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綜合報道

打工子弟獲資助上大學,得知其願繼續深造,工會表態:“考上研究生,我們繼續助你圓夢!”

一封特殊的匯報信

2018年10月18日08:26  來源:《工人日報》

新學年開學,湖北省宜昌市總工會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件——“我是楊雪嬌,目前就讀於武漢科技大學,今年三年級了……”職工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傳看著這封信,也想起了這個特別的小女孩和她兩年前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迷茫的樣子。“爸爸在建筑工地上從腳手架上摔了下來,受了傷,媽媽的工資很少,家裡可能拿不出來這麼多的學費和生活費,我想放棄學業出門打工。”

感念於心 努力學習

楊雪嬌的媽媽劉玉芳多年前從夷陵區高家堰村來到宜昌市城區打工,成為桑德環衛公司的一名保潔員。爸爸在她高考前在建筑工地打臨工時出了事故,在家休養。面對雪嬌考上大學的一大筆開支,一家人當時一籌莫展。

宜昌市總工會了解到她家的實際情況后將他們列入了建檔立卡困難職工范圍。開學之前,市總工會金秋助學小分隊親自將5000元助學金送到了楊雪嬌的手上。媽媽劉玉芳感動不已:“非常感謝工會的幫助,在最困難的時候向我們伸出了援手,給了孩子一個機會……”那時,為了女兒上學,她還一直利用下午3點鐘之后的空閑時間做兼職。

楊雪嬌一直提醒自己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在校期間,她認真努力,成績優秀。除了學習,她參加了不少社團活動,還利用課余時間兼職家教,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大學的生活豐富多彩,楊雪嬌將這些都寫在了給市總工會叔叔阿姨的信中。大二學年開始前,她在信裡匯報了自己大一的收獲和新學年的打算。轉眼大三學年開始,她的匯報信又如期而至。

今年暑假,她參加了劉家大堰社區“希望家園”志願者服務活動,為轄區留守兒童輔導課業,陪伴留守兒童閱讀。“小時候我也曾是一名留守兒童,特別渴望陪伴,我願意盡自己微薄的力量給他們帶來溫暖。” 楊雪嬌告訴記者。

“真的很感謝宜昌市總工會對我的關心和幫助,這不僅僅是金錢上的幫助,更是我精神上的莫大支持,讓我在大學生活中感受到了溫暖,學會了自立自強。未來我不僅要掌握更多的技能,還要爭取考上研究生,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楊雪嬌說。

今年8月26日,宜昌市總工會金秋助學小分隊又一次來到楊雪嬌家中,將繼續幫扶的資金交給楊雪嬌。聽聞楊雪嬌打算繼續深造的志願,工作人員現場表態:“考上研究生,我們工會繼續助你圓夢!”

理解父母 獨立成長

獲得工會資助的並非楊雪嬌一人。在今年的金秋助學活動中,湖北全省5600余名困難農民工家庭子女得到資助,共發放助學款1500余萬元。

“從我8個月大時父母就離家到福州打工了。我對父母的印象一直只是電話裡聽到的聲音,是照片中摸不到的人。”譚菊瓊是湖北省石首市桃花山鎮的一名留守兒童,父母始終在外地打工,“中考、高考,動手術,過生日,大大小小的事情,沒有父母在身邊,一個人已經習慣了。” 譚菊瓊淡淡一笑,從小獨自生活的經歷讓她比同齡人更加懂事、沉穩。

“小時候看到同學和他們的父母爭執都會羨慕,至少他們有父母陪著成長。” 譚菊瓊告訴記者,那時她不理解自己的父母為何不在身邊。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逐漸有了了解:父親因腦膜炎的后遺症隻能做臨時搬運工,而常年在流水線上工作的母親隨時可能被裁員下崗。她和弟弟、爺爺奶奶一家人都要靠著父母的外出務工收入才能生活。“了解之后就越發明白自己肩上應該有的責任。” 譚菊瓊說,即使一家人依然很少能夠團聚,她也越來越感恩父母給了她一個完整溫馨的家。

今年高考,譚菊瓊以609分的成績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法學專業錄取。然而,對她的家庭來說,高昂的學費和生活費成了她走進大學校門的阻礙。就在一家人發愁之際,,荊州市總工會找到了她,不但為她提供了資助的渠道,還鼓勵她、支持她,讓譚菊瓊感受到了來自工會的溫暖。(記者 張翀 本報通訊員 羅莉 姚超)

(責編:王楠、黃瑾)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