位慈祥的老人,在人生的暮年,頂住病痛的折磨,鼻梁上架著厚厚的眼鏡,依靠極為微弱的視力,艱難地繪制著唐卡……
交巴加布的父親九麥老人,曾是甘南唐卡國家級傳承人、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上世紀40年代,夏河拉卜楞寺有位畫師曾跟隨張大千在敦煌臨摹壁畫,回到夏河后便收了年輕的九麥為徒,傳授了許多古老的繪畫技藝。后來,九麥又跟隨拉卜楞寺著名畫師齊智合學畫,歷經多年的刻苦學習,終於成為甘南藏區最著名的唐卡畫師。
從8歲開始,交巴加布就跟隨著父親學畫,一學就是整整40年。每一筆線條、每一次著色,看似簡單的重復,但要傳遞出那種鮮活而永生的力量,卻需要傾注畫師畢生的追求和虔誠的感悟。
在最初的十多年時間裡,面對交巴加布繪制的初稿,父親總是搖頭。有一段時間,交巴加布自己也動搖過,但父親告訴他:“唐卡藝術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必須畫到最好才能流傳千年。”
學習與繼承的過程,是艱辛和清苦的。那時的夏河縣,電力供應很不穩定,時常需要借助汽燈、煤油燈微弱的光線作畫。冬天最冷的時候,厚重的羊皮袍也不頂事,坐在畫布前的交巴加布感覺自己都被凍僵了,站起來跑、跳、蹦,讓全身“燃燒”起來,然后坐回到畫布前。“這個時候馬上作畫,因為心跳過速,手會發抖,要靜靜地等待心氣平穩,才能拿起畫筆。”他回憶說。
經過幾十年的磨煉,交巴加布完整而准確地傳承下唐卡藝術的全部技藝,甚至在畫筆的制作和顏料的調制上,都有著千年遺韻。他在草原上選擇特殊的動物毛皮,一根一根挑出可用的毛料,經過幾十道工序的梳理后綁扎在自制的木杆上。
“唐卡畫師自制的畫筆,看似簡陋,但韌性好、彈力好,含水性也好,一筆走過去,可以畫出很長很勻的線條。”交巴加布告訴記者。
交巴加布將金、銀、珍珠、瑪瑙、珊瑚、綠鬆石、孔雀石、朱砂等礦物搗碎研磨,再調拌上從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花蕊中提取的顏色,將簡單的紅黃藍綠白等傳統五色,調制出上百種極具民族特色的唐卡顏料。“唐卡上的色彩,必須千年不退。”
“收徒可以,但不收學費,傳承唐卡藝術不能收錢。”近年來,交巴加布培養了30余名年輕的唐卡畫師,貢巴扎西、看召它、吉太加等一批年輕的畫師開始嶄露頭角,他們繪制的唐卡風格各異,讓傳承千年的工匠精神在藏區遼闊的草原生生不息。(記者 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