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熱點專題>>匠心獨運托起“中國夢”>>媒體關注

從“兩名大國工匠摘得國家科技進步獎”談發揮人才作用
助推經濟社會發展

2019年01月22日08:36  來源:人民網-中國工會新聞

國以才立,業以才興。2019年1月9日上午舉行的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兩名技術工人再次摘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他們是來自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鐵路車輛裝調工、中車首席技能專家羅昭強,和來自上海航天八院首席技師王曙群。

這兩名技術工人均屬於生產一線的職工,但他們的創新成果卻都屬於各自領域的關鍵技術,並且居於國際領先水平。其中羅昭強的項目成果不僅涵蓋國內和諧號、復興號、等地鐵,在鐵路制造、運營行業以及20余所職業院校得到廣泛應用,而且已經出口美國,累計培訓2萬余人,創經濟效益5.02億元,為動車組百萬公裡影響安全故障率由2.5%降至0.87%奠定基礎﹔王曙群的創新項目技術也已在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中得到驗証,並且通過了“神八”至“神十一”“天宮”“天舟”等7次飛行試驗的嚴格考核,圓滿完成了13次交會對接任務,為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能夠獨立研制生產對接機構的國家作出了積極貢獻。

其實,這次獲獎的“大國工匠”遠不止上述的兩位技術工人,近年來,全國各地評選出的優秀工匠代表如雨后春筍,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耕耘、默默奉獻,用心雕琢每一個工作細節,把苦心鑽研、淡泊名利融入到日常重復繁雜的工作任務中,他們總是在艱苦環境中磨礪,在基層一線中成長。他們中有“半根鋸尺走天下的拉坯大師”佔紹林”﹔有為“私人訂制”通訊天線保駕護航的鉗工夏立﹔有讓“中國制造”打破外國壟斷,為國爭光的巴渝工匠粟道梅……..

他們獲獎的事實再一次印証要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離不開各行各業人才的發展﹔要進行“四個偉大”工程,離不開“以匠心守初心”的傳承﹔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在自己的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堅守 。

當下,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深入發展,並以此為基礎催生了一系列顛覆性的重大產業變革,創造出越來越多的新業態、新產品、新需求。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就是人才,特別是能夠扎根產業領域開拓創新的技術人才。隻有造就和匯聚一大批國之重器,才能在世界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佔據制高點、掌握主動權﹔隻有培育和發展一大批“大國工匠”,才能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助於推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

2016年兩會,工匠精神第一次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中國經濟正在邁向高質量發展,這將是高素質技術工人的“大時代”,也是中國政府尊重人才,重視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時代!

治國經邦,人才為急。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面對“數千年未有之變局”,當下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才。因此我們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真誠關心、愛護、成就人才,激勵廣大人才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聰明才智。 (田少星)

(責編:田少星、閆妍)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