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8日08:09 來源:《工人日報》
“中國最美、全國一流”的新時代企業工會應該是啥樣?峰峰集團工會人這樣說:跟黨走、有作為、評價好。
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加滿油,把穩舵,鼓足勁,進入新時代,峰峰集團各級工會組織緊緊圍繞“建設一個什麼樣的新時代企業工會,怎樣建設新時代企業工會”這一時代課題,瞄准“中國最美,全國一流”目標,堅持工會永遠跟黨走、服務發展不動搖、全心全意為職工、開拓創新爭一流,走出了一條具有新時代氣息、國有企業品格、峰峰集團特色的企業工會發展之路。
緊跟時代,銳意創新,靠“一會一品”提供“共性服務”
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公司,每隔一段時間,公司工會都會有一份特殊的“通知”發向各基層工會。
在集團各級工會干部心裡,它是一份“服務指南”﹔而在職工眼裡,則像一份“家書”,字字包含溫馨。
在一份“特殊通知”中,這樣寫道:本著“普惠、節儉、務實、滿意”的原則,經過審核,篩選出10項有推廣價值的服務職工精品項目,現予以推介。通知如下:定期為職工縫補工作服,為井下職工沾補膠鞋……
將各基層工會服務職工的舉措,進行梳理、遴選、集納,把具有共性特征的服務,變成全公司各二級單位工會的共同服務行動,一份份暖心的“特殊通知”就這樣發出了。
其實,能梳理出更多、更受職工歡迎的服務品牌內容,得益於峰峰集團對二級單位工會持之以恆的“一會一品”工作的打造。
在峰峰集團,每年都會組織開展“一會一品”項目的征集活動,本著“抓得著、立得住、叫得響”的原則,集團公司工會對二級單位的申報項目進行立項。“一品”一經立項,即組織實施,為本單位職工提供“共性服務”。
峰峰集團羊東礦、大淑村礦、新屯礦、牛兒庄採礦公司……多個基層工會深入基層實施品牌創建,“一品”項目深入推進。“井口服務站”“志願在行動”“三定服務模式”“愛心e站”等,“上級幫、領導帶、中層獻、職工助、自身干”,盡力把方方面面納入到幫扶服務體系中來。同時,為困難職工及家屬、全體會員送上一個“愛心禮包”——常態化送上一份貼心錢、一份暖心錢、一份助學金、一份健康表、一個工作崗位。
項目一經立項實施,便得到職工群眾的交口稱贊。
截至目前,峰峰集團32個二級單位工會,已立項實施812個工會品牌工作。共有19個單位工會榮獲省級以上“模范職工之家”,其中11個基層單位榮獲“全國模范職工之家”。
職工需要什麼,工會就提供什麼服務,靠“差異化服務”溫馨暖人
擼起袖子加油干。
車間班組是企業組成的最基本單元,也是工人工作生活的最主要場所。在廠礦企業工會提供“共性服務”的同時,峰峰集團公司工會全力提升車間工會(工會小組)的服務水平和能力,貼近職工搞好“差異化服務”,讓工會離職工更近,服務更溫馨暖人。
峰峰集團工會制定下發了《關於深化車間工會建設年切實加強工會基層基礎建設的意見》,從組織建設、經費保障、建家考核等10個方面,為車間工會開展工作搭建平台。各車間工會想干事的多了起來,服務職工好招頻出。
新屯礦工會的車間工會普遍建立起了3個平台——職工“理療平台”“‘愛心幫您辦’微信服務平台”以及“特色服務平台”。針對井下職工所需,各車間“貼心服務室”增添了烤燈、按摩椅等設施,為職工提供“有溫度”的健康理療服務。在此基礎上,各車間紛紛推出有單位特色的服務職工精品項目,進一步提升職工滿意度。如回採區車間成立了“愛心互助救援隊”,充分發揮“有車族”優勢,對上下班途中遇到困難的職工提供緊急幫助。
挖掘更多企業資源,盡心竭力服務好職工,峰峰集團工會人心細如絲。對於職工8小時之外的服務,峰峰集團在車間、班組裡,成立一個又一個“貼心人服務隊”。
哪個家庭發生了“事故”,班組就會及時把信息上報,集團工會和黨政領導的各項指令就會立即發出。而同時,“貼心人服務隊”也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在職工家裡忙活上了。
羊東礦職工趙海平家曾因舊電視機起火突發火災,東西幾乎全部燒光。得知情況的各個部門馬上行動起來。“貼心人服務隊”趕到現場,清理屋內屋外﹔礦工會趕到現場,首先拿出1000元予以救助,並及時與行政協商,為趙海平一家安排臨時住所……
隨后,礦上掏錢,由“貼心人服務隊”為趙海平整修門窗、抹白房間。礦裡還安排趙海平回家休假,安頓家裡的一切,並承諾工資、獎金的發放不會因為休假受影響。
沒幾天,趙海平就結束休假,要求回企業上班:“企業對我這樣好,我決不能耽誤工作。”
在脫貧攻堅奔小康中擔當作為,靠實實在在的工作讓18974名職工脫貧
在峰峰集團,溫情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扶真貧,真扶貧,小康路上一戶不能少,一戶不能落。
2015年9月,天擇公司結構件車間生產工郭擁軍因意外車禍,生活不能自理,愛人無工作,孩子正在上高中,生活特別困難。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郭志武主動和他結為“包保對子”,多次到他家中了解情況。在郭志武的幫助下,兩年半的時間,郭擁軍目前已經成為生產主力,他的妻子也到北京某家政公司做育嬰師,家庭走出了貧困。
作為一個老國企,峰峰集團歷史遺留問題多,包袱重,困難職工多。統計表明,在峰峰集團,困難職工人數最多時,達到了與在崗職工1/5的比例。
“決不能讓一名困難職工日子過不下去,決不能讓一名困難職工的孩子上不起學。”這是峰峰集團對困難職工的承諾。
精准扶貧,切忌喊口號、定好高騖遠的目標。
在峰峰集團,扶貧幫困有著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和規定——《幫扶組織工作條例》《特困職工管理辦法》《做好特困職工工作的幫扶意見》《構建和諧企業進一步加強幫扶工作的意見》《關於解決特困職工家庭就業問題的安排意見》《領導接訪制度》等。民管維權部部長李新平告訴筆者,多少年來,在不同社會背景下,峰峰集團適時地不斷出台救助困難職工的文件。除集團公司文件外,各礦、廠也還有自己救助困難職工的規章制度。
在幫扶方式上,峰峰集團打的是“組合拳”——對有勞動能力的困難職工,通過加強技能培訓、提供崗位等辦法,就業創業解困脫困一批﹔因病致困返困的職工,推動將其納入工會會員重大疾病醫療互助活動保障一批﹔生活困難,符合低保條件的困難職工,通過社會救助兜底一批﹔自謀職業,創收增收,自我消化一批。峰峰集團工會正在通過多種形式,讓困難職工走出困境。
2016年初,集團工會開始推行“一包到底”工作法——集團工會機關全體、礦級工會副科級以上及車間工會主席,包保本單位困難職工,工會主席、副主席結對3人,基層單位工會各部室主任、部長結對2人,一般干部結對1人。包保人要向困難職工亮明身份,面對面做出脫貧承諾。
據了解,峰峰集團共有車間工會主席以上工會干部519名,目前已全部實現了“結對包保”。
在實施“一包到底”工作法的同時,峰峰集團黨政賦予了工會組織更多的資源和手段,通過推行建立“家基金”等大病脫困機制、助零就業家庭就業創業等措施,讓更多困難職工家庭走出困境。
三礦社區病故職工吳秋明,妻子因病去世,留下大學即將畢業的兒子吳桐,生活沒有來源。集團公司工會一方面鼓勵和資助吳桐完成學業,一方面啟動就業脫貧程序,幫助吳桐到集團下屬單位就業。
這樣幫助困難職工及其家屬脫貧解困的例子還有很多。
一戶一檔,力拔窮根。絕不讓一名困難職工在小康路上掉隊。10年間,通過安置就業、轉崗培訓再就業、愛心幫扶基金、工會家基金、大病互助等幫扶救助,峰峰集團已使18974戶困難職工脫貧出列,佔困難職工總數的98.8%。(李宏亮 程曉輝 李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