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勞模風採

全國全省五一表彰名單出爐,中山11個集體和13名個人受表彰

致敬“最美勞動者”

2019年04月30日13:23  來源:南方日報

她做了12年的質監員,多年來深入郵政基層一線,經過她開具的業務報告書和整改通知書多達上萬份,處理的各種服務查詢工單有50萬余筆,堪稱郵政服務質量的守門人﹔她是援藏醫生,在林芝市人民醫院,她24小時寸步不離守護一名年輕患者助其轉危為安,義診歸途,路遇山體滑坡和泥石流被困,是真正的“白衣天使”﹔他是身處科研一線的“老兵”,由他擔任技術專家的微波團隊一年可以完成100多項產品的研發工作,為了檢查產品的一個小誤差,他可以花費數百個小時……從青藏高原到珠三角,從快遞服務到技術專家,點點滴滴的足跡見証了他們最美的身影。他們是平凡中的一員,卻成就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們是中山“最美勞動者”。

日前,2019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廣東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勞模表彰大會相繼舉行,中山13人、11個集體獲表彰。南方日報記者採訪了其中幾名獲獎者,了解他們在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的故事。

身處科研一線的“老兵”劉科種:助力團隊1年研發100多項產品

在廣東通宇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宇通訊”)的園區內,劉科種和微波團隊的研究人員們在一間由展廳改造而成的開放辦公室中辦公。在這個沒有太多裝飾,簡單甚至有些簡陋的辦公室內,由劉科種擔任技術專家的微波團隊一年可完成100多項產品的研發工作。

今年,作為團隊的技術骨干,劉科種獲得了“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因為在工作崗位上的杰出貢獻而獲得榮譽。2018年,劉科種獲得了中山市十大工匠的稱號。

劉科種所從事工程力學方面的研究,是應用型的基礎研究,雖然在制造業有廣泛需求,但卻是一個冷門專業,需要從業人員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很少受到普通人的關注。劉科種本人也如他所從事的行業一般,不吸引眼球,朴實無華,卻能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1982年出生於湖南益陽的劉科種,在2001年高考以全縣高考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理工大學學習工程力學。博士畢業后,劉科種任職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下屬公司,參與了多個國家重點軍工產品型號的開發工作,並取得了中國兵器裝備集團高級工程師職稱。

2013年,劉科種從工作穩定的國企離開,去往民企就職。2016年,劉科種進入廣東通宇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任職技術專家一職,從事微波天線產品結構設計及可靠性仿真工作。微波天線作為移動通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應用於各移動站點之間數據傳輸。劉科種進入公司后,根據自己的力學專業知識,並借助結構仿真等先進手段,在成本與原結構相當的情況下,有效解決了微波天線結構可靠性這一技術難題。

在研發工作中,劉科種和同事們將大量的時間花在了研發室和試驗室裡,有過花費數百個小時檢查產品一個小誤差的經歷,也有過為了趕研發進度加班加點的經歷。作為身處科研一線的“老兵”,劉科種已經對這種工作強度習以為常。

“自畢業工作9年以來,雖然有過工作崗位調整,但我一直都是站在技術開發第一線。也許我的名字,科種科種,科學的種子,就注定了我的職業生涯與工程技術分不開,雖然我所從事的工作並不像在科研院所做研究那樣顯得高精尖,但卻實實在在解決了企業在技術層面遇到的一些問題,為企業發展貢獻了一點力量。”劉科種說。

首批“組團式”援藏醫生安杰:兩度奔赴幫扶一線

“一位鄉村工作的女醫生要騎馬3個小時才能從一個村去到另一個村為患者看病,高原上的基層醫生太不容易了。”“白衣天使”安杰至今仍記得,3年前參與援藏工作的點點滴滴。

曾經,作為中山市人民醫院的一名醫生,安杰參與過兩次醫療幫扶工作,一次去了廣東肇慶,另一次去了西藏林芝。雖然兩次活動加起來隻佔到她醫生職業生涯的很小部分,然而基層工作的體驗卻帶給她很大的震撼。“有兩件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基層苦,無論是當地的醫療條件還是醫生的經濟收入﹔再有就是當地和諧的醫患關系,醫患之間的信任。”她說,醫療幫扶經歷鍛煉了她的意志。

2019年,安杰獲得“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不單是廣東省的“勞模”,早在援藏時她就曾被當時的西藏自治區衛計委授予了“優秀專科建設者獎”。她是國家第一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的醫生,在扎根林芝市人民醫院的一年時間裡,她為當地醫院重症醫學科的建設提供了很多指導,在她的幫助下林芝市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的工作得到了改善,醫生的診療也更加規范了。

安杰透露,當地的醫療條件不好,老百姓生了嚴重的病都要轉入成都的醫院救治。然而,飛機轉運患者的成本相當高,首先患者的床位就相當於8個座位面積,需要購買8張機票,再加上陪護家屬機票,病患家屬難以承受。

在她的幫助下,林芝市人民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很快就得到了升級。有一次,醫院收治了一名年輕患者,由於當地醫生的經驗不足,安杰24小時守護在患者身邊,盡管她常因為熬夜感到心悸。功夫不負有心人,患者轉危為安。在安杰正筋疲力盡時,突然看到患者的家屬們站成一排,雙手合十向她鞠躬致謝,那一張張真誠的笑臉深深地刻在了她的腦海裡,帶給了她持久的感動和動力。

基層條件艱苦,困難遠比想象中要多。記得有一次前往墨脫義診歸途過程中,偶遇山體滑坡和泥石流,安杰等一行醫療人員被困在了公路上。這個畫面她至今不敢對兒子說。安杰有兩個孩子,大兒子已上小學,小兒子今年才兩歲——2017年援藏回來一年多,她剛生下小兒子,同在中山市人民醫院工作的丈夫也去援藏了。

平日,夫妻倆都是擠時間照顧孩子。2013年,安杰參與廣東省智力扶持山區醫院計劃,隻身到肇慶市封開縣人民醫院挂職一年,幫助醫院改進管理、建設重症監護室。安杰剛到時,該院重症監護室剛剛成立一個星期,技術和設備均不完善,一年后她離開時,該院重症醫學科榮獲了肇慶市重點專科稱號。這一年來,她為了兼顧家庭和工作頻繁往返於中山與封開之間,每周至少有600多公裡路程。

樂於奉獻的家風使得安杰和丈夫蘇聖賢成為了中山市第一對援藏醫生夫婦。有一句戲劇唱詞是“夫妻雙雙把家還”,安杰夫婦卻是“夫妻雙雙把藏援”。作為一名普通的醫務勞動者,安杰說,她更希望人們以理性的視角看待醫生這個行業,盡量多給予一些理解。

郵政服務質量“守門人”韋艷梅:技術創新提升質監工作質量

走進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中山市分公司服務質量部,這間辦公室裡有著數個卡座,每個卡座都放置著一台電腦、一些紙質材料。其中一個工位,就是韋艷梅日常工作的地方。

34歲的韋艷梅是服務質量部的一名質監員,今年是她堅守郵政質監崗位的第12個年頭。初次見到韋艷梅,她內搭白襯衣,外著黑西裝,頭發扎成一個丸子頭,給人一種干淨利落的感覺。當她一笑起來,又讓人倍感親切,如沐春風。

時針撥回2006年。那一年,韋艷梅大學畢業,從家鄉廣西來到了中山這片土地,在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中山分公司做了一年營業員后,轉崗做了質監員。如今,她已在中山成家,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已經融入中山,成為一名新中山人。”

做一名質監員,韋艷梅少不了在工作上給大家“挑刺”。“她性格好,私下我們和她的相處很融洽。但在工作上她又比較嚴厲,一提到工作就十分認真。”這是投遞部同事周光華對韋艷梅的評價。

“質監工作不能只是靠學習,必須要到基層一線去。”韋艷梅強調自己的工作陣地在基層一線。十多年來,她的身影不停穿梭在中山市分公司的各處營業前台,各個投遞部,還有郵件處理中心,或做現場檢查,或進行服務指導和支撐。有需要時,她還登門拜訪客戶,或征求客戶意見,或做解釋、理賠工作﹔她開具的業務報告書和整改通知書上萬份,處理各種服務查詢工單50萬余筆。

走進遠程監控中心,一塊大屏幕映入眼帘,上面大大小小48個小屏幕展示了郵政集團不同的網點、投遞站等的實時監控畫面。目前,郵政全市有30個網點、27個投遞站。韋艷梅經常到這裡查看實時監控畫面。

去年,韋艷梅服務質量創新工作室成立,開展相關創新課題,使中山郵政服務質量工作創新有了一個新的平台。韋艷梅認為,質監工作同樣需要通過技術創新來提升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她積極利用市分公司遠程監控中心來提升窗口服務質量。

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讓她獲得了不少榮譽。去年,韋艷梅獲得“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稱號。日前,韋艷梅更是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她說,這是對她的工作最大的肯定和鼓勵。“在不斷改善服務質量的工作中,我獲得了成就感,我會繼續在這行做下去,干一行愛一行。”韋艷梅笑著說。(記者 廖冰瑩 郎慧 廖瀚 通訊員 羅俊斌)

(責編:倪運運、閆妍)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