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7日09:04 來源:人民網
工作中的姜濤。
人民網遵義6月16日電 一套厚厚的棉質工作服,一雙老式大頭皮鞋,一個幾乎隻能露出眼睛的大面罩,以及一把隨時不離手的焊槍,這是姜濤在工作中的“標配”。
從一名普通的電焊工到成為國家級技能大師,這套“裝備”足足陪了姜濤30年。為了給導彈發射“縫制”無縫天衣,他經常在室內近40℃的高溫下一呆就是十幾個小時。
“既然選擇了做一名工人,就要做一名好工人。隻有不斷突破自我,把工作推向極致,才有可能成為獨具匠心的工匠。”對於什麼是工匠精神,48歲的姜濤有著自己朴素的理解。正因為對工作的這份堅定,他用手中的焊槍一次次攻破了國內技術難關,把我國的航天事業演繹得更加精彩。
精益求精 讓導彈穿上“無縫天衣”
“簡單來說,我們做的事情就是要為導彈打造一件無縫外衣,以確保導彈在發射時能夠安全達到。”在焊接車間裡,姜濤用最簡單的例子給記者講述了他的主要工作內容。
作為貴州航天天馬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材料成型部的一名電焊工,姜濤主要從事航天產品的焊接工作,需要將幾十甚至上百個零件焊接成大部件。
“在目前國內的技師中,能夠達到這個標准的都很少,而我們的姜大師,可以做到在焊接的數十米焊縫中一個氣孔都沒有。”說起姜濤精湛的技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十研究院工會副主席鄒振宇亦感到非常佩服和自豪。
鄒振宇告訴記者,2015年9月20號,長征六號點火升空,成功將20顆衛星送上太空,創造了中國航天一箭多星的發星記錄。但很多人不知道,長征六號的起豎發射系統是貴州制造,而這套系統從零件到主體焊接,正是出自姜濤之手。
鍥而不舍 創新是不斷“試錯”過程
鋁合金焊接屬於特種工藝。由於鋁合金導熱快、易氧化、熔點低,焊接過程容易產生焊接裂紋,因此,要靠肉眼觀察溶質的大小和形狀,以及精確的手感去控制焊絲融化程度和焊接的速度,這也成為鋁合金焊接的主要難點。
“任何一種型號產品的成功焊接,都需要經過無數次工藝實驗,隻有不斷去‘試錯’,才能找到一個最合理的焊接參數。”姜濤告訴記者,目前在國內能夠承接鋁合金焊接工藝的企業並不多,而姜濤和他的班組主攻的就是鋁合金焊接。
“‘長征六號’起豎系統焊接材料是當時我們團隊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一種高強度合金鋼,需要操作人員對焊頭速度、轉動力度、焊接參數等進行精准調節,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我們也是經過無數次實驗最終才完成了任務。”姜濤說道。
事實上,在姜濤的職業生涯中,像這這樣的案例很多。姜濤告訴記者,在一次對一輛4噸重的車輛吊臂進行焊接時,客戶要求既要保証外表平滑,又要保証內部結構均勻,交付時需要用X光探傷,實現100%無缺陷。許多優秀焊工可以做到外表無缺陷,但無法保証內部。而姜濤則通過准確地控制焊接變形,使焊接質量合格率達100%,完成了自己的得意之作。
在焊接車間內,姜濤帶著記者來到一個發射箱旁邊,他告訴記者,由於發射箱口徑隻有200毫米,人鑽不進去,但又要保証內部平滑,3米長的箱體,從一端到另一端誤差不能大於1毫米。
在這樣嚴苛的要求下,姜濤通過近兩年的反復實驗,最終通過自制內撐工裝和抱箍工裝,保証箱體內外部的變形量,同時在焊接時精准控制熱輸入,有效控制變形量,圓滿地完成了生產任務。
“成功總是從千百次的失敗中得來,技術創新靠的是不斷試錯,不斷堅持,隻有堅持不懈,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說起自己工作的“訣竅”,姜濤笑著說道。
永不懈怠 “工匠精神”是一種修行
“我父母都是航天人,為了支持三線建設從北方來到貴州,那時候我才3歲,我記得在我父母那一輩,如果有誰做出來的產品被檢驗出不合格,當時就會哇哇大哭,因為他們會覺得那是一種恥辱。”說起自己的父輩,姜濤變得有些激動,也許是從小的耳濡目染,讓他對這份工作有了更多敬畏之心。
在姜濤看來,不管任何工作任何職業,都應該有一份堅守,兢兢業業地去做好每一件自己的事情,在工作中追求一種極致的精細,把心沉下來,像苦行僧一樣的去修行,自然會成為最優秀的“工匠”。
正因為這份對事業的執著,讓姜濤一路攻堅克難,在自己的焊接事業中作出不菲的成績。先后獲得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評為國家級技能大師。2013年,姜濤首批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准,建設“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目前在我國,從事特種工藝焊接的人才並不多,貴州更是稀缺,因此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多去培養一些年輕人,讓他們的未來能在這個崗位上發光發熱。”工作室成立后,姜濤把自己多年總結出來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徒弟,還精心將一套實用鋁合金焊前清理及焊接工藝參數編纂成《鋁合金焊接工藝規范》一書,作為航天十院內部教材推廣。姜濤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終有會離開工作崗位的一天,但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幫助更多的年輕人成長為新一代的技能大師。(孫遠桃 實習生 趙飛羽)
人物名片:
姜濤,貴州航天十院航天天馬公司材料成型部鉗焊一班班長,“全國技術能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於2013年獲批建設“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貴州省十一次、十二次黨代會代表,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貴州省優秀共產黨員”、貴州省“有突出貢獻高級技能人才”、貴州省國防工業“最美工人”“貴州軍工榜樣”、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航天技術能手”“十大技能高手”“航天技能大獎”等榮譽稱號。
工作中的姜濤。
人民網遵義6月16日電 一套厚厚的棉質工作服,一雙老式大頭皮鞋,一個幾乎隻能露出眼睛的大面罩,以及一把隨時不離手的焊槍,這是姜濤在工作中的“標配”。
從一名普通的電焊工到成為國家級技能大師,這套“裝備”足足陪了姜濤30年。為了給導彈發射“縫制”無縫天衣,他經常在室內近40℃的高溫下一呆就是十幾個小時。
“既然選擇了做一名工人,就要做一名好工人。隻有不斷突破自我,把工作推向極致,才有可能成為獨具匠心的工匠。”對於什麼是工匠精神,48歲的姜濤有著自己朴素的理解。正因為對工作的這份堅定,他用手中的焊槍一次次攻破了國內技術難關,把我國的航天事業演繹得更加精彩。
精益求精 讓導彈穿上“無縫天衣”
“簡單來說,我們做的事情就是要為導彈打造一件無縫外衣,以確保導彈在發射時能夠安全達到。”在焊接車間裡,姜濤用最簡單的例子給記者講述了他的主要工作內容。
作為貴州航天天馬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材料成型部的一名電焊工,姜濤主要從事航天產品的焊接工作,需要將幾十甚至上百個零件焊接成大部件。
“在目前國內的技師中,能夠達到這個標准的都很少,而我們的姜大師,可以做到在焊接的數十米焊縫中一個氣孔都沒有。”說起姜濤精湛的技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十研究院工會副主席鄒振宇亦感到非常佩服和自豪。
鄒振宇告訴記者,2015年9月20號,長征六號點火升空,成功將20顆衛星送上太空,創造了中國航天一箭多星的發星記錄。但很多人不知道,長征六號的起豎發射系統是貴州制造,而這套系統從零件到主體焊接,正是出自姜濤之手。
鍥而不舍 創新是不斷“試錯”過程
鋁合金焊接屬於特種工藝。由於鋁合金導熱快、易氧化、熔點低,焊接過程容易產生焊接裂紋,因此,要靠肉眼觀察溶質的大小和形狀,以及精確的手感去控制焊絲融化程度和焊接的速度,這也成為鋁合金焊接的主要難點。
“任何一種型號產品的成功焊接,都需要經過無數次工藝實驗,隻有不斷去‘試錯’,才能找到一個最合理的焊接參數。”姜濤告訴記者,目前在國內能夠承接鋁合金焊接工藝的企業並不多,而姜濤和他的班組主攻的就是鋁合金焊接。
“‘長征六號’起豎系統焊接材料是當時我們團隊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一種高強度合金鋼,需要操作人員對焊頭速度、轉動力度、焊接參數等進行精准調節,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我們也是經過無數次實驗最終才完成了任務。”姜濤說道。
事實上,在姜濤的職業生涯中,像這這樣的案例很多。姜濤告訴記者,在一次對一輛4噸重的車輛吊臂進行焊接時,客戶要求既要保証外表平滑,又要保証內部結構均勻,交付時需要用X光探傷,實現100%無缺陷。許多優秀焊工可以做到外表無缺陷,但無法保証內部。而姜濤則通過准確地控制焊接變形,使焊接質量合格率達100%,完成了自己的得意之作。
在焊接車間內,姜濤帶著記者來到一個發射箱旁邊,他告訴記者,由於發射箱口徑隻有200毫米,人鑽不進去,但又要保証內部平滑,3米長的箱體,從一端到另一端誤差不能大於1毫米。
在這樣嚴苛的要求下,姜濤通過近兩年的反復實驗,最終通過自制內撐工裝和抱箍工裝,保証箱體內外部的變形量,同時在焊接時精准控制熱輸入,有效控制變形量,圓滿地完成了生產任務。
“成功總是從千百次的失敗中得來,技術創新靠的是不斷試錯,不斷堅持,隻有堅持不懈,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說起自己工作的“訣竅”,姜濤笑著說道。
永不懈怠 “工匠精神”是一種修行
“我父母都是航天人,為了支持三線建設從北方來到貴州,那時候我才3歲,我記得在我父母那一輩,如果有誰做出來的產品被檢驗出不合格,當時就會哇哇大哭,因為他們會覺得那是一種恥辱。”說起自己的父輩,姜濤變得有些激動,也許是從小的耳濡目染,讓他對這份工作有了更多敬畏之心。
在姜濤看來,不管任何工作任何職業,都應該有一份堅守,兢兢業業地去做好每一件自己的事情,在工作中追求一種極致的精細,把心沉下來,像苦行僧一樣的去修行,自然會成為最優秀的“工匠”。
正因為這份對事業的執著,讓姜濤一路攻堅克難,在自己的焊接事業中作出不菲的成績。先后獲得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評為國家級技能大師。2013年,姜濤首批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准,建設“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目前在我國,從事特種工藝焊接的人才並不多,貴州更是稀缺,因此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多去培養一些年輕人,讓他們的未來能在這個崗位上發光發熱。”工作室成立后,姜濤把自己多年總結出來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徒弟,還精心將一套實用鋁合金焊前清理及焊接工藝參數編纂成《鋁合金焊接工藝規范》一書,作為航天十院內部教材推廣。姜濤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終有會離開工作崗位的一天,但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幫助更多的年輕人成長為新一代的技能大師。(孫遠桃 實習生 趙飛羽)
人物名片:
姜濤,貴州航天十院航天天馬公司材料成型部鉗焊一班班長,“全國技術能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於2013年獲批建設“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貴州省十一次、十二次黨代會代表,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貴州省優秀共產黨員”、貴州省“有突出貢獻高級技能人才”、貴州省國防工業“最美工人”“貴州軍工榜樣”、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航天技術能手”“十大技能高手”“航天技能大獎”等榮譽稱號。
姜濤在工作室給學生開展集體培訓。
人民網遵義6月16日電 一套厚厚的棉質工作服,一雙老式大頭皮鞋,一個幾乎隻能露出眼睛的大面罩,以及一把隨時不離手的焊槍,這是姜濤在工作中的“標配”。
從一名普通的電焊工到成為國家級技能大師,這套“裝備”足足陪了姜濤30年。為了給導彈發射“縫制”無縫天衣,他經常在室內近40℃的高溫下一呆就是十幾個小時。
“既然選擇了做一名工人,就要做一名好工人。隻有不斷突破自我,把工作推向極致,才有可能成為獨具匠心的工匠。”對於什麼是工匠精神,48歲的姜濤有著自己朴素的理解。正因為對工作的這份堅定,他用手中的焊槍一次次攻破了國內技術難關,把我國的航天事業演繹得更加精彩。
精益求精 讓導彈穿上“無縫天衣”
“簡單來說,我們做的事情就是要為導彈打造一件無縫外衣,以確保導彈在發射時能夠安全達到。”在焊接車間裡,姜濤用最簡單的例子給記者講述了他的主要工作內容。
作為貴州航天天馬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材料成型部的一名電焊工,姜濤主要從事航天產品的焊接工作,需要將幾十甚至上百個零件焊接成大部件。
“在目前國內的技師中,能夠達到這個標准的都很少,而我們的姜大師,可以做到在焊接的數十米焊縫中一個氣孔都沒有。”說起姜濤精湛的技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十研究院工會副主席鄒振宇亦感到非常佩服和自豪。
鄒振宇告訴記者,2015年9月20號,長征六號點火升空,成功將20顆衛星送上太空,創造了中國航天一箭多星的發星記錄。但很多人不知道,長征六號的起豎發射系統是貴州制造,而這套系統從零件到主體焊接,正是出自姜濤之手。
鍥而不舍 創新是不斷“試錯”過程
鋁合金焊接屬於特種工藝。由於鋁合金導熱快、易氧化、熔點低,焊接過程容易產生焊接裂紋,因此,要靠肉眼觀察溶質的大小和形狀,以及精確的手感去控制焊絲融化程度和焊接的速度,這也成為鋁合金焊接的主要難點。
“任何一種型號產品的成功焊接,都需要經過無數次工藝實驗,隻有不斷去‘試錯’,才能找到一個最合理的焊接參數。”姜濤告訴記者,目前在國內能夠承接鋁合金焊接工藝的企業並不多,而姜濤和他的班組主攻的就是鋁合金焊接。
“‘長征六號’起豎系統焊接材料是當時我們團隊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一種高強度合金鋼,需要操作人員對焊頭速度、轉動力度、焊接參數等進行精准調節,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我們也是經過無數次實驗最終才完成了任務。”姜濤說道。
事實上,在姜濤的職業生涯中,像這這樣的案例很多。姜濤告訴記者,在一次對一輛4噸重的車輛吊臂進行焊接時,客戶要求既要保証外表平滑,又要保証內部結構均勻,交付時需要用X光探傷,實現100%無缺陷。許多優秀焊工可以做到外表無缺陷,但無法保証內部。而姜濤則通過准確地控制焊接變形,使焊接質量合格率達100%,完成了自己的得意之作。
在焊接車間內,姜濤帶著記者來到一個發射箱旁邊,他告訴記者,由於發射箱口徑隻有200毫米,人鑽不進去,但又要保証內部平滑,3米長的箱體,從一端到另一端誤差不能大於1毫米。
在這樣嚴苛的要求下,姜濤通過近兩年的反復實驗,最終通過自制內撐工裝和抱箍工裝,保証箱體內外部的變形量,同時在焊接時精准控制熱輸入,有效控制變形量,圓滿地完成了生產任務。
“成功總是從千百次的失敗中得來,技術創新靠的是不斷試錯,不斷堅持,隻有堅持不懈,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說起自己工作的“訣竅”,姜濤笑著說道。
永不懈怠 “工匠精神”是一種修行
“我父母都是航天人,為了支持三線建設從北方來到貴州,那時候我才3歲,我記得在我父母那一輩,如果有誰做出來的產品被檢驗出不合格,當時就會哇哇大哭,因為他們會覺得那是一種恥辱。”說起自己的父輩,姜濤變得有些激動,也許是從小的耳濡目染,讓他對這份工作有了更多敬畏之心。
在姜濤看來,不管任何工作任何職業,都應該有一份堅守,兢兢業業地去做好每一件自己的事情,在工作中追求一種極致的精細,把心沉下來,像苦行僧一樣的去修行,自然會成為最優秀的“工匠”。
正因為這份對事業的執著,讓姜濤一路攻堅克難,在自己的焊接事業中作出不菲的成績。先后獲得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評為國家級技能大師。2013年,姜濤首批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准,建設“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目前在我國,從事特種工藝焊接的人才並不多,貴州更是稀缺,因此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多去培養一些年輕人,讓他們的未來能在這個崗位上發光發熱。”工作室成立后,姜濤把自己多年總結出來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徒弟,還精心將一套實用鋁合金焊前清理及焊接工藝參數編纂成《鋁合金焊接工藝規范》一書,作為航天十院內部教材推廣。姜濤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終有會離開工作崗位的一天,但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幫助更多的年輕人成長為新一代的技能大師。(孫遠桃 實習生 趙飛羽)
人物名片:
姜濤,貴州航天十院航天天馬公司材料成型部鉗焊一班班長,“全國技術能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於2013年獲批建設“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貴州省十一次、十二次黨代會代表,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貴州省優秀共產黨員”、貴州省“有突出貢獻高級技能人才”、貴州省國防工業“最美工人”“貴州軍工榜樣”、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航天技術能手”“十大技能高手”“航天技能大獎”等榮譽稱號。
姜濤正在給學生做培訓。
人民網遵義6月16日電 一套厚厚的棉質工作服,一雙老式大頭皮鞋,一個幾乎隻能露出眼睛的大面罩,以及一把隨時不離手的焊槍,這是姜濤在工作中的“標配”。
從一名普通的電焊工到成為國家級技能大師,這套“裝備”足足陪了姜濤30年。為了給導彈發射“縫制”無縫天衣,他經常在室內近40℃的高溫下一呆就是十幾個小時。
“既然選擇了做一名工人,就要做一名好工人。隻有不斷突破自我,把工作推向極致,才有可能成為獨具匠心的工匠。”對於什麼是工匠精神,48歲的姜濤有著自己朴素的理解。正因為對工作的這份堅定,他用手中的焊槍一次次攻破了國內技術難關,把我國的航天事業演繹得更加精彩。
精益求精 讓導彈穿上“無縫天衣”
“簡單來說,我們做的事情就是要為導彈打造一件無縫外衣,以確保導彈在發射時能夠安全達到。”在焊接車間裡,姜濤用最簡單的例子給記者講述了他的主要工作內容。
作為貴州航天天馬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材料成型部的一名電焊工,姜濤主要從事航天產品的焊接工作,需要將幾十甚至上百個零件焊接成大部件。
“在目前國內的技師中,能夠達到這個標准的都很少,而我們的姜大師,可以做到在焊接的數十米焊縫中一個氣孔都沒有。”說起姜濤精湛的技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十研究院工會副主席鄒振宇亦感到非常佩服和自豪。
鄒振宇告訴記者,2015年9月20號,長征六號點火升空,成功將20顆衛星送上太空,創造了中國航天一箭多星的發星記錄。但很多人不知道,長征六號的起豎發射系統是貴州制造,而這套系統從零件到主體焊接,正是出自姜濤之手。
鍥而不舍 創新是不斷“試錯”過程
鋁合金焊接屬於特種工藝。由於鋁合金導熱快、易氧化、熔點低,焊接過程容易產生焊接裂紋,因此,要靠肉眼觀察溶質的大小和形狀,以及精確的手感去控制焊絲融化程度和焊接的速度,這也成為鋁合金焊接的主要難點。
“任何一種型號產品的成功焊接,都需要經過無數次工藝實驗,隻有不斷去‘試錯’,才能找到一個最合理的焊接參數。”姜濤告訴記者,目前在國內能夠承接鋁合金焊接工藝的企業並不多,而姜濤和他的班組主攻的就是鋁合金焊接。
“‘長征六號’起豎系統焊接材料是當時我們團隊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一種高強度合金鋼,需要操作人員對焊頭速度、轉動力度、焊接參數等進行精准調節,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我們也是經過無數次實驗最終才完成了任務。”姜濤說道。
事實上,在姜濤的職業生涯中,像這這樣的案例很多。姜濤告訴記者,在一次對一輛4噸重的車輛吊臂進行焊接時,客戶要求既要保証外表平滑,又要保証內部結構均勻,交付時需要用X光探傷,實現100%無缺陷。許多優秀焊工可以做到外表無缺陷,但無法保証內部。而姜濤則通過准確地控制焊接變形,使焊接質量合格率達100%,完成了自己的得意之作。
在焊接車間內,姜濤帶著記者來到一個發射箱旁邊,他告訴記者,由於發射箱口徑隻有200毫米,人鑽不進去,但又要保証內部平滑,3米長的箱體,從一端到另一端誤差不能大於1毫米。
在這樣嚴苛的要求下,姜濤通過近兩年的反復實驗,最終通過自制內撐工裝和抱箍工裝,保証箱體內外部的變形量,同時在焊接時精准控制熱輸入,有效控制變形量,圓滿地完成了生產任務。
“成功總是從千百次的失敗中得來,技術創新靠的是不斷試錯,不斷堅持,隻有堅持不懈,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說起自己工作的“訣竅”,姜濤笑著說道。
永不懈怠 “工匠精神”是一種修行
“我父母都是航天人,為了支持三線建設從北方來到貴州,那時候我才3歲,我記得在我父母那一輩,如果有誰做出來的產品被檢驗出不合格,當時就會哇哇大哭,因為他們會覺得那是一種恥辱。”說起自己的父輩,姜濤變得有些激動,也許是從小的耳濡目染,讓他對這份工作有了更多敬畏之心。
在姜濤看來,不管任何工作任何職業,都應該有一份堅守,兢兢業業地去做好每一件自己的事情,在工作中追求一種極致的精細,把心沉下來,像苦行僧一樣的去修行,自然會成為最優秀的“工匠”。
正因為這份對事業的執著,讓姜濤一路攻堅克難,在自己的焊接事業中作出不菲的成績。先后獲得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評為國家級技能大師。2013年,姜濤首批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准,建設“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目前在我國,從事特種工藝焊接的人才並不多,貴州更是稀缺,因此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多去培養一些年輕人,讓他們的未來能在這個崗位上發光發熱。”工作室成立后,姜濤把自己多年總結出來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徒弟,還精心將一套實用鋁合金焊前清理及焊接工藝參數編纂成《鋁合金焊接工藝規范》一書,作為航天十院內部教材推廣。姜濤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終有會離開工作崗位的一天,但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幫助更多的年輕人成長為新一代的技能大師。(孫遠桃 實習生 趙飛羽)
人物名片:
姜濤,貴州航天十院航天天馬公司材料成型部鉗焊一班班長,“全國技術能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於2013年獲批建設“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貴州省十一次、十二次黨代會代表,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貴州省優秀共產黨員”、貴州省“有突出貢獻高級技能人才”、貴州省國防工業“最美工人”“貴州軍工榜樣”、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航天技術能手”“十大技能高手”“航天技能大獎”等榮譽稱號。
雖然已經是大師級的人物,但是姜濤從來沒有放鬆學習。
人民網遵義6月16日電 一套厚厚的棉質工作服,一雙老式大頭皮鞋,一個幾乎隻能露出眼睛的大面罩,以及一把隨時不離手的焊槍,這是姜濤在工作中的“標配”。
從一名普通的電焊工到成為國家級技能大師,這套“裝備”足足陪了姜濤30年。為了給導彈發射“縫制”無縫天衣,他經常在室內近40℃的高溫下一呆就是十幾個小時。
“既然選擇了做一名工人,就要做一名好工人。隻有不斷突破自我,把工作推向極致,才有可能成為獨具匠心的工匠。”對於什麼是工匠精神,48歲的姜濤有著自己朴素的理解。正因為對工作的這份堅定,他用手中的焊槍一次次攻破了國內技術難關,把我國的航天事業演繹得更加精彩。
精益求精 讓導彈穿上“無縫天衣”
“簡單來說,我們做的事情就是要為導彈打造一件無縫外衣,以確保導彈在發射時能夠安全達到。”在焊接車間裡,姜濤用最簡單的例子給記者講述了他的主要工作內容。
作為貴州航天天馬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材料成型部的一名電焊工,姜濤主要從事航天產品的焊接工作,需要將幾十甚至上百個零件焊接成大部件。
“在目前國內的技師中,能夠達到這個標准的都很少,而我們的姜大師,可以做到在焊接的數十米焊縫中一個氣孔都沒有。”說起姜濤精湛的技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十研究院工會副主席鄒振宇亦感到非常佩服和自豪。
鄒振宇告訴記者,2015年9月20號,長征六號點火升空,成功將20顆衛星送上太空,創造了中國航天一箭多星的發星記錄。但很多人不知道,長征六號的起豎發射系統是貴州制造,而這套系統從零件到主體焊接,正是出自姜濤之手。
鍥而不舍 創新是不斷“試錯”過程
鋁合金焊接屬於特種工藝。由於鋁合金導熱快、易氧化、熔點低,焊接過程容易產生焊接裂紋,因此,要靠肉眼觀察溶質的大小和形狀,以及精確的手感去控制焊絲融化程度和焊接的速度,這也成為鋁合金焊接的主要難點。
“任何一種型號產品的成功焊接,都需要經過無數次工藝實驗,隻有不斷去‘試錯’,才能找到一個最合理的焊接參數。”姜濤告訴記者,目前在國內能夠承接鋁合金焊接工藝的企業並不多,而姜濤和他的班組主攻的就是鋁合金焊接。
“‘長征六號’起豎系統焊接材料是當時我們團隊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一種高強度合金鋼,需要操作人員對焊頭速度、轉動力度、焊接參數等進行精准調節,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我們也是經過無數次實驗最終才完成了任務。”姜濤說道。
事實上,在姜濤的職業生涯中,像這這樣的案例很多。姜濤告訴記者,在一次對一輛4噸重的車輛吊臂進行焊接時,客戶要求既要保証外表平滑,又要保証內部結構均勻,交付時需要用X光探傷,實現100%無缺陷。許多優秀焊工可以做到外表無缺陷,但無法保証內部。而姜濤則通過准確地控制焊接變形,使焊接質量合格率達100%,完成了自己的得意之作。
在焊接車間內,姜濤帶著記者來到一個發射箱旁邊,他告訴記者,由於發射箱口徑隻有200毫米,人鑽不進去,但又要保証內部平滑,3米長的箱體,從一端到另一端誤差不能大於1毫米。
在這樣嚴苛的要求下,姜濤通過近兩年的反復實驗,最終通過自制內撐工裝和抱箍工裝,保証箱體內外部的變形量,同時在焊接時精准控制熱輸入,有效控制變形量,圓滿地完成了生產任務。
“成功總是從千百次的失敗中得來,技術創新靠的是不斷試錯,不斷堅持,隻有堅持不懈,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說起自己工作的“訣竅”,姜濤笑著說道。
永不懈怠 “工匠精神”是一種修行
“我父母都是航天人,為了支持三線建設從北方來到貴州,那時候我才3歲,我記得在我父母那一輩,如果有誰做出來的產品被檢驗出不合格,當時就會哇哇大哭,因為他們會覺得那是一種恥辱。”說起自己的父輩,姜濤變得有些激動,也許是從小的耳濡目染,讓他對這份工作有了更多敬畏之心。
在姜濤看來,不管任何工作任何職業,都應該有一份堅守,兢兢業業地去做好每一件自己的事情,在工作中追求一種極致的精細,把心沉下來,像苦行僧一樣的去修行,自然會成為最優秀的“工匠”。
正因為這份對事業的執著,讓姜濤一路攻堅克難,在自己的焊接事業中作出不菲的成績。先后獲得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評為國家級技能大師。2013年,姜濤首批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准,建設“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目前在我國,從事特種工藝焊接的人才並不多,貴州更是稀缺,因此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多去培養一些年輕人,讓他們的未來能在這個崗位上發光發熱。”工作室成立后,姜濤把自己多年總結出來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徒弟,還精心將一套實用鋁合金焊前清理及焊接工藝參數編纂成《鋁合金焊接工藝規范》一書,作為航天十院內部教材推廣。姜濤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終有會離開工作崗位的一天,但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幫助更多的年輕人成長為新一代的技能大師。(孫遠桃 實習生 趙飛羽)
人物名片:
姜濤,貴州航天十院航天天馬公司材料成型部鉗焊一班班長,“全國技術能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於2013年獲批建設“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貴州省十一次、十二次黨代會代表,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貴州省優秀共產黨員”、貴州省“有突出貢獻高級技能人才”、貴州省國防工業“最美工人”“貴州軍工榜樣”、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航天技術能手”“十大技能高手”“航天技能大獎”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