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各地工會及產業工會

技能培訓送到生產崗位 維權服務做到田間地頭 政策宣講到達蔬果大棚

饒陽探索新農合組織“1+7+N”建會模式

835家新農合組織實現工會組織全覆蓋,發展農民工會員1萬余名

2018年09月25日08:29  來源:《工人日報》

“以前我採摘完蘑菇會有很長的空檔期,期間沒活可干也就沒收入,現在不一樣了。”近日,河北饒陽縣農民工何東東告訴記者,通過當地合作社工會開展的多崗位培訓,像何東東這樣掌握多種技能的農民工可在農閑時到其他崗位流轉,增加收入。眼下,饒陽縣總工會不僅在新農合組織打造“1+7+N”工會組織體系,還把“娘家”的實惠送到田間地頭,讓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受益。

據介紹,為推進新農合組織建會和農民工入會,饒陽縣總成立了農業合作社工會聯合會,設立農業合作社工會工作部,並探索出“1+7+N”工會組織體系,即“縣農業合作社工會聯合會+7個鄉鎮農業合作社工會聯合會分會+農業合作社工會+龍頭企業工會+村工會+小型農業合作社聯合體工會”。

在組織建設上,饒陽縣實行25人以上的新農合組織和龍頭企業單獨建會,吸納所屬農民工入會﹔25人以下的新農合組織按照地域相近、行業相同的原則,建立聯合工會,吸納所屬農民工入會﹔一村多個新農合組織,聯合工會不能覆蓋的,依托村工會吸納農民工入會﹔實行“龍頭企業+農民工”和“新型農業合作社+農民工”運營模式的,依托企業工會、新農業合作社工會和村工會分別組織農民工入會。

如今,在饒陽的各個農業合作社裡,都有“農民工入會十大好處”的宣傳牌,新農合組織建會、服務農民工工作等內容十分醒目。今年3月,農業合作社工會聯合會建立后,廣泛聽取會員意見,因地制宜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例如,把技能培訓送到生產崗位,把維權服務做到田間地頭,把政策宣講開展到蔬果大棚裡。此外,聯合會還通過百日平等協商等活動為農民工解決了“工作時間利用不充分”等現實問題。

“種植、收獲時間和天氣因素直接決定農民工的工作時間,為更好地配合農業生產,合作社採取季節性作息時間調整。”饒陽縣總工會副主席徐攀告訴記者,當時,盛輝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幾位農民工向工會反映,“千篇一律、固定化的工作安排導致工作時間利用不充分,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於是,合作社工會工作人員與理事長坐下來,協商職工提出的調整不同季節作息時間的問題,協商結果得到各方認可。

據了解,截至目前,饒陽縣835家新農合組織實現工會組織全覆蓋,發展農民工會員10800余名。(記者李昱霖 通訊員鄭良寶)

(責編:皮博、閆妍)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