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各地工會及產業工會>>地方工會報道>>重慶

重慶:一場精彩紛呈的技能盛宴 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閃亮登場

2019年01月09日09:42  來源:《工人日報》

2018年12月14日下午,20名巴渝工匠年度人物候選人隆重登場,通過視頻演示和現場表演,各自展示了高超無比的絕藝、絕活、絕招,呈現了一場精彩的技能盛宴!經過10名專家評委和100名大眾評委的現場投票,萬眾矚目的“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新鮮出爐。

出席頒獎典禮的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市總工會主席夏祖相在講話中說,培育工匠人才,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助推全市國家重要現代制造業基地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通過大力實施巴渝工匠計劃,團結動員廣大職工以主人翁姿態積極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以卓越的勞動創造爭做新時代的見証者、開創者、建設者,以實干書寫人生,用奮斗鐫刻榮光。要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技術創新,深化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建設,團結引導廣大職工拿出奮力拼搏的干勁、奮勇當先的闖勁、奮發有為的鑽勁,攻堅克難、追求卓越,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夏祖相要求全市各級工會組織,要深化“中國夢·勞動美”主題教育,廣泛深入持久開展“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主題勞動和技能競賽、“巴渝工匠”杯系列技能大賽,扎實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宏大的產業工人隊伍,組織動員廣大職工為實現打好“三大攻堅戰”、實施“八項行動計劃”、實現“兩地”“兩高”目標貢獻智慧和力量。

據悉,此次由重慶市總工會、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台)、重慶日報報業集團聯合開展的尋找宣傳發布“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活動,採取自下而上,認真篩選,做到了公開、公平、公正,優中選優,真正把各行各業的“工匠”推選出來。

筆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巴渝工匠評選堅持面向基層,重點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電子信息產業、服務業和傳統手工業等產業。以思想境界是否高尚、技能技藝水平是否出眾、創新能力是否突出、引領作用是否明顯、成果貢獻是否顯著作為衡量標准。要求擁有一技之長或絕招、絕技、絕活,超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具備的技能、技藝在本行業、本領域處於一流水平,在實施工藝、技術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至關重要的地位等。

據重慶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各區縣總工會、市級產業工會及市級行業協會等社團組織根據基本條件和工作要求,向市總工會提交推薦人選。通過組織專家組對參評對象進行審核,優選50名人選進行集中宣傳。根據網絡投票和專家組評審結果,從50名候選人中選出20名入圍人選。並在各大媒體及重點新聞網站集中公示,接受公眾監督。經公示無異議的,作為參加現場比選人選。

在“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發布會上,由20名入圍選手通過視頻現場展示絕藝、絕活。得票數前10名者命名為“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其余為“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提名,並現場頒發榮譽証書、獎杯、獎金。獲得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有王兵、牟秉衡、蔡琪鵬、潘戀、蔡澤榮、陶建飛、張俊德、肖祥洪、秦維剛、楊玲,獲得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提名有聶銘、王玉俊、單大瓊、張杰、胡毅、鄧力、龔元彬、王凱、徐列峰、李方兵。

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提名者風採

聶銘,男,漢族,1971年出生,四川宜賓縣人,高中,群眾,重慶天衣美洗衣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技師/一級、高級考評員、高級講師、國家級裁判員。曾經榮獲“全國技術能手”、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突出貢獻技師、十佳技能型人才等多項殊榮。

聶銘從事洗衣服務行業21年以來對工作勤勤懇懇、對技術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驕人的業績和突出的貢獻,深得洗染同行愛戴和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關愛,一生致力於洗滌技術鑽研、洗滌工藝改進與應用推廣﹔洗衣創新模式的探索與應用推廣﹔節能減排的大型中央洗衣工廠的設計規劃與應用推廣,決心為打造洗染行業的“航空母艦”,成就洗染事業的輝煌人生而不懈努力!

王玉俊,男,漢族,1985年9月生,群眾,中專文化,重慶海爾空調器有限公司職工,二級焊工。該同志於2007~2010年連續4年榮獲重慶海爾空調器先進個人稱號﹔2010年6月,獲得重慶海爾空調焊接比賽“一等獎”,2012年榮獲青島市技術能手、2013年榮獲海爾集團焊接首席技師稱號﹔2014年12月榮獲海爾集團690互聯工廠“創新成果獎”,2014年5月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該同志於2006年10月加入海爾電器公司,工作中他擅於溝通,樂於分享,為海爾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成熟焊工﹔生活中他對人總是笑臉相迎,黝黑的皮膚下印著他樂觀的精神。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非凡的業績,他以勤於鑽研、甘於奉獻、勇於攻堅、善於創新的精神譜寫了海爾空調制造工人的壯美篇章。

單大瓊,女,漢族,1974年出生,重慶市沙坪壩人,中專,中共黨員,重慶大瓊刺繡工藝品有限公司職工,國家一級/高級技師,2011年榮獲“重慶市三八紅旗手”稱號,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2018年榮獲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

單大瓊自2002年開辦繡坊以來,免費為社會培訓下崗工人和殘疾人1000多人,帶動其就業創業共計500多人。她也是重慶市第一個把刺繡開進大學課堂的藝人,目前是四川美院、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等多所大學的特聘刺繡教師。“中國印象·秀美重慶”巡游展法國巴黎站,她現場向外國人展示刺繡,且作品《生命的歷程》獲得法蘭西學院院士高立昂先生的高度評價和肯定。單大瓊為中國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作出了突出貢獻。

張杰,男,漢族,1973年10月出生,大專學歷,中共黨員,機修鉗工高級技師,“張杰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2009年重慶市優秀技能人才、2017年重慶市第五屆勞動模范、2018年重慶市技術能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張杰自進入軌道集團以來深耕單軌道岔專業,通過不斷學習吸收國外單軌技術突破國外技術封鎖。主持單軌道岔大型維修更換工作,為單軌道岔設備的國產化奠定基礎。組建了國家級“張杰技能大師工作室”,幾年來先后完成10余項技改及科研任務,創造直接經濟價值600余萬元,使設備故障率下降50%以上。培訓人員1160人次,充分發揮了技能大師的帶頭示范作用。

胡毅,男,漢族,1965年11月出生,重慶市萬州人,高中,中共黨員,中國船舶重工集團長江科技有限公司職工,高級技師,2009年被評為重慶市勞動模范﹔2012年被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授予“集團公司技術能手”榮譽稱號﹔2016年被萬州區評為首屆“十大萬州工匠”﹔2018年被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聘為機械冷加工專家。

胡毅參加工作以來勤勤懇懇,埋頭苦干,虛心請教,認真鑽研,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就掌握了開口加工的關鍵技術,成為了公司的技術骨干。20多年來,平均每年加工噴嘴6000多套,完成工作量是其他人的3倍多,每年為工廠創造產值近200多萬元,並且研制開發了幾十種新型、異型、特殊型噴嘴,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為公司乃至國家的涂裝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

鄧力,男,漢族,1963年10月出生,重慶璧山人,大學本科,中共黨員,重慶順多利機車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技術研發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2015年任重慶市鑄造行業協會專家組成員﹔2016年當選第十四屆北碚區政協委員﹔2013年獲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2017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鄧力同志自參加工作以來勤勤懇懇,矢志匠心。長期從事高端鋁合金精密鑄造和高精機械產品加工工藝技術研發工作,參與中國鑄造協會《擠壓鑄造鋁合金技術標准》制定,通過對鑄造技術及加工工藝的精准把握和不斷改良,成功解決了減少汽車空調壓縮機組合泄漏技術的世界級難題,並致力於全球領先的電動空調及液態模鍛新技術研發,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龔元彬,男,漢族,1983年出生,重慶南岸人,技校畢業,中共黨員,重慶金貓紡織器材有限公司職工,技師。從2006年至今,他多次獲得公司“操作能手”“優秀共產黨員”“金牌工人”稱號,2015年起陸續榮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全國紡織行業技術能手”“全國技術能手”,南岸區“江南能手”稱號等。

他能同時操作18台以上成型車,月平均產量達7000盒以上,且設備完好率、正常運轉率高,是目前全國鋼絲圈行業的最高水平。他長期承擔異難型號和特小型號鋼絲圈的生產任務,還制作生產出世界上型號最小、質量最輕、生產難度最大的藍寶石鋼絲圈。其制成率比車間平均水平高出10多個百分點。公司高新產品鋼絲圈的高端品種中90%以上的產量為其個人完成。

王凱,男,漢族,1972年出生,重慶涪陵人,博士,中共黨員,重慶市地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2004年曾榮獲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6年曾榮獲“十五”科技工作先進個人,2011年曾榮獲建隊以來“為地質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地質工作者”稱號,2017年曾榮獲首屆優秀青年設計師稱號。

王凱同志自參加工作以來勤勤懇懇,業務水平優秀。在本職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完成了百余項目及科研工作。獲得多項國家專利,尤其是開發了一種新型的滑坡深部變形監測系統,填補了三峽庫區深部變形監測缺失的空白,具有重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積極參與搶險救災的公益性工作,以及三峽庫區和重慶市的各種應急救援任務,作出了突出貢獻。

徐列峰,男,漢族,1963年8月出生,重慶渝中人,大學本科,中共黨員,重慶中渝市政環衛有限責任公司技術部部長,工程師,曾獲得“渝中區勞動模范”“渝中區創新創業標兵”、渝中區首批“渝中英才”、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優秀科研工作者”等榮譽。

徐列峰同志自參加工作以來,政治立場堅定,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在本職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善於思考,動手能力強,潛心鑽研環衛技術研發、設備改造等創新工作,引領公司技術部開展創新研發及技術攻關活動,並先后取得重油污路面清洗劑、石材類牆面地磚油墨污漬清洗劑等多項國家技術專利,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基層環衛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

李方兵,男,漢族,1985年出生,重慶彭水人,大學本科,中共黨員,中國農業銀行重慶渝北鬆橋支行會計主管,2014年獲“中國夢·勞動美”重慶市金融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單指單張、多指多張、機器點鈔3個單項第一名,個人點鈔全能第一名,被授予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2015年被農行總行授予“崗位能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李方兵同志立足本職工作,不斷加強業務技能的修煉,將點鈔這門指尖功夫練到爐火純青,憑著一手絕活,李方兵從一名普通櫃員成長為重慶農行點鈔冠軍,多次在總分行以及金融系統比賽中獲獎。多年來擔任新員工培訓及業務技能培訓講師,積極傳承技能、足跡遍布重慶各個區縣、系統內外,其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無私傳承的精神堪稱金融系統匠人的典范。

蔡琪鵬:匠心傳承鑄忠誠衛士

人物檔案:蔡琪鵬,男,漢族,1968年出生,重慶渝中人,大學文化,中國共產黨黨員,重慶市公安局治安總隊民警,該同志獲得主要榮譽有:2011年4月獲得重慶五一勞動獎章﹔2012年5月獲評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稱號﹔2018年3月獲聘全國公路公安檢查站和大型活動安保專家人才﹔近年來先后被評為優秀公務員3次,記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嘉獎10余次。

蔡琪鵬自參加工作以來勤勤懇懇,參加了各種警衛任務以及大型文體商貿政治活動的安檢5000余次,各種搜排爆任務600余次,並親自手工排除各種爆炸裝置20余個,為偵查破案留下了非常寶貴的線索。同時還參加過AAPP、亞太峰會、奧運安保和國慶60周年、市局反恐備勤組等反恐排爆實戰演練,為安檢排爆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

蔡琪鵬是重慶公安隊伍的主排爆手,一位名副其實的排爆專家。入警32年,在搜排爆崗位上20余年,他通過刻苦鑽研,從基層派出所民警成長為全市排爆專家,不忘初心、堅守匠心,數十次與死神擦肩、將制作精妙的爆炸裝置成功拆除,他以精湛的專業技能和過人的膽識,在搜排爆崗位上始終堅守前行,用心為群眾構筑起安全“結界”。

談及這份與“死神”打交道的職業,蔡琪鵬用了“刻苦鑽研+膽大心細”這8個字來形容。他說,面對犯罪嫌疑人留下的爆炸裝置,現場氣氛是凝固的,自己的一舉一動牽動著現場所有人的神經,這對主排爆手的經驗、知識儲備和應變能力是極大的挑戰。

走上搜排爆崗位之前,蔡琪鵬是一名基層社區民警,在派出所工作的10年,每天需要處理轄區繁瑣的大事小情,逐漸磨礪了他成熟穩重的心性。從基層民警到專業性極強的搜排爆崗,無疑是對蔡琪鵬的一大考驗。

他沒有畏難止步,而是刻苦學習各種專業理論知識,虛心向專家、教授、同行能人請教,他認識到排爆工作必須“專業”才能“敬業”,所以參加專業培訓時認真聽課做筆記,生怕聽漏了,那股刻苦勁甚至比高考前還要努力得多。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組織的培養,加上自身的勤學苦練,蔡琪鵬很快成長為重慶警隊的主排爆手。

一般“匠”之所能多為“造”,而排爆手的主要任務卻是“拆”,拆除爆炸物的工作十分危險,稍有不慎便會粉身碎骨。蔡琪鵬一直相信“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即便深知排爆工作的高風險性,也從來沒有畏懼退縮。

他說隻有自己本領過硬,才能降低職業風險、提高生存幾率。蔡琪鵬專業的排爆技能和過人的膽識,就是在參與處置100余起涉爆現場過程中,冒著生命危險歷練總結出來的。如今,50歲的蔡琪鵬依舊奮戰在搜排爆工作第一線,同時擔任培訓教官。

“再危險也總得有人去面對,如果我不干了,新來的同志沒有老同志帶,可能會因經驗不足而增加危險。”蔡琪鵬說:“搜排爆工作不能講英雄主義、個人主義,團隊整體素質和戰斗單元的默契配合很重要。我要把這些年來總結的經驗教訓傳授給新同志,盡量讓他們少走彎路。”

在搜排爆這個高風險性崗位上,蔡琪鵬一干就是20年,盡管每次排爆都面臨一次生與死的考驗,但他在那一刻早將生死置之度外,心中隻有任務:他參加了各種警衛、大型文體活動任務的安檢5000余次,各種搜排爆任務600余次,並親自手工排除各種爆炸裝置20余個,為偵查破案留下了非常寶貴的線索,為重慶市安檢排爆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獲評“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后,蔡琪鵬認為這是評委會和群眾對重慶搜排爆工作的認可,對整個安檢排爆隊伍的肯定,他表示將不負大家期望,以不斷學習的態度和舍生忘死的勇氣,繼續干好搜排爆工作,永遠做守護山城的忠誠衛士。

蔡澤榮:讓漆器之“火”生生不息

人物檔案:蔡澤榮,男,1954年出生,重慶城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重慶山神漆器公司董事長兼藝術總監。兼任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先后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和重慶市十佳非遺傳承人。

蔡澤榮在從鄉村漆匠到國家工藝美術大師的工作實踐中,取城口生漆天然材料,因材施藝,在熟練運用傳統手工技藝的基礎上,突出創新創造。他的作品自成風格,獨具特色,自成流派,突顯巴渝工匠精神。他曾任《漆器通用技術國家標准》評審專家,多件作品由博物館珍藏,獲國家行業評比金、銀、銅獎20余項和國家專利12項,為重慶漆器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蔡澤榮從10歲開始接觸漆,14歲開始當漆匠徒弟,19歲正式成為漆匠師傅,今年已經64歲的他,在漆藝這一行一待就是50余年。

“既然選擇了做漆匠,那深耘漆藝文化就是我一輩子的事情,一路走到底就行了。”大師、企業家、非遺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擁有多重身份的他說,“我就是個漆匠”。

“漆器制作很復雜,其流程包括底胎、裝飾、打磨、拋光等。”蔡澤榮說,這每一道流程都由數十種工序組成,比如底胎就有10多道程序,裝飾環節甚至需要上百種工序。要做好一件漆器作品,耗費時間相當長,少則一兩個月,多則三年五載,面積較大、工藝復雜的漆器,往往需要集合10余人的團隊力量才能完成。

年過花甲的蔡澤榮精神頭十足,聊到漆器,更是滔滔不絕。“你們看嘛,褲腿上都還有洗不掉的漆,但是作為一個漆匠不覺丟人,畢竟我們是日夜跟漆打交道的人”,蔡澤榮笑呵呵地說道。

蔡澤榮出生在重慶城口,這裡有“中國生漆之鄉”的美譽,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令他10歲左右,便開始接觸漆樹。

“小時候上山砍柴接觸到漆樹,結果皮膚大面積過敏,又痛又痒好幾天。”那時候,蔡澤榮還不知道,他畢生都將與漆樹打交道。

1993年蔡澤榮在城口的山裡租了一個小廠房,主要生產向日本出口的漆碗。后來他發現,國內對於漆器的需求也並不小,當即他便決定成立“重慶山神漆器公司”。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蔡澤榮告訴筆者,城口的生漆絕大多數是大木漆,比起普通的漆,大木漆一般產自海拔1500米以上,市場價格也比較貴。做漆器是個精細活,摻不得半點假。“光刷漆這道工序,刷一遍就要晾7天,如果溫度和濕度沒把握好,出現氣泡、刮痕、小顆粒的情況也時有常見。”

而蔡澤榮的山神漆器更是精細、精致。筆者看到,他每一件漆器作品的用色和圖案極為考究,他介紹稱,“從第一步選擇木材就不能馬虎,得細膩的、韌性好的,裱布要選擇夏布,刮灰用到的漆也必須是生漆。”

從1993年創辦“山神漆器”以來,蔡澤榮帶領旗下漆器師傅們,用城口當地天然生漆和天然木材為材料進行雕琢。其制作工藝經過不斷革新,現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山神漆器”也成長為中國著名品牌,產品遠銷世界各國。而由蔡澤榮牽頭制作的《金地五牛瓶》《五福臨門》等漆器作品,近年來相繼獲得國內外多項工藝設計大獎,《巫山神女峰》等精品還被中央領導當做國禮贈送外賓。

“手工行業不好做,漆器成本高,說實話現在的傳統工藝美術市場遠不如十多年前。”為此,蔡澤榮不斷創新漆藝技術,輾轉各個展覽現場,將山神漆器推銷出去。

現在山神漆器雖遠銷國外,城口漆樹提煉而成的漆膜更是名揚四海,但蔡澤榮仍舊不斷精進技術和創意。他說”民間手藝傳承首先就是要發展,要發展就必須要創新,否則怎麼走都是個死胡同。”

現代化的生產設備只是一種手段,並不能因此扼殺傳統手工的溫度和情感。蔡澤榮說,每一件漆器作品的成型都要經過漫長等待,漆器制作亦是“磨性子”的活兒,而孕育其中的,正是對作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潘戀:聞香識渝菜,匠心傳天下!

人物檔案:潘戀,男,漢族,1966年出生,重慶渝北區人,在職研究生,中國共產黨黨員,重慶市巴江水飲食文化有限公司技術總監,中式烹調師高級技師(一級),2010年獲得中華金廚大獎、2014年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2015年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7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他自參加工作以來刻苦鑽研、愛崗敬業、勇於創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勤勞與汗水點亮了不平凡的人生,為打造重慶美食之都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智慧與力量。先后在國家級和省部級報刊雜志上發表論文百余篇,接受國家級和省部級新聞媒體專訪30余次。先后收徒147人,其中獲得技師的有62人,獲得高級技師的有85人,榮得全國餐飲大賽金獎的有11人,銀獎的有7人。

從墩子做起,他一步一個腳印,從學徒到公認的國家級烹飪大師,潘戀說:“我有的只是熱愛,成為大師是從小的夢想。”

他先后在多家知名飯店擔任總廚。如今,已是管轄400多家餐飲店的重慶市巴江水飲食文化公司的技術總監。2014年,國家人社部成立了以潘戀名字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盡管身份變了,但潘戀還是會跟當初學藝時一樣,早上六七點鐘就沖進廚房,這一晃就是34年。作為國家級的大師,上百個學生對他來說不算多,而這些幾乎都是千裡挑一的“優勝者”。

潘戀說,他的學生幾乎都是總廚、店老板,有超過半數的學生都評上了高級技師。而在國家級的技能大賽中,他的學生每年都能拿獎。

“傳統的烹飪技巧需要傳承。”潘戀希望年輕人不懼“水深火熱”,隻要踏實勤奮,同樣能成為烹飪大師。

1982年,由於愛好烹飪,潘戀進入了公交公司伙食團當學徒。他回憶道,當時學手藝可不像現在這麼容易,那時的師傅都很保守,雕個花都隻讓看成品,更別說有人手把手地教。

為了學習廚藝,潘戀幾乎每天要在廚房待12小時以上,練習各項基本功。為了練習刀工,他的左手至今還留有5道超過1厘米的刀疤。

他的勤奮,當時的伙食團團長看在眼裡,便開始教他手藝。有了一定的基礎,潘戀先后進入重慶、國內各大飯店學習,並擔任了總廚。

讓潘戀印象深刻的是,上世紀80年代,海參在重慶算是稀有食材,為了發制海參,他曾經通宵盯著海參觀察變化。他說:“那時候沒有風油精,困了就用辣椒揉眼睛,自然就精神了。”

此外,為了練習一道脆皮魚,潘戀滿手都燙出泡來。這道菜要求快速處理,要做到魚上桌了嘴還在動。他坦言,家人朋友都勸過他,讓他別搞烹飪,這行太辛苦了。盡管一路走來不容易,但這一身傷卻讓他從來沒后悔過。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0年以來,潘戀先后獲得中華金廚大獎、“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還在2015年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然而在潘戀看來,和這些頭銜、獎項相比,用心烹飪和傳承中華飲食文化才是最要緊的事。2013年,潘戀工作室正式成立,開始面向餐飲行業廣收門徒。至今,他先后收徒147人,其中獲得技師的有62人,獲得高級技師的有85人,獲得全國大賽金獎11人、銀獎7人,為餐飲企業培養高技能人才作出了貢獻。

聞香識渝菜,匠心傳天下。“氣球上取肉絲”的絕活,曾讓重慶烹飪大師潘戀為人所熟知。而渝菜美食背后,正是精益求精的城市品格和工匠精神。在“世界美食之都”耀眼的光環之下,我們正需要將這種”精益求精的美食精神“傳承給一代又一代的山城人民,推動美食與文化、特色產業的深度融合,無疑是一個新的“美食革命”,而潘戀大師,正是這個“革命”的推動人……

牟秉衡: 守住歷史藝術精粹積澱的小眾化傳承

人物檔案:牟秉衡,男,生於1939年,重慶梁平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梁平竹帘”第四代傳人(國家級傳承人)。

自幼愛好繪畫,早年跟隨擅長畫花鳥、山水的外祖父學習繪畫。1958年進入梁平縣工藝竹帘廠從事美工和竹帘生產,1959年9月國慶十周年獻禮,為人民大會堂設計制作寬3.5米、長6米的巨幅無畫素帘。從事竹帘生產和繪畫60余年,結合竹帘的固有特性,刻苦鑽研了在竹帘上繪畫的方法,自創了噴、擦、積等多種竹帘繪畫技法,深受海內外人士好評﹔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出,並獲得大獎。2009年2月代表重慶市出席在北京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其創作的寬約1.3米、長2.5米的巨幅竹帘畫作品《溪山行旅圖》被國家收藏。1998年獲“重慶市民間藝術家”稱號,2007年獲“重慶市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09年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梁平竹帘)代表性傳承人”稱號。

梁平竹帘,以竹絲為主要原料編織成帘,畫上精美圖畫的工藝美術品,起源於宋代,迄今已有上千年歷史,有著“天下第一帘”之美譽。“1958年,梁平竹帘廠成立,那時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竹帘制品,廠裡的經濟效益好得不得了,年銷量可達幾萬張”。牟秉衡帶著幾分自豪地追憶著當年竹帘制品的盛況。

然而,隨著時代發展,窗帘代替了竹帘,竹帘銷量銳減,2001年,曾經擁有200余名工人的梁平竹帘廠被迫倒閉,在大量從業者選擇另謀生路的艱難時刻,牟秉衡選擇在家裡制作梁平竹帘,從此走上了一條:為愛好者守住歷史藝術精粹積澱的小眾化傳承道路,這一走,就是18年。

牟秉衡自幼隨外公學習繪畫、書法,擅長花鳥、山水、老虎等,他結合竹帘的固有特性,刻苦鑽研了在竹帘上繪畫的方法,自創了噴、擦、積等多種竹帘繪畫技法,“在竹帘上繪畫不同於在宣紙上作畫,它沒有宣紙那種自然天成的暈染效果,但會給人一種清新、洒脫的感覺,尤其是山水畫,清秀的畫風、微動的竹帘,有一種立體的韻味。”擺脫竹帘畫“臨摹”的框架,善於“原創”,並做到精細、耐看,這是梁平竹帘畫大師牟秉衡的拿手絕活兒。

出自牟秉衡及當地民間藝術大師之手的梁平竹帘,畫色澤典雅、工藝精細、風格獨特,曾多次作為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的禮品,北京人民大會堂、釣魚台國賓館等處都有珍藏。2009年牟秉衡代表重慶市出席在北京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其創作的寬約1.3米、長2.5米的巨幅竹帘畫作品《溪山行旅圖》被中國藝術研究院收藏。

牟秉衡成了梁平竹帘輝煌時期的見証者,也是這門技藝的傳承者。“我要堅持把梁平竹帘這門技藝傳承下去。”牟秉衡說,現在他們一家六口都在從事竹帘相關的工作,兩個兒子也已經成為工作室的主力軍,未來他們都會努力創作出更多作品,也努力傳承這項非遺文化。

秦維剛:如臂使指地操作機床

人物檔案:秦維剛,男,漢族,1987年出生,重慶江津人,大學本科,中國共產黨黨員,重慶市機械高級技工學校高級實習指導教師,數控車工高級技師,2017年曾先后榮獲重慶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首批重慶技能大師等榮譽稱號。

秦維剛自參加工作以來勤勤懇懇,2016年參加第七屆全國數控大賽數控車項目進入前五名,該成績為中西部地區以及重慶市所有參賽項目中唯一進入前五名的選手,被大賽組委會破格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2018年指導選手參加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一舉獲得數控車項目全國第七名,並進入中國國家集訓隊,這也是全市乃至整個中西部地區該項目第一次進入國家集訓隊。同年,秦維剛指導青年教師馬厚才、學生高廉政參加2018中國技能大賽——第八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馬厚才斬獲數控賽項教師組一等獎第一名,高廉政獲數控車賽項學生組二等獎,重慶市機械技工學校獲大賽冠軍選手單位。其中馬厚才取得的一等獎第一名是重慶市組隊參加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以來取得的最好戰績,實現重慶代表隊在本項全國最高水平數控賽事中冠軍零的突破。

國家急需數控車工的高端技能人才,隻要學好了,月薪1萬元以上的工作隨時有!作為重慶市機械高級技工學校老師,秦維剛經常這樣給自己的學生鼓勁加油。不管學生們信不信,他自己反正是信了。2006年秦維剛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留校,擔任數控車工高級技師,高級實習指導教師。

從進學校讀書開始,15年來,他堅持與數控機床為伴,日夜操練,用勤勞的雙手編寫一段段程序、擰緊一顆顆螺釘、加工一批批工件,讓自己的“血肉之手”與機床的“鋼鐵之軀”融合,如臂使指地操作機床。

2016年,秦維剛與在校學生馬厚才共同參加中國第七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僅取得數控車第13名的成績。馬厚才也由此陷入了人生低谷。可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秦維剛卻選了他作為下一屆大賽的種子選手。

得知馬厚才家庭條件不夠好,秦維剛就自己出錢為馬厚才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並照顧他的衣食起居。在技術上對馬厚才花費心血,攻堅克難,在心理上,耐心疏導馬厚才:“在賽場上有一位兵工選手,他做出的炮管,達到了萬根無一失的程度,精益求精地干好一件事,這就是匠心。”秦維剛的心理疏導,給馬厚才的成長帶來很多啟示。終於,在2018中國第八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上,師徒倆斬獲數控車工賽項教師組一等獎第一名,這是重慶市組隊參加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以來取得的最好戰績,實現重慶代表隊在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中冠軍零的突破。

“打鐵還需自身硬”。他廢寢忘食,刻苦鑽研,積極參加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與全國各地的高手切磋,練就了一身真功夫。2016年,他參加第七屆全國數控大賽數控車項目獲一等獎,是重慶市以及中西部地區所有參賽項目中唯一獲一等獎的選手,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憑著高超的技藝,他先后榮獲重慶勞動模范、重慶五一勞動獎章、首批重慶技能大師等榮譽稱號。

秦維剛堅持弘揚工匠精神、堅持帶徒傳技,指導學生參加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獲得數控車項目全國第七名,進入國家集訓隊,這是重慶市乃至整個中西部地區該項目第一次進入國家集訓隊。他積極發揮“領頭羊”作用,組建秦維剛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領團隊開發課程體系、攻克技術難題,編寫各級教材5本、申報專利4項。

王兵:能用叉車開啤酒瓶蓋的藍領精英

人物檔案:王兵,男,漢族,1982年2月生,重慶涪陵區人,初中,群眾,格力電器(重慶)有限公司職工。

王兵自2004年參加工作以來從一名普通的叉車工成長為一名設備保全員。他精通掌握所有叉車設備技能及維修規程,熟悉公司所有物流設備的調試和維修,並帶出多名業務技能熟練的叉車工,帶領團隊參加競技比賽取得公司內外各項獎勵20余項。他更是通過設備技術改造、為公司節約成本近百萬元/年。作為公司的老員工,王兵能夠以務實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扎根基層,為公司的生產和物流輸送保駕護航﹔能夠以勤奮的學習態度不斷自我提升,在廣大員工中樹立榜樣,形成良好的技術攻關氛圍,是新時代工人的代表。

送貨、揀貨、搬貨,好像是每位叉車司機習以為常的工作,但格力電器(重慶)有限公司的叉車司機王兵,不僅將一件普通的工作做到極致,他還大膽創新改造設備,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還每年為公司節約近百萬元。成為行業響當當的藍領精英。

生性腼腆的王兵言語不多,對於自己取得的成績也很淡然:“開叉車跟開汽車一樣,隻要多練多學多想,熟能生巧嘛!”他說,剛開始接觸叉車時,自己工作能力也不強,操作也不熟練,但是他這個人肯學,每天工作完后,別人都去休息了,他還留在車上反復練習升降、起步、停車各個動作,每個操作過程他都反復練習,直到熟練為止。最難熬的是重慶的夏季,40多攝氏度的高溫,叉車駕駛室又沒有空調,汗水打濕全身衣服是常有的事兒。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到半年,王兵的車技有了很大進步,甚至趕超了周圍的很多同行。2015年起,王兵連續4年獲得重慶格力公司“質量月活動”升降叉車技能賽冠軍。不僅如此,他還多次帶領團隊參加全國叉車職業技能比賽,並取得20多項榮譽。

獲得如此多殊榮,王兵的叉車技術到底有多厲害?採訪現場,王兵演示了用叉車開啤酒瓶蓋的絕活兒。隻見他將啤酒瓶固定在平台上,發動叉車,瞇著眼睛瞄准啤酒瓶,扳動叉車上的操作柄,調整叉齒高度精確定位在啤酒瓶蓋下端,向上一抬叉齒,瓶蓋兒一下就開了。

即使已經將開叉車的技術發揮到極致,但王兵也沒有滿足。他不斷學習、充實,讓自己從操作工人向技術工人轉型。“通過學習,我掌握了叉車絕大部分的設備維修技術,還熟悉了其他物流設備的調試和維修,現在我還在對叉車設備進行技術改造,爭取為公司節約經濟成本。”王兵舉例說,通過他改造后的叉車耐磨軸套,使用壽命比原先延長了一半,光這一項技術每年能為公司節約90萬元的成本。

像這樣的設備技術改造還有很多,王兵也因此獲得了公司金牌員工、年度先進個人、九龍坡區“最美九龍工匠”等稱號。

“工匠精神是體現在各行各業的,不分高低貴賤。我們‘藍領’也需要傳承工匠精神。今后,無論是新員工上崗培訓,還是叉車技術培訓,我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毫無保留地傳授自己的經驗,讓技術工人快速成長起來。”王兵說。

陶建飛:用創新引領建橋技術革命

人物檔案:陶建飛,男,漢族,1971年9月出生,重慶豐都人,大學本科,群眾,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職工,高級工程師,試驗高級技師。2017年榮獲重慶市勞動模范稱號。

陶建飛自參加工作以來主持科研項目4項,獲得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1次﹔獲得重慶市工程建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2次﹔獲得中交二航局科技進步獎4項﹔獲武漢市職工創新成果一等獎1項﹔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3篇﹔參編建材標准2本﹔參編專著2本。全程參與了港珠澳大橋等8座特大橋梁的建設,參與了京滬高鐵等4條高鐵的建設。先后被評為“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交通技術能手”“重慶市勞動模范”“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武漢市首席技師”“中國交建優秀高技能人才”“重慶市交委質監站試驗專家庫成員”“重慶市質監局注冊評審員”,入選中交集團國資委試驗工技能競賽裁判員和教練員團隊。

“除了在飛機上,就是在施工現場和實驗室了。”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質量檢測所所長、高級工程師陶建飛經常這樣形容自己的生活。從事試驗檢測工作20多年來,他在混凝土施工技術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先后參加過港珠澳大橋等8座特大橋梁、京滬高鐵等4條高鐵的建設,獲獎無數,但他卻說自己就是一個檢測施工用料、控制道路質量的工人。

他常年奔波於工地一線實驗室,解決混凝土技術難題40余次,成功解決某梁場混凝土表面“爆灰”、某箱梁回彈強度偏低等一系列難題、成功解決鋼纖維泵送100~150米高揚程難題,在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前期籌備工作中,克服了BS標准、GS標准、QSPSC認証等標准不同帶來的巨大困難,圓滿完成各項試驗相關任務,得到法國寶嘉團隊的高度贊譽。

自2011年有飛行記錄以來,陶建飛已飛行了756個小時,平均每3天飛一次,因為在全國各地,甚至一些援外的項目施工都需要他嚴格把關。“道路質量問題不能出一點差錯。”陶建飛說,幾年前,渝萬鐵路某段在修建時,整個路面出現大范圍“爆灰”,承載鐵軌的地方就像臉上長滿了“青春痘”。大家都沒見過的問題出現了,陶建飛到現場后,仔仔細細把所有施工用料都過了一遍。檢查了一次沒問題,再來第二次,還是沒問題。陶建飛決定換個角度,他開始從裝用料的容器等這些不起眼的物件著手。在實驗室反復操作、反復實驗,他終於找到了問題所在,原來是裝礦粉的容器之前裝過生石灰,從而引起石灰石“過燒”。

這件事對陶建飛觸動很大,他深知,材料,是建筑質量的基礎。大型橋梁設計壽命高達100年,混凝土的耐久性至關重要。為此,他經過反復試驗,發明了“陶氏水泥”,為企業爭得了巨大信譽。

陶建飛告訴筆者,由於近年來水泥含鹼量及混凝土含鹼外加劑的應用,使得混凝土含鹼量劇增,由此引發“過燒”——混凝土鹼集料反應。為保証質量,業主要求使用低鹼水泥。低鹼水泥耐久性高,可外觀質量難以保証。另外,大橋施工不採用泵送水泥的方式是不可想象的。而水泥的坍落度損失——俗稱“干”得太快,導致水泥“流”不到模具的位置,質量難以保証。

當時,國內還沒有現成的低鹼水泥外加劑配方。陶建飛做了300多組實驗,均告失敗。那時,用他的話說,都快絕望了。一次偶然的網上查詢,發現德國某公司發明了一種新的添加劑——聚羧酸,他馬上通過上海的一家境外公司進口。經過反復實驗,終於成功了。

在江蘇潤揚特大橋,首次使用“陶氏水泥”澆注的22萬立方米混凝土結構物,件件光潔平整,色澤均勻,棱角分明,線形流暢,尺寸准確,且沒有發生最常見的泌水現象,被國務院八部委檢查組評價為“所見最好”。世界橋梁協會主席伊藤學由衷地贊美說:“這是我看到過的最漂亮的混凝土。”

陶建飛的努力也為他帶來了很多成就,“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交通技術能手”“重慶市勞動模范”“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中國交建優秀高技能人才”……陶建飛獲得的獎項、稱號數不勝數,他說自己記不得,但是聊起哪座橋梁的混凝土質量怎麼樣、那條路的施工環節有什麼問題,他總是津津樂道。

“那些(獎)沒用,做好每一項實驗,把好施工質量關,大家出門走著順暢那才是我們的本職。”陶建飛這樣說。

肖祥洪:成功恢復失傳已久的安陶釉色

人物檔案:肖祥洪,男,漢族,1965年2月出生,重慶榮昌人,初中,群眾,羅莎陶藝工作室工藝設計師,2012年12月,被評為榮昌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榮昌陶代表傳承人﹔2013年5月,在社保局、總工會舉辦的專業技能大賽中,榮獲陶瓷手工成型優秀獎﹔同年10月榮獲“榮昌縣工藝美術師”稱號﹔2014年5月,在社保局、總工會舉辦的專業技能比賽中,榮獲手工成型二等獎,並獲得榮昌縣技術能手稱號﹔2015年12月,榮獲“重慶市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該同志擔任重慶市榮昌區陶瓷學會理事,為榮昌陶瓷作了很多貢獻。其創新開發了工藝陶瓷新釉種,填補了重慶陶瓷界空白,成功恢復失傳已久的榮昌安陶特有釉色——朱砂釉、金砂釉和西綠釉,為傳承榮昌陶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800年歷史的榮昌安陶素有“泥精”之稱,細者小巧典雅,粗者雄渾大氣,享有“紅如棗,薄如紙、亮如鏡、聲如馨”的崇高評價,它與江蘇宜興紫砂陶、廣西欽州陶、雲南建水陶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榮昌安陶被作為“國禮”贈送給世界各國政要,並大量出口至歐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東南亞。

地地道道的榮昌人肖祥洪出生於陶器世家,其祖祖輩輩以制作陶器為生,從事陶器制作已達200年之久。父親肖慈金是榮昌陶器老藝人,曾被四川省輕工廳評為“四川省十大老藝人”。從小受陶藝熏陶,肖祥洪對陶器制作情有獨鐘,8歲時就在拉胚機前打轉,跟著家人學做陶器。

“我從小與陶有著一種天然的親切感,之所以選擇做陶,一方面是為了傳承祖輩的陶藝技法,更主要還是自己喜歡,是自己的愛好。”能繼承祖輩的衣缽,發揚榮昌陶藝,肖祥洪打心底的那種自豪感不言而喻。

1983年,肖祥洪頂替父親進入榮昌陶器廠技術科,從事新產品試制工作。由於廠裡提供的發展空間大,加之技術廠長朱洪林、技術科長劉大華、師傅張俊德這些高級別高水平的大師們的悉心指導,使肖祥洪獲得長足進步,可以得心應手獨立完成各種產品的制作。其作品:燈籠直筒瓶、金砂釉非洲少女、朱砂綠釉梅瓶、泡菜壇、蛋形絞泥壺、少女的童年、金蟾吐幣等獲得業界廣泛贊譽。

1993年,老安陶廠因多種因素悄然沒落,最終破產。榮昌陶的礦釉有上千種,但在老安陶廠倒閉以后,很多獨有的釉色跟著失傳了。“如果我不努力調試想辦法恢復失傳已久的榮昌特色釉色,那麼這些傳統的釉色,很可能會永遠消失。”肖祥洪告訴筆者,在2005年到2015年間,經過10年鍥而不舍地努力,他成功恢復了榮昌安陶的特有釉色——朱砂釉、金砂釉和西綠釉。而每一種釉色的恢復,都要經過成千上萬次實驗,每一種礦石原料的加入,都需要精確到毫克。“作為非遺文化傳承人,我能恢復這些釉色,不僅是一種幸運,更多的,是一份責任。”他說。

肖祥洪告訴筆者,以朱砂釉為例,現已達到櫻桃紅的境界,其中鐵和鉛的結晶能夠均勻地附著在坯體上,展現出如成熟櫻桃般鮮艷的朱紅色。而金砂釉一直是榮昌陶獨有的釉色,在其亮釉下呈現出的點點金色顆粒,陽光直射下耀眼奪目,尤為難得。

在2014年的一次交流會上,他創作的《螺紋鈞釉花瓶》被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島田文雄看中並帶走,至今都還收藏在東京大學博物館。不僅如此,他創作的陶器還曾被天津、南京博物館等收藏,其作品及論文還被載入2015年全國《陶瓷畫刊年度人物》專刊。

如今,肖祥洪擔任重慶市榮昌區陶瓷學會理事,在榮昌陶創作實踐基地擁有自己獨立的工作室。在手工成型上他有自己獨特精湛的技藝,創新開發了工藝陶瓷新釉種,填補了重慶陶瓷界空白,成功恢復失傳已久的榮昌陶特有釉色,為傳承榮昌陶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作出了突出貢獻。他也因此先后榮獲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榮昌陶代表傳承人、榮昌工藝美術師稱號、重慶市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在工藝陶這一領域中,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好的發展平台。”肖祥洪時常自我激勵,要始終胸懷“匠人之心”,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為發揚榮昌陶精神,弘揚榮昌陶文化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楊玲:匠心獨運,剪出精彩人生

人物檔案:楊玲,女,漢族,1967年出生,重慶渝北人,群眾,大專,重慶市九龍坡區文化館非遺展廳管理員,重慶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九龍坡區民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剪紙代表性傳承人。作品被國內外知名人士和多家博物館收藏,作品曾多次在國家、市級賽事中榮獲獎項。

楊玲創作之余,還致力於剪紙文化的推廣。現每周有5天進不同的學校或社區上剪紙課,暑假還多次應邀去重慶師大,培訓來自重慶各地美術老師的剪紙技藝。同時,連續9年應邀參加九龍坡區新年藝術節非遺文化展示,弘揚傳統文化。同時,剪紙作品除了材質用各類紙張(卡紙、宣紙、報紙、廣告紙等)創作展現外,作品圖案還被一些學校、單位、個體用於鋼塑、陶瓷、服飾、扇面、磁鐵、書簽、鑰匙扣等,拓展了銷售渠道,創造經濟效益。

作為有上百年歷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九龍坡剪紙的代表性傳承人,楊玲自幼酷愛繪畫,跟隨祖母和父親初學剪紙、雕刻,並在九龍坡區文化館美術專業老師指導下,將傳統剪紙技藝精髓進一步吸收發展。

一張紙、一把剪刀,經過她靈巧翻折、剪切,一幅細膩婉約,唯美抽象的剪紙圖畫精彩呈現眼前。楊玲在剪紙中融入工筆國畫、套色木刻及裝飾畫元素后獨具靈氣。

“我出生在農村,從小就受到祖母的耳濡目染。”楊玲說,她與剪紙的情緣,要追溯到她5歲時。在楊玲的記憶中,祖母天生一雙巧手。“附近的大媽大嬸經常到我家向祖母討要剪紙圖案做鞋墊繡花樣板,但凡遇到別人婚喪嫁娶需要用剪紙等工藝品,也總會來找祖母幫忙制作。”不知不覺,楊玲對剪紙產生了興趣,也向祖母要來一把小剪刀,撿起邊角料,有模有樣跟著學了起來。

職高畢業后,楊玲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圖書館做打字員。雖然與剪紙不沾邊,卻天天可以看到各種美術專業的書籍。也是在這裡,她找到了進入工藝品廠的機會。

來到工藝品廠,楊玲主要負責美術設計,同時也會參與到三峽石、扎染和麥稈畫等工藝品制作中。“這些和剪紙似乎無關,但其制作過程卻為我打下了更扎實的剪紙基礎。”她說,“搞藝術要勇於創新,才能不斷獲得新的靈感。”

1987年至1990年,在四川美術學院進修國畫的一段經歷為楊玲的剪紙創作帶來了啟迪。“國畫的構圖,國畫的點、線、面及韻味為何不可融入剪紙作品呢?”於是,她嘗試用國畫的創作思維和手法,成功完成了一幅長逾一米、極盡繁復的孔雀圖——《紫氣凝居》。

2014年,獲評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楊玲走進了九龍坡區文化館,免費開設培訓班教授剪紙。現在,培訓班一年比一年火爆。看到一大批男女老少學員在自己的教授下,對剪紙興趣越來越濃,甚至還能參賽獲獎,楊玲倍感欣慰。她認為這是傳統剪紙技藝傳承下去的希望。

經過多年的耕耘,她現擁有“楊玲剪紙”注冊商標和“楊玲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還榮獲“重慶市工藝美術大師”“九龍坡區突出貢獻專家”“重慶市九龍坡區剪紙代表性傳承人”“重慶市優秀民間工藝家”等稱號。作品被國內外知名人士和多家博物館收藏,作品曾多次在國家、市級賽事中榮獲獎項。

楊玲創作之余,還致力於剪紙文化的推廣。現在每周有5天進不同的學校或社區上剪紙課,暑假還多次應邀去重慶師大,培訓來自重慶各地美術老師的剪紙技藝。同時,連續9年應邀參加九龍坡區新年藝術節非遺文化展示,弘揚傳統文化。同時,剪紙作品除了材質用各類紙張(卡紙、宣紙、報紙、廣告紙等)創作展現外,作品圖案還被一些學校、單位、個體用於鋼塑、陶瓷、服飾、扇面、磁鐵、書簽、鑰匙扣等,拓展了銷售渠道,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張俊德: 揮舞鏟子雕塑人生

人物檔案:張俊德,男,1968年出生,四川宜賓人,大學本科,民盟盟員,重慶工藝美術學校高級講師,重慶美協理事,2013年榮獲“重慶市教學名師”稱號,2018年榮獲“最美九龍工匠”稱號,其創作的雕塑作品《法家韓非》入選中國文聯、文化部、財政部共同主辦的“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並永久性陳列。

張俊德自任教以來,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以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工作作風、較高的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准,有效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勇於探索、大膽創新,為提高中職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理論上和實踐上的指導。論文《論雕塑藝術審美意象創構》創新地提出了雕塑意象造型理論,以此理念進行創意實踐,創作了《屈子魂》《高山流水》《法家韓非》等大批雕塑作品。

出生川南的張俊德,對雕刻藝術的愛好幾乎與生俱來。他笑言,自5歲開始就喜歡用手捏泥人形象,當時他捏的人物形象,還可以賣兩三毛錢一個。初一的時候,他就開始背著畫板畫人物形象。沒有任何老師教過,完全靠自己揣摩。他也是村裡的第一個美術教育畢業的大學生。

張俊德告訴筆者一件趣事:他有一次受朋友委托,僅用了兩個半小時,就做了一尊剛去世不久的男性老人雕像,當他把雕像送給對方時,老人的老伴看見雕像后禁不住哭出聲來。當時他非常惶恐,以為自己沒有做到位。趕緊問對方需要怎麼修改,對方卻說雕得太像了,就好像看見真人一樣。

創作雕塑,通常用的工具一般為雕塑刀、石雕錘等,不過,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張俊德用的是鐵鏟。在他看來,“鐵鏟更大刀闊斧,更快准狠,創作出來的東西更有一種自然美。”

筆者發現,用鏟子做雕塑,可以說是張俊德與其他雕塑家最不一樣的地方,這個習慣他已堅持了20多年。他創作的作品上百件,每件作品都是形神兼備,通過他用鏟刻畫的眼睛、嘴巴、表情等都能讀懂人物性格。

在位於重慶市工藝美術學校內的張俊德雕塑工作室裡,擺放著一座1米8高、1米8寬的韓非子塑像,從面部表情到手勢,栩栩如生地表現了人物的睿智與思考。而與它一模一樣的“雙胞胎”版本正陳列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裡。這件作品名叫《法家韓非子》。

在這件作品的創作過程中,為了表現韓非子的氣度,大刀闊斧的革新精神,張俊德用鐵鏟勾勒服飾、刻畫五官,打造出了輪廓分明的改革家形象。

談及這件作品的創作過程,張俊德滿是自豪。那是2012年5月,張俊德主動請纓參加由中國文聯、財政部、文化部聯合主辦的“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的美術創作工程”。這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美術主題工程,更是一出業界大師藝術角逐的盛宴。張俊德秉持“藝術創作是歷史賦予藝術家使命”的信念,迎接了這場具有時代意義的挑戰。當時的他,先構思選題材,選好題材后構圖人物形象,為了做好人物形象,他去圖書館看了膠片書,還去看了秦始皇朝代的人物形象,並查訪了很多歷史資料。他說,美術是平面的,雕塑是立體的,要做小稿(模型),先做初型,然后把基本型剔出來,先后做了七八個造型。

“作為當前規模最大的美術主題工程,國家博物館要求非常的嚴格,條件也比較高,最低級別是副教授以上,從歷史長河中選了150件題材,初審時,經過60多位史學家和美術家嚴苛篩選,全國雕塑作品入選的隻有26件。”張俊德說,作為藝術作品,永久性陳列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非常不容易,原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曾經對他說:要珍惜眼前機會。

當張俊德將嘔心瀝血的《法家韓非子》作品送審后,他還在想:全國知名大師這麼多,入選真的不容易,就抱著試試的感覺。沒想到居然入選了,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作品入選后,2013年9月國家博物館與他正式簽約。簽約后他開始創作,10多位核心指導專家蒞臨現場指導,提了很多修改意見。歷時3年,2016年11月20日,50多位專家現場打分,正式通過驗收,將作品永久性陳列在國家博物館。

今日的輝煌,源自於張俊德三十余載對雕塑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每一件巧奪天工的藝術精品,都折射出這位藝術家所蘊藏的匠心之魂和匠人情懷,在一絲不苟的雕刻中,感受著藝術生命不斷超越的高度,他用靈巧的雙手,撥響民族復興文化傳承的強音。為了代代傳承技能,他也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絕活教給同事和學生,以愛一行鑽一行的敬業精神,不斷影響著身邊人。其業已成形的獨特教育教學風格,起到了極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責編:田少星、閆妍)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