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勞模風採

“大師傅”的心願

2019年01月15日13:30  來源:《工人日報》

“魁爺”,是李榮魁的微信名。77歲的他,網絡玩得很溜。辦公桌上一些小零食,都是他網購來的。

清瘦,灰白長發及肩,銀髯飄於胸前,站在記者面前的李榮魁,頗為仙風道骨。

老人說話風趣十足,“公司裡的人都叫我‘大師’,那是大家捧我,他們少叫了一個字,我是‘大師傅’。”

一件景泰藍作品,需要經過設計、制胎、掐絲、點藍、燒藍、磨光、鍍金7大工序,108道小工序,十幾個工匠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手工完成。

從藝超過60年,掌握全套制作手工藝,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景泰藍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河北大廠回族自治縣京東工藝品公司景泰藍總工藝師李榮魁,的確稱得上“大師傅”。

“偷師學藝”的日子

有句老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偷師學藝,李榮魁沒少吃苦頭。

1957年,李榮魁初中畢業,他為一件事發愁,是繼續上學,還是找份差事貼補家用?“家裡不富裕,如果去當學徒,每個月有16塊錢收入。”李榮魁笑著說。

一次,看到報紙上登著一條北京市特種工藝實驗廠招收學員的消息,李榮魁決定去試一試做學徒工。

最初學技藝,李榮魁做的是手工拽絲的活兒——1.5厘米粗的銅絲,從不同孔徑的工具中拽一遍,變成零點幾厘米的銅絲,再用錘子敲扁。

“一個人在后面把著,一個人在前邊拽。全靠手工將銅絲加工成做活兒的尺寸。”李榮魁說,“一上午下來拽得肩膀疼,最多也就能加工10米銅絲。”

景泰藍制作工藝都是靠師徒口傳心授。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手藝得靠“偷學”,他經常和師傅“斗心眼兒”。

一次,師傅用幾微米的銅絲掰成花卉圖案,蓋上一張白紙后出門了。李榮魁偷偷掀開白紙,想學學“掰活兒”手藝,看完后,他小心翼翼地把白紙蓋好,消除“作案痕跡”。

師傅回來后嚴肅地問他:“你是不是偷看了?”李榮魁很詫異。“我這紙上有根頭發,現在頭發沒了,肯定是你偷看了。”

回憶起3年學藝,李榮魁很是感慨。“當時,我還總結出了‘三勤偷藝法’:嘴勤,遇到不懂的就問,不怕師傅煩。眼勤,師傅干活的時候,自己找機會偷著看,能看多少是多少。手勤,每天下班后,就拿師傅不用的廢絲,反復練手藝。”

3年后,李榮魁正式出徒,能夠獨立接活兒了。他的工資漲到了22元。

自此,李榮魁與景泰藍相伴60多年。

傾囊相授的“大師傅”

“一件景泰藍,十箱官窯器”,這是民間對景泰藍的評價。

昔日皇家御用的景泰藍,成品釉色珍重華貴,紋飾圖案清新、典雅。要想達到這一效果,“點藍”很重要。

“點藍”的手藝,李榮魁學了5年。景泰藍最初顏色有二三十種,比如大紅到淺紅需要十幾道顏色漸變。“調這個色,需要五六種原料,按比例調配。但每種原料的用量,沒有准確的計量單位。”李榮魁說,單次調色需要進行三四十次試驗,才能確定一種顏色的配方,而景泰藍需要呈現的顏色多達60多種。

“點藍”之后是“燒藍”——依靠800度至1200度的高溫,將釉料燒制到胎體上。這是制作景泰藍最關鍵的一環。

“景泰藍有句老話叫‘火中求財’。燒瓶時,爐溫顏色、釉料的融化程度全靠肉眼掌握。有時你覺得成了,提上來一看,瓶子上半身釉料還沒燒開,下半身釉料已經燒化了。”李榮魁說。

為了全面掌握景泰藍工藝,李榮魁專門學習了景泰藍工藝八大流派,僅學習筆記就裝滿7個箱子。

“幾百年來,景泰藍從業者大多隻掌握其中某一項工序,隻有領頭的大師傅才會所有工序。”李榮魁說,“這個行業很磨人,沒有三四十年的工夫,很難掌握。”

成為“大師傅”,李榮魁用了40多年。2006年,景泰藍成為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李榮魁成為這項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

當初“偷師學藝”,如今成為“大師傅”的李榮魁,卻將一生所得對徒弟們傾囊相授。

黃文海,李榮魁的大徒弟,出生在景泰藍世家。“跟著師傅學,從設計圖紙到鍍金的7大工序,每一個環節都悉心指導。”黃文海說。

黃文海至今還記得,拜師后李榮魁教給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景泰藍制作的局限性——景泰藍不能有大面積留白,得加襯紋,否則燒制時容易炸裂。

從那以后,黃文海跟師傅學到了很多關於景泰藍的秘密。“師傅將景泰藍所有的細節、輪廓、制作技藝都毫無保留地教給我們。”黃文海心存感激。

“把這個手藝傳下去”

60年來,李榮魁設計了幾百幅景泰藍圖案,有瓶賞系列、爐罐系列、佛具系列、鼻煙壺系列、高仿系列等。不僅在國內外深受歡迎,而且多次被選為國禮。

1980年,外交部准備在中日友好周年紀念日時送給日方一件景泰藍作品。這項任務落在了李榮魁身上。在他的辦公室,至今還挂著這件名為《中日友好杯》的景泰藍作品設計圖紙。

“這是國禮啊,也是景泰藍首次在世界矚目的焦點時刻展示。所以,各個環節要求非常高,僅圖稿就改了10次。”李榮魁說,《中日友好杯》上的花紋圖案,全靠他用專門的掐絲鑷子,將高1.5毫米、厚0.5毫米的銅絲,一點一點掰成,僅銅絲就用去一個羽毛球場的長度。

就在李榮魁的景泰藍技藝風生水起之時,1993年,他被查出胃癌,胃部被切除了五分之四。

李榮魁知道自己的病是怎麼得上的。

為了設計出更好的景泰藍作品,李榮魁常年外出寫生,作息十分不規律。早上灌一壺水,揣上幾個饅頭或燒餅,拎上軍挎包就出門了,一待就是一整天。

一次春節前去承德避暑山庄臨摹庫存品。為了臨摹皇帝使用的一個地爐上的圖案,李榮魁在冰冷的油磚上趴著畫了4個多小時。

醫生說,李榮魁是胃癌中晚期,旁邊還有14個淋巴結,每一個都隨時有癌變的可能。可李榮魁卻囑托主刀醫生:“手術一定要成功,我還有任務沒完成。”

病前,李榮魁與人合作編寫了《景泰藍工藝操作規范》《景泰藍質量標准》,編繪了《景泰藍傳統花卉圖案》《博古圖案》《龍鳳圖案》《鬆鶴圖案》《傳統吉祥圖案》等,並奔走於河北、天津、西安、重慶等地的工藝品廠,講授景泰藍發展史,傳授制作技藝,培養傳人。

李榮魁所說的任務,就是對景泰藍工藝的傳承。“我學了幾十年,一定要把這個手藝傳下去。就是靠著這個信念,堅持到今天。”李榮魁說。

如今,李榮魁所在的公司成為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截至目前,已經培養了500余名學員。但景泰藍制作技藝仍然沒有資料可查,隻能依靠口傳心授,培養一名合格的徒弟,至少需要3至5年。

77歲的李榮魁依然堅守在景泰藍制作一線,“我想把景泰藍技藝系統整理一下,寫一本書,改變幾百年來口傳心授的局限,讓景泰藍前見古人,后有來者。” 

傳承,是一種精神

張菁

傳承,承載著一種責任,延續著一種情懷,彰顯著一種精神。

大工匠身上承載的不僅是精湛的技藝,更是一種匠心,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與執著的追求。工匠精神所表現出的注重細節、精雕細琢、追求完美與探索創新,正是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重要精神動力。他們的技藝與工匠精神的傳承,不僅關乎行業的發展,更關乎國家的進步與民族文明的進程。

景泰藍作為中國的著名特種金屬工藝品之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李榮魁的學藝之路並不平坦,還自嘲式地總結了“三勤偷藝法”。成為“大師傅”,李榮魁用了40多年。然而,成為景泰藍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的他,卻將一生所得對徒弟們傾囊相授。李榮魁深知景泰藍制作技藝沒有資料可查,隻能依靠口傳心授。為此,77歲的他依然堅守在景泰藍制作一線,“我想把景泰藍技藝系統整理一下,寫一本書,改變幾百年來口傳心授的局限,讓景泰藍前見古人,后有來者。”這種傳承的信念支撐著他對抗病魔,對他來說,傳承已經成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一種延續中華文化的力量。

正是因為有一代又一代大工匠,執著地、精心地傳承著他們的技藝與精神,我們的國家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我們的民族才能創造更多奇跡。(記者 李昱霖 通訊員 郭成)

(責編:田少星、閆妍)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