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總工會建立四方協商機制 打造“楓橋經驗”的工會版

2019年10月16日08:29  來源:《工人日報》

“沒有勞動合同、沒有社會保險不等於權利無法保障。隻要是勞動者,都受法律保護。”10月8日,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總工會主席王岳鋒告訴記者,鎮總工會在職工幫扶和維權上積極傳承和發揚“楓橋經驗”,建立四方協商機制,讓職工權益保障不留“死角”,探索出一條工會參與社會治理的新路徑。

“楓橋經驗”與四方協商

20世紀60年代初,楓橋鎮干部群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

置身於“楓橋經驗”創造地,楓橋鎮總工會積極探索打造“楓橋經驗”的工會版。

楓橋鎮總推動該鎮較早建立起以政府、工會、企業為代表的三方協商機制,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鎮總發現,三方機制在實際維權操作中還存在真空地帶,比如,一些沒有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或者沒有上社會保險的臨時工,往往因為作業環境差、安全生產意識淡薄,成為意外工傷的主要對象,而職工方對企業信任感的缺失又進一步影響其權益保障。

在調研基礎上,鎮總在2015年成立了勞動保護監督委員會,組成人員有編外法律工作者,有作為“老娘舅”的優秀外來務工人員,還有楓橋司法所工作人員。他們共同成為勞動關系人民調解員,一同介入勞動糾紛調解,為法律援助加上“雙保險”。有了這支隊伍,加上原有的“三方”,四方協商機制建立起來。

構建三級調解網絡體系

除了鎮一級的調解組織,楓橋鎮工會還把調解的觸角延伸到村和企業,構建三級調解網絡體系,讓職工權益保障不留“死角”。

在楓橋鎮務工的不少職工或租賃村民住房,或本就為村住戶,與村委會、村民之間非常熟悉。鎮工會建起村級工會,並依托村級“平安建設”的平台,對接村調解委員會、平安志願巡防小組、幫教工作小組,積極開展法律法規、崗位安全的宣傳。

村工會發現職工有解決矛盾的需求后,按照“自願、平等、不限制訴訟”和“依法、公開、公正”原則進行調解,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和耐心細致的工作,及時化解勞動糾紛。目前全鎮27個村都建起村級調解委員會,在“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村級調解中發揮著巨大作用。

步森、征天、情森等企業還先后成立了職工調解工作站。步森集團創新發展“楓橋經驗”,依托四方協商機制,聘請外來務工人員為聯絡員,調解矛盾糾紛。公司每年專門召開外來務工人員聯絡員會議,通報企業發展情況,聽取員工意見建議。不僅如此,公司所有生產車間都設立了調委會,由車間主任或班組長任調解小組組長,各調解小組下面,又根據實際情況設立糾紛信息員。

依靠企業、班組長、糾紛信息員的信息預報和調解,該公司實現了“小事不出班組,一般糾紛不出車間,矛盾不上交”。近年來,步森集團的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達100%。

四方協商贏得職工信賴

楓橋鎮職工維權站是四方協商的窗口,3年來共為150人次完成勞動糾紛調解,為職工討回直接經濟補償200余萬元。

湖南籍職工陽麗群在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沖床車間工作時,不慎軋傷右手小指、無名指,當班的組長第一時間將她送往諸暨市人民醫院救治,共花去治療費用1.5萬元。鎮總工會在她治療期間多次上門看望。人民調解員多次主動了解其需求並給予幫助,同時與公司協商理賠事宜。調解成功后,公司支付她一次性傷殘補助金、醫療補助金、傷殘就業補助金等各類工傷待遇共計4.5萬元。

這件事讓人民調解員在職工中有了良好的口碑。此后,他們多次深入職工,急職工之所急,幫職工之所需,讓四方協商機制成為工會閃閃發光的金字招牌,贏得了職工信賴。

王岳鋒告訴記者,目前鎮總工會正積極拓展四方協商機制,鼓勵職工加入“社工+骨干+志願者”多元化力量配置的志願者隊伍,開展法律援助、糾紛調處、心理輔導等服務。其中,廣受關注的“楓橋大媽”巾幗志願者隊伍,目前有成員400多人,截至目前,共接待處理婦女維權案件近300起,服務職工群眾3000余人,處置率100%。

(責編:程宏毅、艾雯)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