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2日10:20
閱讀提示
“被需要是一種幸福”。這句話對於“藍帽子”職工便民服務隊來說,不僅是一種共識,也是150名隊員的動力源。首創集團徐州首創水務公司“藍帽子”便民服務隊從1995年成立以來,隊員們耐心細致的服務,就如涓涓細流滋潤千家萬戶。
如今在江蘇徐州,居民家中隻要出現斷水等突發情況,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那群“藍帽子”。疫情下,首創集團徐州首創水務公司“藍帽子”便民服務隊隊員隻要接到報修電話,二話不說,戴上口罩、背起工具箱便出發。數九寒天,維修時常常會遭遇“冷水浴”,他們便穿著濕衣服不間斷地工作……
“被需要是一種幸福”。這句話對於活躍在徐州市區的“藍帽子”們來說,不僅是一種共識,也是100多名隊員的動力源。1995年成立以來,服務隊用行動踐行新時代雷鋒精神,為孤寡老人、困難群眾義務維修水管等問題,為7萬多戶社區居民和用水單位提供了10萬小時的義務服務。
用水服務的“及時雨”
“藍帽子”服務隊隊長、徐州市勞模鞏海港有一本小冊子,記錄著許多孤寡老人的信息。因為這個小冊子,許多老人把他當成親人。
農歷大年三十,鞏海港像以往那樣打電話問候老人們,得知有幾位老人因沒有口罩不能出門買菜的事后,他立即行動起來,跑了幾家藥店又從自家和親戚家湊了一些,共籌集到30隻口罩。之后與妻子一起買了一些蔬菜並分裝好后,為老人們送去,回到家已是晚上8點多。年夜飯還沒吃上一口,又接到搶修電話,於是立即趕到奎園小區杜大爺家處理漏水問題,維修好已是晚上10點多。
“第一次開展志願服務時,原本是大家自發的一次愛心活動,以為一上午就完事了,沒想到參與后就‘出不來’了。”20世紀90年代,當時的社區物業普遍不健全,於是,徐州供水系統年輕職工提出“成才在崗位,奉獻在社會”理念。
劉成是服務隊的創始成員和首任隊長,他說,服務隊拉起來后,許多未成家立業、平時喜歡打牌的年輕職工在工余時間有了事干。
多年來,服務隊主要負責配合供水網格化管理范圍內的應急服務和用戶產權用水設施的延伸服務,隊員每月還抽空進社區普及用水常識,解決居民家中馬桶漏水等問題。服務隊成立以來,隊員從40多人拓展到150人。20多年來,隊員們放棄無數個節假日,無數次在吃飯時放下碗筷,帶著工具箱奔赴用戶家,他們因此被居民稱為“及時雨”。
目前,服務隊已在徐州的11個小區懸挂服務公示牌和服務電話,24小時提供上門服務,同時在30個小區建立社區服務站。
“四個延伸”擦亮品牌
“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性的事情帶著感情和溫度去做。雖然服務隊做的都是點滴小事,但我們相信這些也能溫暖用戶的心靈。”鞏海港告訴記者,如何讓“藍帽子”不褪色,是幾任隊長和隊員們不斷探索的一個課題。
“24小時全天候服務,急修兩小時內到場。”2004年,服務隊在公司支持下逐漸形成以“向非團員非青年延伸、向8小時以外延伸、向崗位延伸、向基層團組織延伸”的“四個延伸”服務體系。為確保服務隊活動細水長流,公司成立服務隊協調領導小組,制定服務隊章程並加強對隊員業務技能的培訓。
為強化制度建設,該公司從2007年起在窗口單位開展爭當“藍帽子”服務明星活動,每季度評選5名服務明星並給予獎勵。每年召開一次總結表彰大會,對當年涌現出的先進給予表彰。
2013年,該公司為服務隊授旗並設立便民服務隊班組,隸屬公司客戶服務中心。這標志著服務隊走上專職專崗的服務道路。
近年來,服務隊還與全國先進集體、全國勞模等結成共建對子,通過共建活動引導更多職工以先進為榜樣,積極投身志願服務。(記者 徐新星 通訊員 彭宇)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