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勞模風採

愛國情 奮斗者 勞動者之歌

楊興隆:專注創新 為他人所不能為

2019年05月05日12:05  來源:山西日報

作為“拔尖骨干人才”入選“三晉英才”支持計劃、名列十位“三晉工匠”2018年度人物之一、作為山西省特級勞模接受隆重表彰,淮海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數控銑工楊興隆今年開年以來榮譽接踵而至。

了解數控銑工從認識楊興隆手邊的一輛坦克模型開始。

這輛坦克模型約牛奶箱大小、重10公斤左右,部件分鋁、鋼、銅、塑料等幾種材質,如雕琢而出,分則可拆可卸,合則嚴絲合縫、運動自如。“這只是一次比賽中按規定要求做的,沒什麼特別。”楊興隆介紹,數控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最細微處要求精確到頭發絲的1/6,因為用在軍工產品上,有纖毫之差,將謬以千裡。

那麼,作為數控銑工,楊興隆有什麼特別之處?

敢於攻堅克難,勤於發明創造,善於攻關創新,為他人所不能為。有一次,需要加工一種微型螺旋槳式零件,槳面超薄,且不規則,別人做不了,楊興隆也犯了難。偶然看到一個復制螞蟻洞穴模型的小視頻,楊興隆有了靈感,如法炮制,攻破難題。

靈感閃爍,源於多年積累沉澱。

他曾發明“砂型填充夾具”“空心刀具”“穿插電極”“減震螺栓”,節省定制工裝費用8萬余元﹔成功修復數控機床十余台,節省維修費用33萬余元。針對科研試制品種多、批量少、編程復雜等實際,他廢寢忘食奮戰在工房,工藝創新就達100余項,創經濟效益500余萬元。公司上下,一談到楊興隆無一不豎起大拇指:“技術過硬,沒有他干不出來的零件。”

作為技術工人,不僅操機干活漂亮,還能開發系列自動編程的輔助軟件,攻克許多復雜數控設備無法自動編程的難題。這兩手,讓楊興隆成為難能可貴的新型高技能復合人才。

淮海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九軸五聯動車銑復合加工中心曾經因沒有與設備配套的CAM后置處理,一直處於停用狀態,楊興隆用多軸操作法編寫了處理軟件,節省軟件購置費29萬元,同時開發的雙通道“智能同步”軟件,使同類雙通道雙主軸設備的加工效率提高了兩至三倍。他開發的編程軟件納入了公司的《CAD/CAM》規范。

作為技能人才,他不僅善於創造,還善於總結,形成高層次的技術研究成果。

楊興隆有一本“寶貝書”——《多軸加工實戰精粹》。雖裝訂簡單,但圖文並茂,條分縷析,內容詳盡。這是他花費幾年時間整理的數控加工的創新心得,是來源於生產實踐的實戰精華和經驗總結,此書得到中國兵器人才學院的認可。此外,他5項專利獲得授權。2018年,他被評為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今年接踵而至的榮譽,對楊興隆來說並非意外。三次挺進國家技能大賽前五名、“全國知識型職工”“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務院政府津貼……精益求精、執著創新,20余年在一個平凡崗位,楊興隆一步一個腳印,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不平凡的業績。

在楊興隆用心血寫就的《多軸加工實戰精粹》扉頁上有這樣一句話:“挑戰極限,匠心筑夢,走向2025”——這是一個軍工人、一個三晉工匠的追求與夢想,也是所有三晉勞動者的追求和夢想。(記者 高建華)

(責編:倪運運、閆妍)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