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各地工會及產業工會>>地方工會報道>>浙江

余杭工會有個“粉絲俱樂部”

2019年06月12日08:32  來源:《工人日報》

網上工會建設的蓬勃發展,給工會組織帶來大量擁躉,這些被昵稱為“粉絲”的工會積極分子,既是工會各項活動的參與者,也是工會組織的線上小參謀、活動項目的策劃人,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以當地工會APP為紐帶,聚攏在工會組織周圍,成為各級工會“不見面”的積極分子,而各級工會則通過新媒體找到了服務職工的新路徑。

這種新景象,也出現在有著30.14萬名工會會員的杭州市余杭區。

自2015年“余杭工會”微信公眾號上線以來,粉絲數已達到7.77萬人。這些“不見面”的網友,有的是“老工會”,有的是“新工會”,余杭區總工會發現,“新工會”中年輕職工比較多,他們對工會組織的理解和認知相對有限,是工會服務的薄弱點。那麼,怎樣才能讓這些“不見面”的網友見面,成為當面的朋友,通過交往取長補短並逐步培養起對工會的感情?為此,余杭區總工會成立了“粉絲俱樂部”。

“各位小伙伴們,我們要開展垃圾分類活動了,大家有好的活動形式可以告訴余小工哦。”近日,在線上的“粉絲俱樂部”——“余杭工會粉絲群”裡,余杭區總工會網上工會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俞燕燕“@所有人”,呼吁群裡的工會會員就如何助力余杭區正在開展的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活動建言獻策。

“可以通過繪畫、手抄板、征文宣傳垃圾分類的知識”“可以策劃一個垃圾分類挑戰賽”……大家爭相發言,有人還上傳了所在鎮街居民開展分類治理垃圾的照片。一時間,群裡熱鬧了起來。

在群裡,俞燕燕的昵稱是“余小工”,其余近百名“鐵粉兒”是余杭區總工會網上工會服務中心通過微信后台活躍度測試統計出來的。這些“鐵粉兒”多是經常參加余杭區總工會開展的各類活動,並實地到余杭區總工會領過獎的工會會員。

以這些“鐵粉兒”為基礎,2017年10月,余杭區總工會成立“粉絲俱樂部”。余杭區總工會副主席梁鬆英介紹說,最初,在自願的基礎上,區總工會將會員規模設定為100名,隨后再根據粉絲的活躍程度進行人員調整。

群裡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職工告訴記者,她在余杭區的一家企業上班,最初是通過參加區總舉辦的活動而“結識”的“余杭工會”。因“余杭工會”推送的內容貼近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實際,時不時還會互動“有禮”,她對“余杭工會”漸漸地“路轉粉”。

有一次,這名職工前往余杭區總工會領禮品,當工作人員問她願不願意加入“粉絲俱樂部”時,她毫不猶豫地掃碼加入。此后,她經常參加俱樂部開展的討論和觀影活動。有一次,區總就開展何種形式的文化沙龍向俱樂部的粉絲們征求意見。最終,這位職工提議的“舉辦親子陶藝活動”被採納,她特別開心,“這不僅是對我提議的肯定,還提升了我對工會活動的參與感,激發了主人翁意識。”如今,在她的微信聯系人中,“余杭工會粉絲群”和她父母等至親一樣,處於“置頂”位置。她怕錯過工會的信息和活動。

談到成立“粉絲俱樂部”的成效,梁鬆英給記者舉了2018年余杭工會首屆年貨狂歡節的例子。時逢春節前夕,不少粉絲提議做一期時尚的年貨狂歡節,給每位職工發一份邀請函,傳遞邀請函就可以參與抽獎,禮品是本土年貨禮盒。

很快,一條題為“免費年貨禮盒來襲!左手雞,右手鴨……你的年貨我們承包了!”的信息,在余杭職工的朋友圈裡“翻滾”。這次活動共吸引近2萬人參與,頁面訪問量達到7萬多。

對比“余杭工會粉絲群”成立前后,即2017年8月和2018年8月“余杭工會”微信公眾號的后台數據,記者發現圖文總閱讀數增加了1萬多次,閱讀人數增加近9000人。

“粉絲俱樂部”成立1年半以來,梁鬆英覺得,這些“粉絲”從線上走下來,從參加虛擬空間的活動到參加各項線下實體活動,他們不僅是工會工作建言獻策的參與者和工會活動的宣傳者,也在參與和宣傳的過程中享受了工會組織提供的服務,是普惠活動的共享者,“這樣既能讓我們的服務精准對接職工的需求,讓活動內容更豐富更有生命力,也能提升職工對工會活動的參與度、對工會工作的滿意度、對工會組織的信任度。”

為增加粉絲的黏性,余杭區總工會還針對“粉絲俱樂部”組織不少線下活動,包括專場觀影和免費游余杭等。盡管俱樂部成員之間有的還叫不出彼此的名字,但每次活動他們都聊得投機、玩得盡興,還相約再去爬山和郊游。

梁鬆英介紹說,接下來,余杭區總工會計劃在如何開展技能培訓、提升職工技能等方面召集俱樂部粉絲座談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請他們為更好地開展工會工作“支支招”。(李丹青 鄒倜然)

(責編:田少星、程宏毅)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