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各地工會及產業工會>>地方工會報道>>雲南

雲南集中發展勞務技能培訓促就業

確保貧困戶至少接受一次職業培訓,掌握一項就業技能

黃榆

2019年05月30日09:12  來源:《工人日報》

雲南大理賓川縣雞足山鎮,60位貧困群眾正聚集在一起接受技能扶貧電焊工培訓。“這個培訓太有價值了!”村民常榮華說,他們夫婦倆曾在廣州打了兩年工,發現那裡的電焊工相當賺錢。“我們倆要是早點有這項技術,收入要多出10萬元呢!”

而在昆明尋甸縣羊街鎮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的100余名貧困群眾參加的是手工藝培訓,內容包括指環鑲鑽、手套縫制、窗帘制作等。貧困戶劉順芬接受培訓后說,“家裡有兩個孩子在上學,不能出去打工,通過政府組織的免費技能培訓,我掌握了一技之長,以后就能在家裡做手工藝品賺錢了。”

雲南省發展改革委易地處負責人告訴記者,賓川縣和尋甸縣開展的就業技能培訓活動只是雲南省易地扶貧搬遷人口脫貧發展工作的一個縮影。為了確保實現易地扶貧搬遷“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標,雲南省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持續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徑,加大對建檔立卡搬遷人口勞務輸出培訓的投入,統籌使用各類培訓資源,以就業市場需求為導向,完善“訂單式”“定向式”培訓,確保有培訓意願和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搬遷人口至少接受一次職業培訓,掌握一項就業技能,確保貧困群眾家庭成員至少有一人實現就業。據統計,2018年1月至8月,雲南省已完成各類職業培訓306.94萬人次,其中貧困勞動力120.54萬人次。2016年至今,雲南省已累計培訓農村勞動力1076.65萬人次。

“知識改變命運,技能創造財富。”對於這句話,家住深山坳裡的龍陵縣龍山鎮核桃坪村貧困戶夏安周夫妻感受頗深。一家6口三代同堂,家裡隻有幾畝山地,沒有其他收入,生活貧困。后來通過易地搬遷住進了移民安置點的新居,夫妻倆參加了村裡舉辦的石斛楓斗培訓,結業后做起了楓斗加工,每個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

遠在廣東佛山打工的保山市龍陵縣龍山鎮河頭村村民王國建,同樣嘗到了掌握一技之長的甜頭。“我為石斛楓斗加工大戶當領班兼技術‘教頭’,管吃管住,每月能掙1萬多元!”王國建說,通過培訓獲得石斛楓斗加工資質証,他一直受雇在佛山,為當地農民傳授石斛楓斗加工技術,月薪由原來的5000元增加到現在的1萬元,自己掙了錢,又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技術,還帶動了當地的農民增收。

為了使更多的貧困群眾通過技能培訓增收脫貧,雲南省先后制定印發了《雲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扶貧行動計劃(2016~2020)》《關於切實做好就業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對新一輪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扶貧作出部署,對貧困勞動力在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外出務工交通補助、創業貸款、創業稅費減免等方面給予扶持。同時,在資金投入上給予充分保障。省財政廳、省人社廳把2016年1.46億元、2017年1.6億元的就業補助資金增量部分全部用於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培訓工作,要求各地調整就業專項資金支出結構,用於技能培訓的比例不少於10%。省農業農村廳投入6197萬元用於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省總工會安排1500萬元用於農民工培訓,各級婦聯協調投入農民工工作經費580萬元。為推進勞動力穩定輸出,各級各地積極與上海、廣東等城市對接,搭建信息互通平台,加強省際勞務協作,在技能培訓、轉移就業等方面開展密切合作,並針對轉移就業工作的階段性特點,在各重要時間節點,開展不同主題的轉移就業專項活動。

據統計,截至2018年8月底,全省農村勞動力累計轉移就業1695.93萬人次。其中,省外轉移就業502.39萬人次,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162.72萬人。據國家統計局雲南調查總隊的調查,2018年上半年,雲南省農民工務工收入穩步增加,外出務工農民工月收入水平為3271.7元。

下一步,雲南省將進一步健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立基層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台,加強輸出地和輸入地勞務對接,按照政府引導、部門主抓、中介搭橋、能人帶動的方式,引導搬遷人口就地就近就業或向經濟活躍區域轉移就業,確保建檔立卡搬遷人口中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實現就業。 

(責編:田少星、程宏毅)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