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各地工會及產業工會>>地方工會報道>>廣西

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會以工匠精神引領職工隊伍建設綜述

2017年12月12日09:16  來源:廣西日報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工匠精神,時代氣質,已成為社會共識。

我區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建設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培育新時期工匠精神,一批批廣西工匠脫穎而出,“工匠精神”如同一股清流在企業、車間、工地激蕩。

質量之魂存於匠心

今年10月,經過自下而上的推薦、評選、審定和社會公示等程序,10名“廣西工匠”正式誕生。

此次選樹的10名“廣西工匠”均為基層一線職工,涵蓋了汽車、機械、石化、制造、制茶、電力、鐵路等行業。他們來自不同行業和崗位,既有頂尖技術的沖擊者、精湛工藝的傳承者、疑難雜症的破解者,又有技術跨越的進取者、技藝高超的巧手者、堅守責任的執著者。他們孜孜以求、銳意創新,推動行業進步,成為各行各業產業工人學習的標杆——

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鄭志明,手工劃線鑽孔能控制在0.05毫米以內,銼削平面可以控制在0.002毫米以內,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領團隊每年自主研制項目數十項,為廣西汽車生產源源不斷提供新設備。

張仕經是中國石油天然氣第六建設有限公司的高級技師,他在吊裝行業鑽研多年,技術精湛,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吊裝經驗。從業31年來,他總是能出神入化地主導完成超高難度的吊裝任務。

螺母螺杆看一眼就知道尺寸,電力設備運行狀況聽聽聲音就知道是否正常,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梧州供電局變電檢修班副班長黃敬俠練就了“聽聲辨故障”的絕招。

歷經蒸汽、內燃、電力三種機型機車的變更時代,“工人發明家”南寧鐵路局南寧機務段電力機車司機李桂平,研發的10多項革新發明取得了國家專利……

質量之魂,存於匠心。10名工匠不同的人生故事,演繹了踏實務實、寧靜致遠、執著專一、精益求精。在技術飛速創新、產業加快轉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他們身上的工匠精神不僅成為技術進步的基石,也成為推動社會發展前行的力量。

厚植工匠精神土壤

“工匠精神”的回歸,關鍵在於厚植土壤。

自2016年起,自治區總工會和自治區工信委、科技廳、人社廳每年聯合開展“廣西工匠”推薦宣傳學習活動,持續時間長達6個多月,在全區14個地市全面鋪開,層層推進層層選拔。這一起於基層一線、涵蓋不同領域的選樹活動,樹典型、立標杆,讓堅守沉潛之心、躬耕之力的高級技能人才贏得尊重﹔同時,也讓精益求精、持之以恆、愛崗敬業、守正創新的“工匠精神”重拾尊榮。

如今,無論是地市、縣區還是企業、工廠,選樹工匠、弘揚工匠精神蔚然成風。“柳州工匠”“桂林工匠”“梧州工匠”“玉林工匠”等地市級工匠,以及因技藝精湛而在企業或行業中脫穎而出、成為技術帶頭人的“南網工匠”“柳鋼工匠”等企業工匠不斷涌現,在產業工人中影響深遠。

廣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這個中國最大的內燃機生產基地已經連續兩年誕生了“廣西工匠”。如今,獨具特色的“玉柴工匠文化”正逐步形成。玉柴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企業將根據自身實際,把職工個人職業發展理念與玉柴事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促進“企業育匠心 匠人鑄精品”的“玉柴工匠理念”形成並根植於每位職工心中。

廣西工匠李桂平所在的南寧鐵路局,工匠的效應在持續發酵。今年企業收到員工的各種合理化建議近百條。崇尚學習,開展技術攻關、技術改造的風氣在員工中不斷升溫。

柳州市總工會目光瞄准工匠的培育和打造,通過舉辦“匠子了得”——柳州市企業青年職工、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在市級比賽中第一次實現企業職工與學生同台競技,有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據悉,自治區總工會每年培育選樹10名“廣西工匠”,力爭到“十三五”末選樹50名“廣西工匠”,引領帶動各行各業開展培育選樹工匠活動。通過多層次的工匠培育選樹活動,倡導工匠文化,喚起廣大職工對“工匠精神”的追求和崇敬,讓工匠精神扎根豐沃的泥土並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從“亮一點”到“亮一片”

工匠的選樹不是最終目的,以“工匠精神”的薪火相傳來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引領全區廣大職工在新時代建功立業才是意義所在。

在開展“廣西工匠”推薦學習活動的同時,全區各級工會組織還多渠道搭建平台,讓更多擁有一技之長的產業工人脫穎而出,引發新一輪技能熱——

勞模創新工作室把一大批有知識、有技術、有膽識、有能力的優秀產業工人匯集在一起,開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目前,我區已有自治區級勞模創新工作室66家。隨著規模逐漸擴大,一批又一批的匠人發揮勞模作用,傳播工匠精神,帶領新一代工匠實現創新、創業、創造。

我區積極開展建功立業勞動競賽,崗位大練兵大比武等形式多樣的職工技能大賽。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區共有5.6萬多家企事業單位開展了勞動競賽,320多萬名職工參加了勞動競賽,參賽企業覆蓋面和職工參賽率達90%以上。

“走向質量時代,歸根到底要有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自治區總工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的新要求,全區各級工會正順應新時代要求,加快推動建設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產業工人隊伍,使更多的產業工人在“工匠精神”的引領示范下迅速成長,讓廣西工匠從“亮一點”變成“亮一片”,引領八桂大地“群星”閃耀。(記者 駱萬麗 通訊員 蒙翠雲)

(責編:實習生、閆妍)
分享到: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