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熱點專題>>勞動者之歌——2019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人物風採

山東濰柴動力一號工廠首席技師王樹軍立足崗位不斷創新——

不做“差不多工人”,隻做技術大拿

2019年04月29日09:04  來源:《工人日報》

胸前佩戴金色勛章,站立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小禮堂主席台上,耳畔是雷鳴般的掌聲,他深吸一口氣,緩緩捧起講稿,朗聲宣讀:“我代表全國五一勞動獎獲得者向全國廣大職工發出倡議……”

4月23日,2019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隆重舉行。從今年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中被選中,代表勞模宣讀倡議書——這一切仿佛是夢境,但又真實發生在機修鉗工王樹軍的身上。

王樹軍是山東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一號工廠首席技師,專門負責“修機器”。但在國內柴油發動機領域,擁有如此平凡職業的他,卻有著一串響當當的稱號:發動機行業中高精尖設備維修保養的探路人和領軍人,裝備智能升級、智慧轉型的引領者和推動者。

憑借精湛技藝,45歲的王樹軍登上中宣部和全國總工會聯合發布的2019年“最美職工”光榮榜。

不做“差不多工人”

95秒,就有一台大功率低能耗柴油發動機下線﹔設計日產80台的加工中心,如今可以生產280台,生產效率是外國同行的4倍——

一號工廠裡的“傳奇速度”,來自於王樹軍和團隊對世界一流數控加工中心的一次次改造升級。但在20年前,這位技校畢業生還只是坐在工位上“等機器壞”的維修工,認為生產發動機隻要“差不多就行了”。

1993年,王樹軍從技校畢業進入老牌國企濰柴發動機廠。當時,改革風潮正盛,習慣計劃經濟的國有企業被推向市場。由於產品質量粗糙,濰柴效益一路下滑。

到了1998年,王樹軍和1萬多名工友半年沒拿到工資。這一年,新任廠長譚旭光在質量大會上,當著1000名員工的面,把100多台質量不合格的發動機全部砸爛。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設備是工人的飯碗。”王樹軍對維修工的看法被徹底顛覆。他下定決心:“不做‘差不多工人’,隻做維修行業的技術大拿。”

幾年后,為了提高競爭力,濰柴開始籌建擁有大批世界一流數控加工中心的一號工廠。2005年,參與籌建的王樹軍留在了這個新建工廠裡,因為這裡“可以學習的新技術最多,維修保養難度最高”。

2005年,濰柴從德國和日本引進了世界頂尖數控加工中心和加工單元。在某品牌加工中心調試過程中,廢品率竟高達10%。負責調試的“洋權威”無奈請來了“土專家”王樹軍。經過認真研究排查,王樹軍提出解決方案,將廢品率拉進0.1%的范圍。

隨后,王樹軍建議成立“中外聯合設備調試小組”,輸得心服口服的外國專家答應了。這標志著為中國維修人員打開了國外高精尖設備維修的禁區。以王樹軍為組長的中方調試小組,聯合調試僅用了4個月就解決技術難題72項,積累近3萬多字的技術資料。

一號工廠的“首席技師”

在一號工廠,人人都知道首席技師王樹軍“膽子大”。他經手的機器每台都價值上千萬元,一旦損壞,將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

王樹軍也常常后怕。但他知道,設備有缺陷,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會更大。

隨著設備服役時間增加,某加工中心的光柵尺頻發故障。光柵尺相當於加工中心的“神經系統”,15台加工中心有45支光柵尺,故障率竟高達47%。邀請設備生產商維修價格貴、周期長,嚴重影響生產。

“會不會是設計缺陷導致光柵尺損壞?”王樹軍的設想受到大家質疑:世界最先進的設備怎麼會有設計缺陷?

王樹軍決心解決這個“頑疾”。王樹軍找到領導說了想法,領導立即拍板:“放手去干,出了事我兜著。”

這份信任給王樹軍吃了“定心丸”。整整一周,他滿腦子都是設備原理圖,做夢都在翻資料、畫圖紙。在對照資料查找問題時,他每次都需要鑽到加工中心工作台狹小的底部。有時為了查找一個問題,他在裡面一趴就是兩個小時。

功夫不負苦心人,王樹軍終於找出問題根源,設計了一套全新的氣密保護氣路,成功取代原設計,使設備故障率由原來的47%降到1%以下,年創造經濟效益780萬元,更填補了國內空白,成為中國工人挑戰進口設備行業難題的經典案例。

在數控設備維修領域,王樹軍一路“過關斬將”,屢屢打破國外精密設備的維修壟斷——

2012年,獨創“垂直投影逆向復原法”和“機械傳動微調感觸法”,成功為千分之一精度的進口加工中心排除故障﹔

2016年,主持完成氣缸蓋兩氣門生產線向四氣門生產線換型的改造,改進設備15台套、改進工裝20套,節省成本1000余萬元﹔

……

擁抱智能制造大時代

進入智能制造時代,機修工除了維修,還能做什麼?王樹軍的答案是:推動裝備智能化升級。

濰柴新一代高端產品進入4氣門整體式氣缸蓋時代,加工難度也是革命性的。“跨工序智能機器人協同系統”成為他又一次大膽嘗試:以閑置機器人為運載核心、增設地軌實現七軸運載,同時輔以光感識別系統,使加工效率提升37.5%。

王樹軍的履歷上有著一長串令人驚嘆的成績。但他說,要感謝身邊的工友們。

——2013年至今,他和團隊改造濰柴WP10、H1高端系列柴油機生產線,升級半精加工設備為精加工設備52台、制造改制工裝216台套,優化刀具刀夾79套,縮短市場投放周期整整一年,每年創造直接經濟效益1.44億元。

——以王樹軍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以來,開展的創新成果已達144項,改造、制造柔性設備線5條、自動化設備109台套,以職工命名的創新項目65項,實施重大創新項目230多項,累計創造經濟效益2.62億元。

為了讓更多年輕人成為高精尖技術工人,王樹軍將自己總結的經驗和方法傾囊相授,每年授課240課時,學員個個成為裝備管理的骨干。其中,兩個徒弟分別獲得全國機器人大賽、自動化大賽二等獎。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我們都是新時代的追夢人!”王樹軍腦海裡一直回旋著倡議書中的這句話。無論摘得多少榮譽,王樹軍始終是那個“說起設備就滔滔不絕”的一線機修鉗工,挑戰一項項技術難題,把“不可能”變成現實。(胸前佩戴金色勛章,站立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小禮堂主席台上,耳畔是雷鳴般的掌聲,他深吸一口氣,緩緩捧起講稿,朗聲宣讀:“我代表全國五一勞動獎獲得者向全國廣大職工發出倡議……”

4月23日,2019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隆重舉行。從今年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中被選中,代表勞模宣讀倡議書——這一切仿佛是夢境,但又真實發生在機修鉗工王樹軍的身上。

王樹軍是山東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一號工廠首席技師,專門負責“修機器”。但在國內柴油發動機領域,擁有如此平凡職業的他,卻有著一串響當當的稱號:發動機行業中高精尖設備維修保養的探路人和領軍人,裝備智能升級、智慧轉型的引領者和推動者。

憑借精湛技藝,45歲的王樹軍登上中宣部和全國總工會聯合發布的2019年“最美職工”光榮榜。

不做“差不多工人”

95秒,就有一台大功率低能耗柴油發動機下線﹔設計日產80台的加工中心,如今可以生產280台,生產效率是外國同行的4倍——

一號工廠裡的“傳奇速度”,來自於王樹軍和團隊對世界一流數控加工中心的一次次改造升級。但在20年前,這位技校畢業生還只是坐在工位上“等機器壞”的維修工,認為生產發動機隻要“差不多就行了”。

1993年,王樹軍從技校畢業進入老牌國企濰柴發動機廠。當時,改革風潮正盛,習慣計劃經濟的國有企業被推向市場。由於產品質量粗糙,濰柴效益一路下滑。

到了1998年,王樹軍和1萬多名工友半年沒拿到工資。這一年,新任廠長譚旭光在質量大會上,當著1000名員工的面,把100多台質量不合格的發動機全部砸爛。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設備是工人的飯碗。”王樹軍對維修工的看法被徹底顛覆。他下定決心:“不做‘差不多工人’,隻做維修行業的技術大拿。”

幾年后,為了提高競爭力,濰柴開始籌建擁有大批世界一流數控加工中心的一號工廠。2005年,參與籌建的王樹軍留在了這個新建工廠裡,因為這裡“可以學習的新技術最多,維修保養難度最高”。

2005年,濰柴從德國和日本引進了世界頂尖數控加工中心和加工單元。在某品牌加工中心調試過程中,廢品率竟高達10%。負責調試的“洋權威”無奈請來了“土專家”王樹軍。經過認真研究排查,王樹軍提出解決方案,將廢品率拉進0.1%的范圍。

隨后,王樹軍建議成立“中外聯合設備調試小組”,輸得心服口服的外國專家答應了。這標志著為中國維修人員打開了國外高精尖設備維修的禁區。以王樹軍為組長的中方調試小組,聯合調試僅用了4個月就解決技術難題72項,積累近3萬多字的技術資料。

一號工廠的“首席技師”

在一號工廠,人人都知道首席技師王樹軍“膽子大”。他經手的機器每台都價值上千萬元,一旦損壞,將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

王樹軍也常常后怕。但他知道,設備有缺陷,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會更大。

隨著設備服役時間增加,某加工中心的光柵尺頻發故障。光柵尺相當於加工中心的“神經系統”,15台加工中心有45支光柵尺,故障率竟高達47%。邀請設備生產商維修價格貴、周期長,嚴重影響生產。

“會不會是設計缺陷導致光柵尺損壞?”王樹軍的設想受到大家質疑:世界最先進的設備怎麼會有設計缺陷?

王樹軍決心解決這個“頑疾”。王樹軍找到領導說了想法,領導立即拍板:“放手去干,出了事我兜著。”

這份信任給王樹軍吃了“定心丸”。整整一周,他滿腦子都是設備原理圖,做夢都在翻資料、畫圖紙。在對照資料查找問題時,他每次都需要鑽到加工中心工作台狹小的底部。有時為了查找一個問題,他在裡面一趴就是兩個小時。

功夫不負苦心人,王樹軍終於找出問題根源,設計了一套全新的氣密保護氣路,成功取代原設計,使設備故障率由原來的47%降到1%以下,年創造經濟效益780萬元,更填補了國內空白,成為中國工人挑戰進口設備行業難題的經典案例。

在數控設備維修領域,王樹軍一路“過關斬將”,屢屢打破國外精密設備的維修壟斷——

2012年,獨創“垂直投影逆向復原法”和“機械傳動微調感觸法”,成功為千分之一精度的進口加工中心排除故障﹔

2016年,主持完成氣缸蓋兩氣門生產線向四氣門生產線換型的改造,改進設備15台套、改進工裝20套,節省成本1000余萬元﹔

……

擁抱智能制造大時代

進入智能制造時代,機修工除了維修,還能做什麼?王樹軍的答案是:推動裝備智能化升級。

濰柴新一代高端產品進入4氣門整體式氣缸蓋時代,加工難度也是革命性的。“跨工序智能機器人協同系統”成為他又一次大膽嘗試:以閑置機器人為運載核心、增設地軌實現七軸運載,同時輔以光感識別系統,使加工效率提升37.5%。

王樹軍的履歷上有著一長串令人驚嘆的成績。但他說,要感謝身邊的工友們。

——2013年至今,他和團隊改造濰柴WP10、H1高端系列柴油機生產線,升級半精加工設備為精加工設備52台、制造改制工裝216台套,優化刀具刀夾79套,縮短市場投放周期整整一年,每年創造直接經濟效益1.44億元。

——以王樹軍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以來,開展的創新成果已達144項,改造、制造柔性設備線5條、自動化設備109台套,以職工命名的創新項目65項,實施重大創新項目230多項,累計創造經濟效益2.62億元。

為了讓更多年輕人成為高精尖技術工人,王樹軍將自己總結的經驗和方法傾囊相授,每年授課240課時,學員個個成為裝備管理的骨干。其中,兩個徒弟分別獲得全國機器人大賽、自動化大賽二等獎。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我們都是新時代的追夢人!”王樹軍腦海裡一直回旋著倡議書中的這句話。無論摘得多少榮譽,王樹軍始終是那個“說起設備就滔滔不絕”的一線機修鉗工,挑戰一項項技術難題,把“不可能”變成現實。(記者 鄭莉)

(責編:田少星、閆妍)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