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各地工會及產業工會

肩負擔當新時代歷史使命 凝聚齊魯千萬職工奮斗偉力

——山東工會五年來工作綜述

2018年12月07日08:34  來源:《工人日報》

編者按:山東省工會十四大以來,在省委、全總堅強領導下,山東工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履職盡責、改革創新,砥礪前行。

5年來,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展,在齊魯大地叫響了工會人的新時代風採,也凝聚起了2000多萬名職工的奮斗偉力,為全省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助力揚帆。

回顧:建功新時代 展示新風採

時光飛逝,歲月變遷。5年,彈指一揮間。但對山東工會來說,卻因一份理念和執著而擁有了無限的長度。省總一班人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先后舉辦了3期黨的十九大精神培訓班,對縣以上干部進行了輪訓。各級工會也分層次開展了專題培訓,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同時,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群團工作特別是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作了認真梳理,印發全省各級工會干部深入學習,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此外,省總工會成立了黨的十九大精神領導干部和勞模宣講團,分赴全省17市和部分大企業開展集中宣講,與1.5萬余名職工面對面交流學習十九大精神的心得體會,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企業、進車間、進班組,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搭建新時代山東工會工作“四梁八柱”。由領導班子成員帶隊,組成6個調研組,到12個省(區、市)學習“取經”,到省內8個市、38個基層單位訪談座談,形成了可操作、可落地、能見效的6個重點工作項目,概括起來就是“三個工程”“三個十條”。出台配套文件11個,完成33個配套文件。

一是“當好主力軍、聚力新動能、建功新時代”勞動競賽工程。重新啟動山東省勞動競賽委員會,印發實施意見、任務分工方案和省級示范性重點工程勞動競賽方案。會同相關部門選擇事關全省發展全局的十大重點工程,組織開展首次高水平、大規模、涉及15萬人的勞動競賽。

二是“齊魯工匠”建設工程。印發《“齊魯工匠”創建“工匠創新工作室”激勵辦法》等配套文件,明確對“齊魯工匠”“齊魯大工匠”領銜創建的創新工作室將分別給予5萬元和30萬元的創新資金資助。啟動了2018年度50名“齊魯工匠”和10名“齊魯大工匠”選樹工作。

三是“智慧工會”建設工程。省總工會拿出2000萬元,打造全國一流的“智慧工會”。通過統一規劃、統一標准、統一建設,著力打造省、市、縣、鄉、基層五級覆蓋的全省“互聯網+工會”工作體系。

四是加強工會維權工作十條意見。成立省總工會維權工作委員會,聯合省人社廳、省司法廳、省高院建立了“四方聯動”機制,印發了《實施職工心理健康行動的意見(2018~2020)》,聯合省司法廳設立了“山東省法律援助中心職工工作站”。每年至少為1萬名職工免費提供法律援助,對典型案例實施特別援助。

五是新時代“職工之家”建設十條意見。實施“新領域、新業態、新組織建會入會集中行動”,廣泛組織八大群體入會進家。制定下發《開展“爭創職工信賴的職工之家、爭做職工信賴的‘娘家人’”活動實施意見》和《評分標准細則》。每年選樹十佳職工信賴的職工之家、十佳職工信賴的“娘家人”,分別授予富民興魯勞動獎狀(章)榮譽稱號,並對十佳職工信賴的職工之家獎勵50萬元工作經費。與省委組織部聯合下發《關於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中加強黨建帶工建、黨工共建工作的意見》,切實強化工會基層基礎。

六是工會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十項措施。著力打造全國勞動模范、時代楷模王傳喜所在的臨沂市蘭陵縣卡庄街道代村社區建會強會示范點,啟動建設一批村級工會。進一步規范提升全省560家工友創業園,充分發揮創業園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大農業勞模的扶持引導力度,大力表彰在鄉村振興中表現突出的優秀農民工,形成工會助力鄉村振興的獨特優勢。

省總還努力讓職工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切實做好源頭參與工作。推動省人大出台《山東省廠務公開條例》《山東省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二是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不斷深化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工作,職代會、廠務公開制度建制率均達到97%以上。集體協商工作取得新的進展,集體協商建制率進一步提升,集體合同實效性明顯提高,有效發揮了在協調勞動關系中基礎性作用。深入開展“查身邊隱患、保職工安全、促企業發展”群眾性安全生產活動,切實維護職工生命健康安全。不斷加強工會法律援助工作,省市兩級工會全部建立了法律援助和服務律師團,全省建立工會法律服務援助機構736個。重視做好鋼鐵、煤炭等“去產能”重點行業職工權益維護工作,實施了職工培訓促進分流安置專項行動。認真做好工會信訪和熱線服務工作,5年來共接待處理職工信訪5.2萬件次。三是切實增強服務職工實效。幫助16.5萬戶困難職工實現了解困脫困,涉及供養人口42.5萬人。職工普惠服務工作取得實效,“工會會員服務卡”覆蓋職工511萬人,“職工醫療互助保障計劃”惠及職工900多萬人次﹔職工療休養工作納入制度化軌道,省市縣三級工會組織2.5萬名一線職工進行了療休養。5年來,“四季服務”活動共籌集發放資金18.1億元,幫扶、慰問、服務職工1024.4萬人次。

扎實推進工會改革和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制定《省總工會改革任務分工方案》和《配檔表》,統籌推進改革任務落地見效。一是重視加強頂層設計。省、市、縣三級普遍成立了由黨委分管領導任組長,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群團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省、市、縣三級工會改革實施方案全部印發實施。二是重視機構優化調整。對工會機關職能和機構設置進行整合、調整、優化,省總工會編制略有減少,各市總工會編制基本穩定,縣(市、區)總工會編制略有增加,省、市總工會“專挂兼”干部配備工作正在結合換屆統籌推進。三是重視夯實基層基礎。著力破解鄉鎮(街道)工會人員、經費、陣地問題,省、市、縣、鄉鎮(街道)四級工會選派1000名工會干部到企業挂職。選聘社會化工會工作者1108人,省、市、縣三級工會共撥付專項經費補助3.2億元。加強產業工會組織體系建設,全省已建市級產業工會253個、縣級產業工會721個。

積極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一是牽頭制定改革方案。印發實施《山東省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各市、縣改革實施方案正陸續制定出台。二是積極搞好溝通協調。建立貫徹落實協調機制,牽頭抓好改革任務落實的指導、協調工作。將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落實情況納入省委、省政府督查工作計劃,建立推進改革情況的督促檢查、情況通報等制度。三是充分發揮工會作用。通過廣泛開展職工職業技能競賽,近3年來已幫助31萬名職工晉升了技術等級﹔通過開發山東省職工網上學習系統,形成了“互聯網+職工素質提升”新模式﹔通過實施“齊魯工匠”建設工程,推動建設規模宏大的高素質勞動者大軍。

強化工會陣地建設。一是加強工人文化宮建設。近年來,對全省112家工人文化宮開展了清理整改工作,共清理整改工人文化宮出租(承包)場地面積4.54萬平方米,整改“三無”工人文化宮7家,整改收回工人文化宮11家。出台《關於加強和規范工人文化宮管理服務的實施意見》,突出工人文化宮公益定位,聚焦工會主責主業,統一形象標識,統一服務標准。重點建好縣級工人文化宮,進一步明確縣級工人文化宮的建設規模、選址布局、項目設置、活動標准等。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對符合要求的,給予獎勵補助和專項資金扶持。二是加強職工療養院建設。省總工會成立了駐青單位黨建和療養院開發管理領導小組,一盤棋謀劃省總工會在青島設立的工療、紡療、溫療3家直屬療養院的建設問題。三是加強工會資產監管。開展工會資產情況大檢查,摸實情、查問題、促整改,堅決糾正違規處置工會資產的行為﹔對履職不到位、措施不得力、責任不落實,造成工會資產流失和損失的單位和個人,嚴肅執紀問責。

加強工會系統黨的建設。一是全面落實工會系統黨建工作主體責任。省總工會成立了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定期聽取黨建工作匯報,定期召開黨組會議對黨建工作年度計劃、黨風廉政建設、理論中心組學習等重點工作進行研究部署,並將黨建工作的重點任務細化分解到領導班子成員和責任部室,層層壓實管黨治黨責任。二是馳而不息加強工會系統作風建設。組織開展“講政治、強作風、提效能”集中教育活動,啟動創建全國文明單位工作。從2018年8月份開始組織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擔當作為、干事創業”集中行動。三是持續推進工會系統黨風廉政建設。省總工會與駐會紀檢組建立了定期溝通協調機制,至少每半年開展一次。加大內審工作力度。特別是注重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省總工會認真查找梳理了222個風險點,建章立制,狠抓落實。

讓創新者都有大舞台

5年來,千萬勤勞勇敢的齊魯兒女,在各級工會組織引領下,拼搏奮斗在各行各業各條戰線上,勞動著,快樂著,奉獻著,美麗著,成為全面開創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主力軍。

5年來,省總工會組織開展了400余項省級行業性職工職業技能競賽、27項省級示范性重點工程立功競賽,籌備舉辦了山東省第五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和中德“山東·巴伐利亞”產業工人焊接技能大賽。

各市各行業工會紛紛行動起來,組織職工群眾深入開展各行各業各個層次的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掀起了學技術、練技能、爭做高技能人才的熱潮。青島市總工會聯合市人社局成功舉辦了第十三屆、第十四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聯合市衛計委、經信委、食藥監局、人民銀行、交運集團等十幾家單位,舉辦了100多個工種的全市行業性、區域性職工職業技能競賽,參賽職工80萬人次。濱州工會一年一個競賽重點,一年一次成果展示,一年一度總結表彰,2013年在12個系統開展職業技能大賽,開展“萬眾創新、促進發展”“萬眾創新爭一流、促進發展上水平”“助力新舊動能轉換、壯大五大產業集群”等主題勞動競賽。

機車轟鳴,焊花怒放,心靈手巧,工裝閃亮,一個個充滿激情的“金藍領”張揚競技場,彰顯著工人階級的力與美,創造出走向世界高度的輝煌。5年來,全省選樹命名了127個省級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58個創新競賽示范企業、247個創新型班組、237名創新能手、120項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還推薦了9個全國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省總工會還加大“山東省職工網上學習系統”建設推廣力度,系統具備了試題導入、職工錄入、企業自主管理、在線學習、視頻教學、闖關積分、理論考試、展示交流、網絡投票、網上申報評審等十大功能,相應手機APP也已經上線,能夠滿足職工學習、企業培訓、職業技能評價、行業技能大賽、評定評審等多方面需求。

目前系統共上線工種321個,覆蓋行業59個,擁有題庫試題94萬道,錄入職工53萬人,上線學習闖關累計超過4000萬人次。而省總今年出台的在全省開展“當好主力軍、聚力新動能、建工新時代”勞動競賽實施意見,以及實施的“齊魯工匠”建設工程,更為全省職工獻計獻力、崗位建功注入了強大能量。

基層工會活起來

組建工會、發展會員是黨交給工會組織的重大政治任務,承載著維護我國工人階級隊伍團結統一,鞏固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的重大使命。對工會事業發展而言,組織建設工作更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基礎性、戰略性工作。

5年來,全省各級工會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個著力”的重要批示,針對重點領域、行業,連續開展了跨國公司建會、出租車行業建會、勞務派遣工、農民工、貨運司機入會等集中行動。煙台、威海通過建立行業工會聯合會,有針對性地推進小微企業建會和吸納農民工入會﹔泰安開展了“非公企業百日建會集中行動”和新社會組織工會組建攻堅月行動﹔萊蕪開展了“十百千”建會行動﹔棗庄市總、滕州市總和滕州市職工保障互助會聯合共同出資為入會農民工購買一份10元的意外傷害保險,最高賠付金額為2萬元,以此吸引農民工入會﹔淄博對工作開展不力的區縣進行約談﹔濱州給每個縣(市、區)工會主席寄去公開信,通報其工會組建和農民工入會工作進展情況等有效做法,擴大了工會的覆蓋面。

同時,全省還大力推動新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家政服務業、農業產業鏈建立工會組織,推廣建立區域、行業基層工會聯合會、聯合基層工會的經驗。截至今年9月,全省基層工會總數為15.1萬個,發展工會會員1927萬人,其中,農民工會員994萬人。

工會組織建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特別是當前新常態下,面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帶來的機遇,面對新產業、新業態帶來的考驗,面對職工隊伍的新特點、新需求,工會在組織形式、會籍管理、運行機制、活動方式等許多方面遇到了新的挑戰。如何化蛹成蝶,惟有突破自身。5年來,省總工會針對重點領域、行業,在開展跨國公司建會、出租車行業建會、勞務派遣工入會集中行動的基礎上,2015~2017年,開展了“農民工入會集中行動”,成立了全國首家省級家政服務行業工會聯合會,以縣(市、區)為單位,對“兩新”組織、各類園區、特色小鎮、創業平台、樓宇商圈、專業市場、貨運物流、合作經濟組織等八大領域,採取單獨組建、區域聯建、行業統建、黨群共建等模式,最大限度擴大組織覆蓋。目前,全省1824個鄉鎮(街道)中,已建立鄉鎮(街道)總工會1640個、開發區(工業園區)總工會123個。在全省工會大力推廣基層工會主席直接選舉工作,真正把知職工、懂職工、愛職工的優秀人才選拔到工會主席崗位上來。2017年6月全國工會規范基層工會選舉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議在壽光市召開,全總領導對全省開展的基層工會主席直接選舉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法制的陽光暖心間

5年來,全省工會組織著眼於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在職工普法和法律援助工作中創新工作機制,強化責任落實,進一步提高了工會參與社會治理、推動科學發展的水平,更好地維護了職工、工會工作者和工會組織的合法權益,構建起和諧的勞動關系,為維護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

2016年11月,《山東省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條例》出台,省總工會將學習宣傳貫徹該條例列上日程,將2017年1月定為《條例》集中宣傳月。為將條例宣傳好貫徹好,省總工會列支專項經費,印發普法宣傳材料,免費發放給各市總工會、省產業工會、大企業工會進行學習宣傳。

2016年,省總工會制定法治宣傳教育“七五”規劃,啟動全省工會系統“七五”普法序幕。聯合省教育廳、省司法廳、省律師協會開展了“尊法守法·攜手筑夢”服務農民工法治宣傳行動。全省由8所高校80名法律及相關專業師生和工會干部組成的40個服務小分隊,到農民工集中的鄉鎮、街道、社區及工地為農民工講解法律政策、宣傳道德規范,開展法律跟蹤服務。律師服務隊共開展活動708次,涉及農民工99740人。

全省各級工會還積極組織職工參與法律知識競賽活動。今年1月,省總工會聯合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委宣傳部、省司法廳、省國資委共同開展“弘揚法治精神 建設法治山東”為活動主題的全省企業職工網上法律知識等系列競賽活動。目前,良法APP上全省參加職工已達80萬人。泰安市組織開展了全市職工法律知識競賽,選派選手參加省總舉辦的法律知識競賽並獲得全省第一名,代表省總參加了全國職工法律知識競賽活動,也取得了優異成績。

此外,省總工會還積極配合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開展了《工會法》《勞動合同法》等勞動法律法規執法檢查、視察,有力地推動了這兩部法律和配套法規的貫徹實施。2016年7月底,省總工會配合省政協對濱州、東營貫徹落實《工會法》及山東省《實施辦法》進行了專項視察,在調研的基礎上形成專項報告,總結了經驗,並提出兩部法律在推進中存在的問題及工作建議,推動了兩部法律的貫徹落實。

主旋律唱響新時空

2018年 4月26日,《工會新時空》電視欄目開播儀式在山東廣播電視台舉行,山東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劉貴堂和山東廣播電視台領導共同點亮大屏幕,標志著山東工會在電視宣傳上跨出了歷史性一步。

《工會新時空》欄目的“橫空出世”,使山東工會又多了一個傳播“好聲音”的平台,打造出一張交流工會建設新經驗、展示工會發展新成就的靚麗名片。節目播出20多期,收視率節節攀升,一度排行山東電視新聞類欄目第三位。

5年來,省總組織廣大職工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宣講十九大精神 弘揚勞模精神”為主題,組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勞模宣講團,進企業、車間、班組開展宣講交流活動100余場。以“中國夢·勞動美”為主題,充分利用工會宣傳陣地,組織開展了“中國夢·勞動美·夢的家園”全省職工演講比賽、“中國夢·勞動美”全省職工法律知識競賽和“中國夢·勞動美——永遠跟黨走”“中國夢·勞動美——喜迎十九大”“中國夢·勞動美——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借助全總“最美職工”宣傳推廣平台,培育選樹了全國勞動模范吳吉林、黨的十九大代表王進、大國工匠寧允展、管延安、孫雲毅、王俊堂等一批一線職工宣傳典型,特別是吳吉林、王進等人作為近年來涌現出的杰出產業工人代表,已成為新時期的勞模典型。全總主要領導對吳吉林同志的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批示,在人民大會堂舉辦了吳吉林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

以“弘揚工匠精神、提升職業素養”為主題,聯合舉辦“齊魯工匠進校園”活動,全省77所高等職業院校近4000名師生代表參加了啟動儀式暨首場活動,真正讓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在全社會得到弘揚。

充分發揮“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職工書屋”在職工素質提升上的作用,積極開展全國職工教育培訓優秀示范點和“職工書屋”示范點建設活動。5年來,共培育選樹了44個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和40個全省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完成了355家全國工會“職工書屋”示范點的建設工作,帶動全省建設“職工書屋”自建點4000余家,為職工提供了學習、教育、提升、服務的平台。

最美掌聲響起來

勞動模范是勞動群眾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勞動者,勞模精神更是新時代的寶貴財富。5年來,山東省各級勞動模范以平凡的勞動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以工人階級的優秀品質影響和帶動全社會,成為加快經濟文化強省建設、促進山東發展的中堅力量,為全省人民樹立了勞動標杆和學習榜樣。

5年來,省總工會集中評選推薦全國勞模(先進工作者)148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狀44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21人、全國工人先鋒號165個﹔評選表彰省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994人﹔評選表彰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395個、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1548人、省工人先鋒號798個﹔即時表彰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349個、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913人、省工人先鋒號384個。

一個個勞模工匠,是一面面催人奮進的旗幟。全省各級工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奏響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時代強音。

2018年1月,省總工會組織30名勞模和黨的十九大代表,深入17市100家不同類型的企業,開展了100場宣講和談心交流活動,吹響了全省各級勞模工匠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集結號。其間,面對面聆聽勞模宣講或與勞模近距離交流的職工達1.5萬余人,並通過不同層次、多種形式的宣傳,調動全省20萬名各級勞模發揮輻射和引領效應,在全省工人階級中掀起對標勞模的熱潮。

做大、做強、做響勞模系列宣傳活動,讓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在齊魯大地深入人心。聊城市總投資40多萬元在市電視台開辟《水城工會》欄目,播出74期,報道各級工會動態200余條,先后採訪勞模、一線職工90多人。淄博市總充分利用“愛工惠”等自媒體,廣泛開辟宣傳陣地,覆蓋了平面媒體、電台、電視台、門戶網站、微信等載體,實現宣傳上的新突破。濰坊市總編纂《工匠精神 勞模風范——濰坊勞模影像志》,用圖文並茂的形式講述建國以來3000多名市級以上勞模故事。

全省各級工會在廣泛開展勞模事跡、勞模精神宣傳的同時,竭誠做好勞模管理和服務工作。濱州市總與人保壽險聯合為省級以上勞模免費贈送價值50萬元的意外傷害險。日照市委、市政府“兩辦”分別印發管理辦法,規范勞動模范的評選、待遇及服務管理,明確“日照工匠”享受市勞動模范待遇。東營市總加大勞模幫扶力度,5年來發放全國勞模專項補助資金64.9萬元,發放省級勞模專項補助資金106.1萬元,發放市級困難勞模補助資金10.1萬元,發放破產企業勞模津貼7.2萬元。

讓農民工的心安下來

2018年5月30日,省總工會舉行貨運司機入會集中行動啟動儀式暨濟南市物流產業工會成立大會,拉開了全省八大領域、八大群體入會進家集中行動的帷幕﹔7月,省總發布《關於新時代職工之家建設的十條意見》,提出通過網上申請入會、在農民工聚集地設立流動服務窗口和企業外單體入會等形式,廣泛組織各類群體入會﹔再次在全省掀起建設農民工“溫馨之家”的熱潮。

5年來,全省各級工會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在組織動員農民工、教育引導農民工、聯系服務農民工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中的重要作用,全力推進農民工建會進家工作,為廣大農民工實現體面勞動、幸福生活鋪平道路。

2015年11月,省總工會與省住建廳聯合下發了《關於推進全省建筑業企業建會和農民工入會的通知》,制訂了基層工會組建工作2015~2018年工作規劃,明確了主抓方向,制定並實施了《關於新形勢下加強基層工會建設的實施意見》及分工方案,開展投產5年以上、職工50人以上未建會企業集中建會行動和農民工入會集中行動,通過舉辦啟動儀式或召開會議、督導檢查大力推進。

各級工會還緊緊圍繞實現農民工入會數量和服務質量“雙提升”履職盡責,讓廣大農民工更多地感受到黨的關懷和工會組織“家”的溫暖。

2016年,省總工會聯合省教育廳、省司法廳、省律師協會開展“尊法守法·攜手筑夢”服務農民工法治宣傳行動。全省由8所高校80名法律及相關專業師生和工會干部組成的40個服務小分隊,到農民工集中的鄉鎮、街道、社區及工地為農民工講解法律政策、宣傳道德規范,開展法律跟蹤服務,共開展活動708次,涉及農民工99740人。

同時,省總工會還積極推動出台了《山東省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條例》,為實現農民工同工同酬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協同政府部門聯合實施“同舟計劃”,推動建筑業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提升他們的抗風險能力﹔開展幫扶慰問農民工活動,走訪困難農民工2.7萬戶,資助困難農民工子女6436人,培訓農民工就業創業2.01萬人次,為1.04萬名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務﹔開展平安返鄉行動,為農民工購買車票15.5萬張,運送農民工22.3萬人次﹔協同政府部門,大力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建筑業參加工傷保險專項督查、促進就業和農民工工作實地督查等活動,旗幟鮮明地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從鄉村到城市,由浮躁到安心,那些游走在邊緣地帶的農民工們,正逐漸從工會這個溫馨之家的門坎裡感受到融融暖意。

溫暖送給最需要的你

5年來,省總工會著力打造亮點工作品牌,積極適應職工群眾的新需求、新期待,聚力構建服務職工網絡體系,大力實施“惠員工程”,做好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在開展農民工維權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建立完善服務職工工作體系,服務職工工作水平顯著提升。

省總工會把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列為全省工會四項重點工作之一,積極爭取政策保障,整合各類社會資源,精准對接困難職工需求,推動落實困難職工家庭五項保障。明確提出建立工作保障的四項機制,開展精准幫扶的八項措施,做到精准識別、精准定位、精准施策、精准監管、精准脫困“五個精准”,推動實現困難職工家庭“基本醫療、就業創業、子女上學、住房安全、基本生活”5項保障。推動17個市總工會出台了解困脫困的工作意見或實施方案。各地為每戶建檔困難職工家庭確定了聯系人,按照一戶一檔、一戶一策實施精准幫扶。

省總工會聯合省民政廳、省財政廳對困難職工家庭實施“精准幫扶”,給予建檔困難職工家庭每月每戶15度免費電量﹔在困難職工家庭用水、用氣、採暖等方面給予幫扶﹔對符合條件的困難職工家庭參照低保戶家庭給予同等的住房保障待遇。截至2017年底,共幫助16.5萬戶困難職工實現解困脫困,涉及供養人口42.5萬人。

省總建立健全了以市級職工服務中心為骨干,縣級職工服務中心為支撐,鄉鎮街道和企業服務站點為基礎的服務網絡,傾力打造救助、維權、服務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工會服務平台。省總工會力推市、縣級工會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向職工服務中心轉型升級,著力推進職工維權、困難救助、就業幫扶、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務。在此基礎上,不斷延伸服務鏈條,扎實推進鄉鎮街道、社區、企業等基層工會職工服務站點建設,推動基層服務站點與各類行政服務場所、黨員群眾活動中心等共建共享。

構建服務體系,提升服務水平。5年來,省總工會共撥付市、縣、開發區職工服務中心建設補助資金2130萬元﹔資助市、縣級職工服務中心改善設施資金875萬元。截至2017年底,全省17個市、137個縣級工會已經全部建立了職工服務中心,65個省級及以上開發區建立了職工服務中心,1826個鄉鎮街道建立了職工服務中心、站點。

省總工會積極推動各市全面實施“工會會員服務卡”發放工作,持續推進“一卡一計劃”擴面、提質、增效。各市普遍推行具有會員身份識別、工會服務、社會普惠服務和金融服務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公益性“工會會員服務卡”。截至2017年底,全省17個市已全部推行了“工會會員服務卡”,共發卡511.7萬張,建立會員服務基地6367家,協議優惠服務網點1.44萬個。

5年來,“四季服務”活動共籌集發放資金18.1億元,幫扶、慰問、服務職工1024.4萬人次。

創新的潮流引領發展

“時代在發展,事業在創新,工會工作也要發展、也要創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工會工作創新發展。

貫徹總書記重要指示,全省各級工會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自2014年省總工會啟動開展“工會工作創新獎”評選以來,推出了45項優秀創新成果,部分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國產生了強大示范引領作用,成為引領山東工會工作創新發展、走在前列的“航向標”——

“查保促”,活動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全總在山東召開現場推進會示范推介全國﹔

昌樂縣“七種模式”關愛女職工享譽全國,中央電視台《朝聞天下》對此進行了報道,全總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昌樂縣總工會維護女職工合法權益的經驗做法﹔青島市總每年投入資金購買專業公司服務,參與EAP進企業的調研、啟動、服務、監督全過程,打造了職工心理健康服務(EAP)普惠項目“青島模式”……

一項項優秀創新成果,彰顯了全省各級工會新時代新作為。創新已成為山東工會推進改革的“先手棋”、做強主業的“助推器”、激活基層的“加油站”、 工作品牌的“孵化器”。

全省各級工會把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貫穿改革創新的全過程,聚焦解決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問題,以創新推動改革創新,先行先試,領先一步,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效。臨沂市總工會積極順應工會改革要求和職工群眾需求,創新實施“工惠樂學”項目,為廣大職工提供免費的技能文化教育培訓服務,不斷深化職工素質提升工程,豐富了職工精神文化生活。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工會和萊鋼集團公司工會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優勢,構建了“線下+線上”有機融合、互為支撐的精准幫扶和普惠服務職工新模式。

實現成果的可推廣、可復制、可嫁接,是從一種創新走向另一種創新。近年來,全省工會通過成果發布、媒體宣傳、經驗交流、會議推廣等形式,積極推動優秀創新成果轉化運用,促進形成了工作創新與成果轉化的“比翼雙飛”,成為了工作品牌的“孵化器”。 濟南市總工會把勞動競賽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453”工作體系全面鋪開,使勞動競賽與全市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在傳統工作中注入新的內涵,推動常規工作煥發新的生機活力。德州市總工會在推進企業工會與行政溝通協商機制建設中,實施一企一策,倡導模式引領,著力打造了“禹王模式”“星光模式”等一系列協商案例,發揮了輻射帶動作用,擴大了工作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和諧與雙贏“談”出來

5年來,全省越來越多的企業,實行了工資集體協商,越來越多的職工,通過工資集體協商,享受到發展成果和改革紅利。截至2017年底,全省建會企業308487家,簽訂工資專項集體合同136607份,覆蓋企業283031家,建制率達91.7%。

頂層設計給力,使全省工資集體協商工作達到了新的力度、廣度和深度。從2014年開始,省委考核辦將工資集體協商納入對17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指標體系。省總工會充分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引導各市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及時進行跟蹤指導,指出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並督促整改。2015年8月,省總工會聯合省人社廳、省企聯、省工商聯下發《山東省深化集體協商工作規劃(2015~2018年)》,對集體協商工作作出較為完善的安排部署。9月,制定下發《山東省深化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實施意見(2015~2018年)》,將《規劃》中關於工資集體協商的內容進一步梳理和細化,提出爭取黨政支持、豐富要約形式、組建指導員隊伍、加強培訓、規范程序、推進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培育典型、強化社會監督等8項措施,強化對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指導、規范和監督。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省總工會連續3年聯合省人社廳、省企聯、省工商聯下發《關於開展工資集體協商“集中要約”行動的通知》,明確了要約對象和工作重點。各級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四家加強組織領導和綜合協調,明確責任分工,強化監督檢查,完善工作方案和具體舉措。

高質量立法,有著無可替代的規范、引導、促進作用,成為推動全省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重要保障,2016年11月26日,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山東省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條例》,於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注重將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工會法等相關上位法的規定與山東實際相結合,注重保護職工利益與保護企業利益相結合,注重問題引導立法與立法解決問題相結合,注重政府主導與工會組織指導監督相結合,強化了行業性、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和法律責任。《條例》的施行是山東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建設的裡程碑,推動全省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實現規范化、法制化。

專職指導員隊伍,為全省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專業支撐,逐步解決了“不願談、不敢談、不會談”的問題。2015年9月,省總工會下發《關於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專職指導員隊伍的意見》要求各市、縣總工會各聘任至少3名工資集體協商專職指導員。2016年5月,下發《山東省工資集體協商專職指導員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專職指導員的選聘條件、程序以及工作職責。為幫助基層工會解決經費不足等問題,省總工會2016年開始列支專項經費600多萬元,對縣級專職指導員按每人每月1000元標准進行補貼。目前,全省已配備專職指導員400多名。

職工群眾滿意不滿意,是衡量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好壞的根本標准。為防止協商過程流於形式、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可操作性差,省總工會探索制定了《山東省工資集體協商實效評價標准(行)》,對工作管理、協商准備、協商程序、協商效果、合同履行、滿意度評價等全過程進行量化賦分,推動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的企業及行業、區域對照標准進行改進和完善。各級工會組織按照省總工會要求,扎實開展實效評價工作,基本實現協商一個評價一個。在每年全省工會重點工作半年督查中,通過調查問卷、座談等形式開展職工滿意度調查,職工滿意度均在80%以上。

展望:“六個強化”筑夢美好明天

進一步強化政治引領。自覺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統領工會工作,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廣泛凝聚職工思想共識,切實肩負起黨賦予工會的政治任務。

進一步強化開門開放。通過廣泛開展“當好主力軍、聚力新動能、建功新時代”勞動競賽,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大力實施“齊魯工匠”建設工程,加快推進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組織動員職工在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中建功立業。

進一步強化基層基礎。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基層工會建設“三個著力”的指示要求,持之以恆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扎實推進新時代“職工之家”建設,持續深化工會改革創新,不斷煥發工會組織和工會工作生機活力。

進一步強化主責主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認真落實工會維權“十條意見”,打造“職工有困難找工會”工作品牌,不斷提升維權工作實效。

進一步強化陣地建設。堅持公益服務導向與市場化運作相統一,著眼於增強服務職工功能,加快推進職工服務中心、網上普惠服務平台、工人文化宮、職工療養院等服務陣地提檔升級,以“有形”的載體和“無限”的服務贏得職工群眾的信賴和社會各界的認可。

進一步強化底線管理。堅守政治底線、組織底線、責任底線、廉潔底線,把好干部選拔任用、工會經費收管用、資產監督管理等重要關口,切實壓緊壓實工會系統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劉曉林)

(責編:王楠、閆妍)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