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勞模風採

與越來越在意彈性工作、自由生活的年輕人相比,優秀青年技工似乎是一群“不追求自我”的異類。調整心態,培養責任心,勇於試錯創新,他們正在磨煉中成長成才——

跨越——邁向大工匠③:在車間收獲“二次成長”

2018年08月03日08:57  來源:《工人日報》

採訪蔡保成,反復約了好幾次。每一次,這位上任才一年多的中石化巴陵石化公司合成橡膠事業部SIS車間副主任,都因為臨時要加班,採訪不得不延后進行。

事實上,不僅是蔡保成,記者在生產一線鎖定的每一個採訪對象,都得“追”著他們的時間跑。要麼是倒班,要麼要加班,要麼會遇到突發狀況緊急趕回崗位……

與越來越在意彈性工作、自由生活的年輕人相比,這些同樣出生於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青年技工,似乎是一群“不追求自我”的異類。

“還不都是被工作給逼的。”有人半開玩笑地回應說。當年輕人的個性與老生常談的“安全保障”“客戶滿意”“集體榮譽”在具體工作內容中相遇時,大多數人都會發生改變。

但創意和活力並沒有因此消失。這些青年技工,被師傅們帶著熟悉了業務和流程后,常常琢磨出連師傅也想不到的新點子,在不斷的嘗試和試錯中推動著自己成長和生產進步。

“沒有經我檢修的中歐班列,哪裡有這支口紅?”

前不久,國務院新聞辦邀請了5位中歐班列一線員工,向中外記者講述自己的故事。其中,來自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江岸車輛段的檢車員李超杰因為自帶手電筒、鐵榔頭等工具上台展示,顯得尤其特別。

26歲的李超杰從重點大學鐵道車輛專業畢業,同學們都去了定檢崗位,李超杰卻主動申請到工作四班倒、露天作業的列檢崗位工作。他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列檢能對列車的各個部件都深入了解,“有了技術,才能走得更遠嘛”。

但列檢崗位的艱難超出了李超杰的想象。夏天近40攝氏度的高溫,列車旁是扑面而來的熱浪﹔冬天穿著臃腫,舉手抬足都不方便﹔最怕雨天,“不管穿不穿雨衣,一個班下來全身都沒有干的地方”。

作為列檢崗多年來的第一個本科生,李超杰的選擇遭到了家人和女友的反對,這讓李超杰一度陷入迷茫。

同樣的迷茫,困擾著眾多剛走到一線工作崗位的年輕人。出生於1990年的侯全,大學畢業來到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恰逢鋼鐵行業低迷期。相比於在互聯網、金融等光鮮行業工作的同齡人,侯全的職業生涯剛起步就蒙上了一絲陰影。

侯全沒想到,最終幫他定下心來的正是限制了自己的冶金工程專業。在車間走了幾個月,書本上學過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得到了印証,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又可以借理論來解決,侯全竟對工作越來越感興趣,“原來我所學的真的可以發揮作用!”

讓李超杰擺正心態覺得“自己有用”的,是一支口紅。一天,女友在逛街時看上一支進口口紅。李超杰無意間看到商品旁擺放的“‘一帶一路’境外直採”標識,他眼睛一亮:“沒有經我檢修的中歐班列,哪裡有這支口紅?”

這句話,李超杰既是說給女友聽的,也是說給自己聽的。

工作“分毫必較”,源於被師傅“罵”出來的責任心

從剛畢業時做倒班操作工,到不滿30歲成為車間副主任,蔡保成隻花了不到6年時間。出身農村,沒有背景不會鑽營,蔡保成的秘訣,不過是對產品負責,對客戶負責。

在他還是一名技術員期間,有客戶反映,從巴陵石化訂購的一批SEBS橡膠成品出現黃變現象。雖不影響質量,但黃變會有損下游廠商生產的數據線、橡膠手柄等產品的美觀度,為此,巴陵石化立即展開技術攻關。

那段時間,蔡保成每天都和科研、生產部門的同事泡在一起,不斷調整產品中的微觀調節劑體系。公司裡沒有核磁設備對新樣品進行檢測,走常規送檢渠道又太慢,蔡保成就一次次往返於岳陽和湘潭之間,不斷地把新樣品送到湘潭大學做核磁試驗。僅用了兩個多月時間,合成橡膠事業部就交出了讓客戶滿意的產品,並被公司評為當年科技進步二等獎。

與蔡保成不同,許多80后90后,並非從小懂得“責任”二字的含義。李超杰的責任心,就是被師傅 “罵”出來的。

李超杰是外地人,入職以后,師傅羅明銘在工作、生活上都對他照顧有加。“在我備戰技能競賽期間,師傅連起床服務都包了,而且不厭其煩。”李超杰甚至覺得,師傅大概壓根“不會”生氣。

一次常規列檢,羅明銘讓李超杰把一列列車反復檢查了好幾次。“有一片閘瓦厚度比標准薄了不到2毫米,沒什麼大問題。”檢查結束,李超杰漫不經心地說。沒想到羅明銘臉色一沉,聲音高了八度:“如果列車運行中這片閘瓦發生故障,導致剎車失靈,后果有多嚴重?到時你負得起那麼大的責任?”

劈頭蓋臉的質問,把李超杰嚇了一跳,也讓他意識到“安全保障”在自己的工作中有多重要。從此以后,李超杰“分毫必較”,工作4年,經這個年輕人檢查過的貨車車輛近2.6萬輛,沒有任何不良質量信息反饋。

“隻要想著我在工作中的一舉一動與列車萬余公裡的行程息息相關,就沒法不認真負責。”李超杰笑著說,羅明銘那次翻臉,也成了唯一一次,“能記一輩子”。

師傅思想越來越開明,徒弟“鼓搗”出的創新也越來越多

在工廠、車間,“師帶徒”至今是一種重要的人才培養方式。初來乍到的年輕人,大多依靠師傅的指引熟悉工作流程和內容,獲得生產實踐中的重要技能。但隨著徒弟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越來越強,師傅 思想越來越開明,他們積極創造寬鬆的容錯環境鼓勵年輕人勇於創新,徒弟“鼓搗”出的創新也越來越多。

進入湘鋼煉鋼廠后,侯全先后在精煉車間和鑄機車間輪崗,因此還認了兩個師傅。輪崗期間,煉鋼廠生產的一種含鋁鋼的鋼水流動性達不到最佳狀態,鑄機過程中常出現管道堵塞現象。

鑄機車間的師傅認為是精煉時鋼水純淨度不夠,精煉車間的師傅則說冶煉標准一直在提高。這個矛盾引起了徒弟侯全的注意,隨后一年多時間裡,侯全反復觀察精煉車間和鑄機車間的每個生產流程,並在與同事多次探討后提出,可能是鑄機過程中一個兩節接口密封性差,導致鋼水接觸空氣產生二氧化二鋁,引起管道堵塞。

根據這一意見,公司將兩節接口更換為整體式接口,鋼水流動性果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侯全的兩位師傅之間,再也沒有了“矛盾”。

類似的經歷,蔡保成也有過。因為克服了車間裡老師傅們的思維定式,他曾將一款SEBS成品的產出量提高了近四分之一。

正因為此,如今也做了師傅的蔡保成,不僅鼓勵車間新進的年輕人敢於試錯,勇於創新,還常常組織同事對已有產品進行質量提升的攻關。通過標准化操作讓橡膠切粒更規整,針對不同客戶使用習慣提供黏度更精確的成品……初生牛犢們的每一個想法,蔡保成都會鄭重對待,並與他們共同嘗試。

“車間是年輕人二次成長的地方。在這樣的環境中,在與師傅的磨合中,他們增強了責任心,有了擔當和創新。隻有徒弟超越師傅,技術才能進步,產品才能提升,也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培養出更多工匠。”依然年輕的蔡保成,說這話時,已經透出了一絲老成。

累積張揚自我的“資本”

最近,一張截屏圖片在朋友圈流傳:“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即辭職的。但對辦公室裡的中年人,不要心軟。”在指出中年人要養家糊口沒退路的同時,也暗示著當今年輕人個性鮮明、注重自我的特點。

這句話並非沒有現實依據。數據顯示,2016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內的離職率為34%,與2015屆持平。頻繁跳槽,已成為不少年輕職場人的常態。感覺被“大材小用”、對薪資不滿意、不喜歡工作內容和工作環境……都可以成為跳槽的理由。

與之相比,記者在生產一線“追”到的這些年輕人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無限循環的四班倒,冬冷夏熱的露天工作環境,日日與鋼水、橡膠打交道的“寂寞”和絲毫不光鮮的行業,以及平常水平的收入……這些80后、90后們,並非沒有自我,卻接受了所有本該被挑剔的條件。

個性與自我,從不應該被抹殺,大到有益整個人類的重大科技突破,小到某個生產方法細微的調節,都需要獨立甚至顯得“出格”的頭腦與敢於試錯的勇氣。但若只是空有一顆不安分的心,年輕人能收獲的,大概隻有寫滿跳槽次數的簡歷。

大多數成就、創新都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復與積累,是不斷對“眼高手低”的心進行敲打和磨煉。相比於同齡人,蔡保成以“火箭速度”得到晉升,大概不是因為他最聰明,而是因為哪怕只是讓產品品質得到些微的提升,他也總是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採訪中,好幾位青年技工都提到一個看似過時的詞:集體榮譽。追問下去,他們又很難說出哪件事忽然間讓他們有了集體榮譽感,只是模糊地提到,老師傅的言行,參加技能競賽時車間上下的支持,還有上上下下對產品的較真,“在這裡,對集體負責的心,已經遠遠超過了顧及自己的心。”

這些穿著工裝行走在生產一線的年輕人,也許永遠按部就班得沒有“新聞點”,但正是他們的按部就班,才成就了大工匠,承載下了一個車間、一個公司乃至一個國家賴以立足的技術和品質。

真想看看,當他們積累到可以張揚自我時,會有多大的動作。(記者 羅筱曉)

(責編:皮博、閆妍)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