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熱點專題>>勞動者之歌——2019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要聞聯播

綻放新時代的勞動之美

——2019年10位“最美職工”綜述(下)

本報記者 李昌禹

2019年05月03日09: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他們是廣大勞動者的代表,是奮進新時代的典型﹔他們奏響了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的時代強音……

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中央宣傳部、全國總工會發布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部深空探測航天器系統總體設計團隊等一批“最美職工”先進事跡。

他們用創新、奮斗、堅守展現了新時代的勞動之美。

創新,提升新高度產生大效益

今年初,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部深空探測航天器系統總體設計團隊,正是嫦娥四號探測器的抓總研制單位。自2004年成立以來,設計團隊為樹立中國航天新的裡程碑、不斷刷新“中國高度”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廣袤的深空“逐鹿場”,唯有創新才能搶佔先機。在嫦娥一號衛星研制中,面對全新的深空探測領域,怎麼搭建框架?設計團隊採用多學科、全系統優化設計方法,突破了月球探測器總體設計、遠距離測控通信等關鍵技術,高起點地確定了我國首個月球探測器的總體方案。

今年成功登月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在設計過程中遇到的難點也不比從零開始少,設計團隊針對新增中繼鏈路、系統級試驗工況復雜,飛行任務執行過程中不可逆和影響成敗的關鍵點多等特點,強化“兩器一星”接口驗証設計,加強精細化控制……全力托舉“四姑娘”探索月背。

此外,通過工程實施,設計團隊還致力於牽引多種學科互相交叉滲透,產生了人工智能、碳纖維復合材料等一大批影響深遠的科學和技術成果,帶動了國內基礎工業的發展,並產生廣泛的收益,為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和航天科技水平作出突出貢獻……

與之相比,銅陵精達特種電磁線股份有限公司實驗室主任蘇保信幾十年來從事的算是“小創新”,但小創新也能產生大效益。

自2000年參加工作以來,蘇保信一直在公司從事質量、制造管理工作,他立足崗位刻苦鑽研,通過“小改小革”,多次解決了檢驗和制造過程中的技術難題,為企業節約生產和檢驗成本上千萬元。

2015年7月,“蘇保信技能大師工作室”被人社部授予“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稱號,這讓蘇保信和同事們的創新如虎添翼,耐高頻脈沖電壓的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耐電暈變頻漆包線、風力發電機用特種電磁線、壓縮機用直流變頻電磁線……工作室的創新產品越來越多,不但開拓了市場領域,還實現了很多高端需求的國產化,填補了國內空白。

奮斗,留下最好的人生注腳

奮斗,是勞動者最好的人生注腳。吳志暉,就是這樣一個奮斗者。

自1988年從同濟大學畢業以來,他一直從事著機場規劃設計與工程建設工作,現任北京新機場建設指揮部高級業務經理兼飛行區工程部總經理。他是中國民航機場建設的實踐者、奮斗者,更是民航強國的見証者。

大興機場跑道所坐落的永定河洪泛區土質鬆軟,為保証跑道能夠承受飛機起降時的巨大壓力,需要對跑道下方土方進行多次的強夯、壓實。每一個強夯點位的夯擊次數與夯擊能量、每一個碾壓點位的壓實遍數與壓實效果,無數的數據,若僅憑人工計算與測量,不僅費時費力,得到的結果也不夠精確。

面對這些問題,吳志暉帶領飛行區工程部歷時兩年多,通過空間定位與傳感技術,精准定位並自動收集工程質量相關信息,提升了施工效率,實現了對工程質量的有效監管,為機場下一步運營提供了翔實數據,直接節省成本2500.33萬元,成為中國民航機場建設的新亮點和新標杆。2018年10月,該項目榮獲民航科學技術一等獎。

從一名普通技術人員,到項目部工程處、場道室、規劃院、生產管理部、規劃設計部,再到今天的飛行區工程部,吳志暉主持了首都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首都機場西區改造工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工程等多項工程的規劃和設計工作,用青春和熱情書寫著一名基層勞動者的無悔人生。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委駐十八洞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石登高是一名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奮斗者。

為有效推進精准扶貧工作,他在村裡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青年突擊隊,義務出工、結對幫扶,化解多起鄰裡糾紛,建立村干部坐班、為民服務全程代辦、民情聯系卡等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制度,推動發展鄉村游、黃桃、獼猴桃、苗繡、勞務輸出、山泉水等“旅游+”產業體系。

擔任十八洞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以來,十八洞村人均純收入由2016年的8313元增加到2018年的12128元,集體經濟收入從2016年的7.5萬元增加到53.68萬元,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十八洞村村民昂首闊步地向小康邁進。

堅守,譜寫勞動者之歌

在“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中歐班列的匯集地、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滿洲裡,活躍著這樣一群女性,她們肩負著國際聯運車輛的技術交接工作,保証俄羅斯鐵路車輛在我國境內的運行安全。她們就是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車輛段女子檢車班的姐妹們,工長陳佳,就是這支隊伍的帶頭人。

女子檢車班成立於1986年3月,她們三十三年如一日堅守一線,口岸“金花”因此得名。

滿洲裡口岸地處我國高寒地區,貝加爾湖冷空氣、西伯利亞寒流首先從這裡進入我國,這裡一年有近半年時間是冬季。面對零下40多攝氏度的嚴寒,不要說檢車,就是在室外站上半個小時都會凍得直打哆嗦,正是這種惡劣的自然環境塑造了女子檢車員堅強的意志。

有一年除夕夜,一場罕見的暴風雪襲擊了滿洲裡,那風雪刮得人是站不穩腳、睜不開眼,氣溫也驟降至零下44攝氏度。“走,檢車去,別等雪停了,不然會影響換裝!”陳佳毅然帶領姐妹走向寬軌站場。由於車輛的許多部位都被大雪掩埋,她們就用雙手扒開積雪,不敢有絲毫馬虎。臉凍疼了,她們就用冰涼的手套揉一揉﹔腳凍麻木了,她們就使勁跺一跺,厚厚的皮襖被風吹透了,寒風直接刺到骨子裡,那種鑽心的疼沒有讓陳佳和姐妹們退縮。平時一列車隻需四五十分鐘時間就能檢完,這次卻用了一個多小時。這一夜,她們幾乎是手腳並用在雪地裡爬著檢完車的……

有人問陳佳,到底是什麼支撐著她們堅守在這個艱苦的崗位?陳佳的回答代表了姐妹們的心聲:“我們堅守在這裡,是‘給車輛體檢、為祖國把關’的堅定信念。”

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相信“最美職工”的先進事跡,定將激勵全國各行各業廣大職工奮進新時代、譜寫新篇章。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03日 02 版)

(責編:宋晨、黃瑾)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