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培訓就業

今年內我國將分步取消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並將其轉為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由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和用人單位開展評定,這意味著——

技能人才水平怎麼樣,市場說了算

李丹青

2020年01月03日08:22  來源:《工人日報》

入職青島啤酒公司15年,2019年底,李延豐憑借過硬的技術本領被評為高級技師。和他過去拿到的政府部門發的職業資格証書不同,這是山東首批由企業自主評價頒發的技能等級証書。

“誰用人、誰評價,誰發証、誰負責。”記者從國新辦今天召開的政策吹風會上獲悉,今年內我國將分步取消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並將其轉為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由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和用人單位開展評定。

這意味著,技能人才水平評價將發生革命性變化。

變的是什麼?

——改職業資格為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我國職業資格分為准入類職業資格和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兩類。准入類,即勞動者要取得該職業資格才能上崗就業﹔水平評價類涉及的職業工種,技術技能要求較高,行業管理和人才隊伍需求量大。

“這次改革就是把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分步取消。所謂分步取消,就是要全部轉換,時間大概是一年。”人社部副部長湯濤表示。

2013年以來,人社部門先后取消了434項職業資格,佔職業資格總數的70%以上。2017年公布的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實行清單式管理。目錄共包括140項職業資格,其中技能人員職業資格81項,含准入類5項、水平評價類76項。

“減少取消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解決了職業資格過多過濫問題,降低了就業創業門檻,激發了市場主體創造活力。”湯濤介紹,把職業資格轉為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總體思路,就是技能人員准入類職業資格繼續實行職業資格目錄管理,而水平評價類將建立職業技能等級制度,退出國家職業資格目錄。

今后怎麼評?

——把評價權交給用人主體

實行職業技能等級評定,和過去職業資格評價大有不同。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介紹,其中最大的區別,是把技能人員的水平評價,由政府評價認定改為實行社會化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接受市場的認可和檢驗。

為此,人社部門將推動企業等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這兩類評價主體,按照有關規定開展職業技能等級的認定。

尤其是推行企業技能人才的自主評價。張立新說,企業是用人主體,企業需要什麼人,怎麼評價使用,企業是最清楚的。所以,要以企業為主陣地,要放權給用人主體,大力推進企業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工作。

2018年底,首批18家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的央企名單公布。2019年4月,人社部發文明確各地可結合實際,選擇企業開展這項試點工作。經過備案的企業,可根據企業的生產實踐,自主確定評價職業(工種)和評價標准規范,也可依據國家職業標准、行業企業的規范,或是生產實踐中的真實生產環節來進行評價。在評價方式上,企業可以自主選擇過程考核、結果鑒定、業績評審、技能競賽、校企合作等多種方式進行評價。

截至目前,18家中央企業、30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900多家企業進行了試點,由企業發放的職業技能等級証書已達4萬多本。

“目前進展順利,效果良好,深受企業和職工的歡迎,也提高了認定評價的質量。”張立新透露。

除了企業,社會培訓評價組織也是重要的評價主體。前不久,人社部發布首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第三方評價機構名單,提出將保健按摩師、家政服務員、養老護理員、保育員、美發師等職業,交由11家備案的第三方評價機構,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

如何保証評價真實公平?

——政府部門將當好“裁判員”

變職業資格評價為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不少人擔心,這會不會影響技能人才的評價?

對此,張立新解釋道,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退出職業資格目錄,不是取消職業,不是取消職業標准,更不是取消技能人才的評價,而是實行“誰用人、誰評價,誰發証、誰負責”,這將真正發揮用人主體和社會組織的作用。

將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轉為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監管是關鍵。湯濤說,要依托社會公開遴選的、有影響力的、有質量的、有公信力的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和企業,來開展評價或認定試點。

“我們將對相關機構實行備案,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湯濤指出,政府部門不能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過去發証現在不能發証了,要調整為以質量監管為主,做好對評價主體進行監管服務的工作。(本報北京1月2日電)

(責編:田少星、艾雯)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