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全總要聞

一線代表:建立技術津貼制度,讓技高者多得

2018年03月08日09:28  來源:《工人日報》

“在我們公司,當技師是特別榮耀的事。”

山東豪邁股份有限公司電火花科研小組組長王欽峰代表說這句話是有底氣的。隻有初中文憑的他,通過不斷自學,在21歲時就研發出全球首創的輪胎模具專用電火花機床。得益於員工獎勵參股制度的設立,他在公司成了響當當的“最富農民工”,身價近億元。

“不同的技工級別享有不同待遇。”王欽峰代表告訴記者,近兩年,公司每年評定技術工人的技術等級,依次是初級技工、中級技工、高級技工、技師和高級技師,每月給予相應的津貼,“評上了就能享受”。

按照公司設計,初級技工分為一二三等級,對應的津貼是200元、300元、400元,中級是600元到800元,高級技師能到1200元。“津貼就是額外的收入,是自身技術水平價值的體現。”王欽峰代表自豪地說,“我是這個崗位的技術大拿,員工們既向往,又崇拜。”

不過,《工人日報》記者採訪發現,像豪邁這樣的企業還不多。“目前,沒有一個國家層面的政策,主要還是靠企業自覺。”上海電氣液壓氣動有限公司液壓泵廠總工藝師、數控工段長李斌代表在調研時發現,很多企業沒有為技術工人設立技術津貼制度,有的也只是象征性地發兩三百元。

李斌代表介紹,他所在的公司早年間就推行“上海電氣首席技師”制度,兩年一度進行選聘,通過“企業推薦、專家評審、集團聘任”的方式,選拔在生產一線崗位上技能精湛、業績突出的高技能人才,每人每月給予3500元的津貼。“但這也意味著,不是首席技師,即便是技師也不能享受津貼。而首席技師,畢竟是鳳毛麟角。”

當然,企業也有企業的具體情況。新野鼎泰電子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馨代表說,隨著自動化設備增加,企業對技術工人的需求量在持續增加,技術工人對於收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也想進一步加大對他們的補貼力度,但公司利潤有限,有時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麼,如何從制度層面對提高技術工人待遇進行設計和保障呢?

事實上,地方政府層面的探索一直在進行。早在10年前,沈陽出台的《沈陽市技術工人培訓和使用辦法》就規定,取得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的技術工人,企業每月可以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分別給予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一定數額的技術津貼﹔企業應當在關鍵崗位和關鍵工序上設立“首席技術工人”等職銜,並給予相應補貼。

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數控操作工栗生銳代表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就是按照沈陽出台的辦法進行薪酬設計的,“不同級別的技工對應著不同的崗位工資。級別越高,崗位工資就越高。一名初級技工的崗位工資可能就一兩千元,一名首席技師的崗位工資能到六七千元”。

當然,栗生銳代表也承認,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能力這麼做,“讓‘技高者多得’落地,需要政府出台針對高技能人才的津貼和補貼政策”。

王馨代表則建議,國家應該大力扶持實體制造業,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措施,讓企業有動力、也有能力去提高技術工人的待遇。(記者 陳俊宇 蘭海燕 周有強)

(責編:閆妍、秦華)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