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關注農民工

返鄉農民工唱起“農業經”,稻田裡高科技“刨金”——

信陽:稻香裡的喜悅豐收年

2018年09月29日08:17  來源:《工人日報》

9月,正是豐收的季節。在河南省信陽市一畝畝綠中泛黃的稻田中,一粒粒飽滿的稻米迫不及待要蹦進農民的麻袋。

新生代“農場主”的新天地

“起網啦!”在信陽市羅山縣子路鎮李樓村齊心崗組一塊稻田邊,26歲的羅娜從稻田邊水溝裡拉出一個1米多長的地籠網,往盆中一倒,幾十隻碩大的暗紅色龍蝦落入盆中。“這種龍蝦能賣30多元一斤!”羅娜說。

曾在外打工多年的羅娜,一次回家休假時,看到農忙時期父母辛勞,便下田干活幫忙,學了不少耕作知識。“我漸漸覺得,父母的種田方式遠遠沒有跟上時代發展,如果加入一些新嘗試,說不定能開拓一片新天地。”羅娜說。

2013年,羅娜返鄉創業,成為新生代“農場主”。經過土地流轉,她成立了金鳳家庭農場。去年,她又承包了350畝低窪坑塘地,採取稻蝦共作模式,既種稻又養小龍蝦。

“小龍蝦是不少城市人餐桌上的暢銷品,不愁賣。而在純天然的生態環境下,稻米口味清淡,糯而不粘,入口回甜。”羅娜說,如今每畝稻田可收稻谷500公斤、小龍蝦150公斤,每畝純收入在3000元以上。今年的“稻蝦米”還沒有收割,就被當地企業以高出普通水稻一倍的價格預訂一空。

返鄉農民工在土裡“刨金”

在當地,更多的農民工返鄉創業開始在土裡“刨金”。

“現在田間光照度是9690.0lum,空氣溫度是23.6攝氏度,風速風向是東南風1.1m/s。”在信陽光山縣青龍河農業機械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監控室內,合作社的創始人劉正禮一邊在電腦上操作,一邊指著面前一個大屏幕向《工人日報》記者介紹說,自己採用全新的現代化農業管理方式,用數字農業技術,可以對田間農作物的土壤變化、氣象環境及生長情況進行監測。

這個如今對高科技十分熟悉的農民工,曾經是一名在外打工多年的“修車匠”。

出生在光山縣羅陳鄉一個農民家庭的劉正禮,從小目睹了父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和不易。高中畢業后,他在城裡開起了修車攤,一擺就是10年。這期間,他還跑過運輸,收過廢品,到工廠打過零工。

不過,劉正禮漸漸產生了疑慮:“難道干農活兒就不能有一番作為嗎?”

深思熟慮過后,他毅然選擇回到農村老家。2003年,劉正禮通過租賃、承包、代種等形式,在全村種下140余畝耕地﹔2008年,他又拿出40多萬元積蓄,添置了收割機、拖拉機、旋耕機、插秧機,率先在村裡實現了機械化﹔隨后,他成立了光山縣首個農業合作社——青龍河農業機械化農民專業合作社。

如今,該合作社年完成機插秧面積達5萬畝以上,為1200多戶農民提供了育秧、機插秧等服務,每年完成各類作業面積1.4萬余畝,收入在790萬元以上。“到收獲季節了,我每天在田間地頭,看著收割機拉著一車一車的谷,一車一車的稻運回家,感覺特高興。”劉正禮說。

現代農業成了富民“抓手”

如今,信陽商城縣把科技融入稻田,讓高效現代農業成了富民抓手。

“再生稻稻米品質好,味道香,每公斤可以賣到16到20元,是傳統稻米的兩倍!”近日,在商城縣河鳳橋鄉辛店村綠色田園糧油種植專業合作社再生稻種植基地,理事長陳昌撫摸著即將成熟的稻穗對記者說。相比於傳統的稻穗,再生稻種一茬能收獲兩回,即頭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樁重新發苗、長穗,可再收一季的水稻。

“我們在全縣是最早嘗到再生稻甜頭的,稻田的平均畝產提高了210公斤。”陳昌說,目前,頭茬稻已經收割完畢,平均畝產約580公斤,二季稻已經抽穗成長,長勢良好。

商城縣農業局總農藝師胡敬東表示,近5年來,通過對再生稻的發展給予引導性扶持,該縣再生稻面積呈現出逐年增加的勢頭。2018年再生稻面積達到50546畝,再生季單產不斷攀升,最高單產達373公斤。

“如果實行1.5季的再生稻種植模式,一季種兩季收、省工省時、節本優質的特點更將被放大。”胡敬東說,在專業技術指導下,每畝再生水稻的產值將達到2210元,除去生產、管理、銷售等的投入,農民每畝能有800元~1000元的收入。

通過近5年的生產實踐,今年商城縣的5萬多畝再生稻有望為農民增收上億元。農民李順成看著眼前100多畝的稻田,小心撥弄著稻穗,興奮地說:“水豐糧肥,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記者 余嘉熙 通訊員 王佳寧 吳炳輝)

(責編:皮博、閆妍)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