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鐘
2018年01月30日08:20 來源:《工人日報》
破解工會工作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是推進工會工作健康發展的需要,是工會組織履職盡責、發揮作用的需要,是圍繞新時代工運主題、擔負起歷史使命的需要。要堅持以職工為本,深化改革創新,履職盡責,推進大調研、大學習,促進能力大提升,推進工運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堅持問題導向,厘清工會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對於深化工會改革、推進工會工作與工運事業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當前工會工作中發展不平衡的表現
發展不平衡是從關系維度來講的,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體(項目)間的不平衡。筆者認為,工會工作中的發展不平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不同所有制單位間工會工作的不平衡。總體來看,公有制企事業單位工會工作基礎較好,而非公有制企業及社會組織的工會工作相對薄弱﹔傳統產業領域與新興產業領域間工會工作的不平衡。傳統產業、傳統勞動關系領域的工會工作較為成熟,而對網約經濟、共享經濟等新型業態與網約工、非標准勞動關系等新型就業關系領域的工會工作相對薄弱﹔區域間的不平衡。不同區域間的工會工作往往相差較大,呈現區域間工會工作的起伏變化﹔群體間的不平衡。管理者、專業技術人員與一線職工,本地職工與外來職工,聘用制職工與派遣制職工,在工作環境、權益維護等方面往往存在差距﹔權益間的不平衡。對於勞動經濟、民主政治與精神文化權益,往往對勞動經濟權益關注較多,而對民主政治權益與精神文化權益關注相對不足﹔工作載體間的不平衡。長期習慣於線下工作,而對線上工作不太重視或不太熟悉,工會網上建設還任重道遠﹔工作項目與工作研究間的不平衡。長期習慣於推進工作項目,而對於工會理論研究、規律探討、方法探索等較為薄弱﹔工作對象的關注度不平衡。長期以來比較關注幫困救助的困難群體與勞模先進、發明創造的優秀群體,而對一般職工群體,往往點對點的關心關注不夠,使其對工會的獲得感也不及前者強烈﹔對權益的維護與權益的發展不平衡。往往比較重視對職工權益的維護,而對職工權益的發展重視不夠,維護是存量,比較剛性,發展是增量,往往容易被忽視。此外,還存在職工對工會服務的需求與工會服務供給的不平衡,工會職能履行的不平衡等問題。
當前工會工作中發展不充分的表現
發展不充分是從發展的程度上來講的。當前,工會工作的發展不充分,筆者認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基層基礎建設不充分。全覆蓋還不夠,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不夠,工作的根基不強﹔職工的素質提升不充分。要建設和發展主力軍隊伍,就要推進職工素質工程。現在,職工素質工程建設在部門協同、項目開發、渠道暢通、政策支持、載體打造等方面都存在短板,離打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的要求還有差距﹔各類陣地建設不充分。工會的陣地很多,如工人文化宮、職工服務中心、職工書屋、愛心媽咪小屋、戶外愛心驛站等,這些陣地的布點是否科學、功能是否完善、服務是否到位都還值得商榷﹔工會神經末梢的打通還不充分。工會的政策還不能有效直達基層工會與廣大職工,中梗阻現象依然存在﹔網上工會建設還不充分。當前,動態更新、全面覆蓋、及時轉接的工會網絡基礎數據庫還沒有建立,工會移動平台往往展示功能較多,而工會業務的網上辦理還不充分,通過網絡應聯盡聯、應辦盡辦還不到位,聚焦職工反復性、經常性的需求服務不夠﹔精准服務還不充分。由於缺乏大數據的分析,加之個人訴求渠道還不夠暢通,職工多樣性需求調研分析不夠,服務的精准性、有效性不足﹔普惠服務不充分。工會組織還沒有充分整合可以利用的資源,沒有發揮好數量龐大的工會會員的需求效應,在開設惠及全體職工的項目與平台搭建上還不夠﹔社會化資源的整合不充分。對培育職工服務類的社會組織力度不夠,沒有很好地利用社會組織延伸工作手臂﹔落實職工主體地位不充分。問計、問需於職工不夠,常常從工會自身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從職工角度考慮不足,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發揮不夠。此外,還在工會源頭參與頂層設計、參與創新社會治理、推進職工文化繁榮興盛等方面存在發展不充分的問題。
破解工會工作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是推進工會工作健康發展的需要,是工會組織履職盡責、發揮作用的需要,是圍繞新時代工運主題、擔負起歷史使命的需要。破解工會工作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要堅持以職工為本,深化改革創新,履職盡責,推進大調研、大學習,促進能力大提升,推進工運事業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