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曉燕 李丹青
2020年06月01日08:31 來源:《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高度評價了職工創新在企業經營發展中的巨大推動作用,但同時認為,無論是精神激勵,還是物質獎勵,乃至創新平台的搭建,都還欠缺制度創新,正向激勵作用發揮不夠明顯,職工創新熱情未能充分釋放。代表委員呼吁,從制度設計、實際操作層面,讓職工發明家“有裡有面兒、名利雙收”。
“以前,軸承運轉中容易產生熱脹抱死停機問題,機器一停就是兩三個小時,職工很著急,於是研究出一個辦法,在機器裡安裝一個配件,一下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個配件隻需花兩元錢,卻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一重集團董事長劉明忠自豪地講述了所在企業職工創新工作室的一個“巧思妙想”。這樣對職工技術創新的“點贊”,也出現在記者近日對多位代表委員的採訪中。
多年來,各級工會推動開展的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碩果累累,成為推動企業轉型發展的重要力量。“但眼下職工創新的熱情還未充分釋放,積極性有待提高。”多位來自生產一線的代表委員這樣認為。他們從制度設計、實際操作層面指出影響職工創新積極性的多個難點,呼吁“讓職工發明家‘有裡有面兒、名利雙收’,推動技術工人‘全員創新’蔚然成風”。
讓創新成果按貢獻參與分配
“要調動職工技術創新的積極性,關鍵在於讓職工獲得的收益和付出成正比。”代表委員們不約而同指出這一點。
全國人大代表、寶鋼股份武鋼公司制造管理部副部長袁偉霞介紹了企業對參與技術創新並取得成效的職工進行獎勵的做法。她認為,一般在大企業,對職工創新的獎勵機制比較完善。“但仍有很多企業對職工創新的激勵還不夠,尤其是物質獎勵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企業在收益分配上沒有跟職工創新成果的貢獻度挂鉤。”全國人大代表、神龍汽車公司武漢工廠焊裝鈑金工楊祉剛說,尤其是一些重大的技術創新項目應加大獎勵力度。“比如,一個項目產生了10萬元以上的效益,能不能按一定比例給予創新者獎勵?”
來自安徽淮北礦業集團朔石礦業的全國人大代表、工匠大師工作室核心成員楊杰也指出這個問題。他說,近年來一些企業建立了對取得專利權的職工創新發明項目進行獎勵的制度,卻是按成果的數量而不是按產生的效益和價值大小來獎勵。“創效幾萬元和創效幾十萬元、幾百萬元的成果,獎勵一個樣兒。”
記者了解到,目前企業對職工創新成果的獎勵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獎多獎少基本由企業決定。盡管有關方面一再強調推動創新成果按貢獻參與分配,但在法律層面並沒有明確企業和職務發明人之間如何分配、按何種比例分配。
“職工創新發明需要多個部門和人員參與,怎麼界定發明人、明確每個人的貢獻度,怎麼分配收益,非常復雜。”楊杰說,“但不管多復雜,還是要盡快出台法律規范並不斷調整完善。隻有這樣,才能讓職工看見實實在在的好處,更願意投入創新。”
放大獎項的“燈塔效應”
多位代表委員指出,當前我國科技創新成果評價體系中,對於一線技術工人的基層創新成果評比表彰相對較少。
“相對於技術工人的‘大盤子’,國家、地方和行業層面的獎項設置偏少,‘燈塔效應’發揮不夠。”楊杰說。
“榮譽對職工搞創新的激勵作用非常大,但是獲獎名額太少了。”劉明忠由此提議:能不能增加獎項的覆蓋面,增加面向生產一線的創新成果獎項?
一些代表委員認為,當前對一線技術工人的基層創新成果“條條框框”較多。調研時,不少工人向楊杰反映:一些創新項目中一線工人明明發揮了很大作用,但獲獎結果出來后,發明人名單中卻沒有工人的名字。
楊杰認為,相比科研成果,一線技術工人的基層創新成果更側重於工藝和操作方法,可能在理論性上突破不大,但在生產上發揮了很大作用。在評獎時,應考慮這個特點,作出更科學的制度設計。
身為湖北省科技系統的評獎專家,袁偉霞建議把評價權放在企業,讓企業評出符合實際的最佳成果,政府和有關部門可以給予獎勵資金支持。
她同時提出,一些創新成果項目的獎金分配機制有待改進,應讓項目核心人物、領軍人物獲得與其貢獻相匹配的收益。
“要完善各項評價制度,點燃產業工人這個龐大群體的創新激情。”代表委員發出如是呼吁。
為技術創新搭建更多平台
“過去,一個人既要在生產中找課題,還要實施、寫報告,一年能出1個創新成果已經很不錯了。現在有了工作室團隊,一年能出好幾個創新成果。”
在全國政協總工會界別小組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宿州供電公司輸電帶電作業班副班長許啟金的一番話引發大家對創新工作室的關注。
搞創新需要平台。加強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建設,有利於激發廣大勞模和職工的創新創造活力、促進技能提升。但多位代表委員發現,眼下職工創新的平台還不夠多,質量也有待提高。
以各級工會聯合科技部門創建的創新工作室為例,一項調研顯示,目前全國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總數近10萬家,創新工作室以企業投入為主、各級工會資金補助為輔,雖起到了一定效果,但與創新工作室擔負的使命任務所需資金相比還有較大缺口。
許啟金調研后發現,企業對勞模創新工作室的投入不盡相同,個別企業的勞模創新工作室還只是個空殼。
“為職工技術創新創造更好的條件,才能讓職工的創新才華得到充分展示。”許啟金呼吁,企業要提高對職工創新工作室的重視程度,有關各方要給予更多支持,讓職工在這個平台上“大展拳腳”,充分釋放創新活力和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