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關注農民工

關愛農民工,城市管理不妨更細致些

韓韞超

2018年07月05日08:28  來源:工人日報

近日,有媒體刊載了一組照片——凌晨2點的南京安德門地鐵站外,幾十名農民工,身著內褲,在馬路邊休息。其中幾位為了抵御蚊虫還帶上了蚊帳。他們來自安徽、江西各地,在此打工,因為住不起酒店,隻能將隨身的衣服被子放在地上,以供休息。

炎熱的夏季裡,農民工在馬路邊席地而睡,令人心酸,馬路上雖是便捷的納涼之所,但直接在街邊打地鋪不僅對自身來說不安全,而且影響到路人的行走,有損市容形象。這背后或許因為是臨時打短工沒有固定住所,或許是簡陋的工棚裡擁擠悶熱難耐,無論是哪種原因,如今睡大街的這種無奈選擇,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很多外來務工者在城市生活條件的艱辛,盡管近年來農民工的收入整體有所提高,但面對養家的重擔,不少農民工依舊在外過著節衣縮食的勤儉生活,畢竟自己多省一點,就能給家裡多留一點。

農民工作為城市建設者,為城市的日新月異做出了很大貢獻,但自己的生活卻往往並不體面。在不少人的印象裡,他們或背著大包小裹出現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或一排排地露天席地而睡、或三五成群地蹲在路邊吃飯……這些為城市人所熟悉的場景,甚至構成了對農民工群體的全部印象。每一種不體面背后,或許都有著復雜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反映了農民工群體的多種現實需求——如果能為其提供廉價便捷的統一物流渠道,建造盡可能舒適的工棚宿舍,設置擋風避雨納涼的免費場所,類似的心酸場景也許就會少一些。

不可否認,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城市為外來務工人員在戶籍、醫療、教育、就業、社保等方面敞開了大門,創造多種條件幫助其融入城市生活,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新市民。同時,也應該看到,在某些不太起眼的領域和環節,這一群體的需求卻被選擇性忽視。這種忽視,是想當然地認為他們天生就喜歡親近“自然”,就忍受得了擁擠和喧囂,就應該埋頭苦干、負重前行……其實,遍布城市裡的打工者也和每一個城市人一樣,向往舒適平靜的生活,有閑有錢,受人尊重和禮遇。

對農民工群體來說,這種需求真實地存在著,有關職能部門和用工企業不能后知后覺﹔如今城市裡的各項公共服務都在強調以人為本,對農民工的服務意識同樣不能慢半拍。多少個日夜,千千萬萬農民工辛勤勞動,參與著城市的快速發展,相應地,城市竭誠服務農民工群體的腳步,也要跟上務工時代的步伐。

曾經,一句“來了就是深圳人”讓人倍感暖心,如今看來,給外來務工者家的感覺,不僅需要城市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和魄力,還需要城市公共服務在更多細微處發力。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服務農民工的意識和行動,是城市對他們所做貢獻的“反哺”,更是關懷農民工的一種本分。從更長遠看,建設農民工友好型城市、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讓城市更有親和力和人情味,將成為見証城市軟環境、體現城市溫度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實現這一目標,城市管理者和用工方要多些“繡花”精神,每位市民也應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

(責編:孫爽、閆妍)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