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關注農民工

從悶熱板房難入睡到宿舍空調全覆蓋

一名農民工的工地“降溫三部曲”

記者 葉小鐘 通訊員 殷格格 郭妹嬌

2020年06月05日08:34  來源:《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一名混凝土工人,在六年多時間裡輾轉多地打工。他經歷了打工初期住在工地板房,吹吊扇酷熱難耐的生活﹔隨后又經歷了工地發明循環新系統,為板房降溫的過程﹔如今,他所在的工地已經實現了宿舍空調全覆蓋,“再也不會熱得睡不著了”。

這名工人經歷的“降溫三部曲”成為越來越多企業關愛農民工的一個縮影。

進入6月,廣東儼然已是炎炎夏日。早晨6點,整個城市還處於沉睡之中,嚴孟財快速起床換衣,一路小跑著到工地參加安全早會。中午太陽太大無法施工,像嚴孟財一樣的農民工們選擇早些起床,隻為了能多干點活。

接受《工人日報》記者關於“熱”話題的採訪,嚴孟財也許是最有切身感受的一位工友了。“白天的炙烤與鄉下無異,但晚上就辛苦多了,剛來這邊打工的時候,板房的悶熱常常讓我睡不著。”嚴孟財說。不過他坦陳,現在“睡不著”的情況越來越少。

風扇+送清涼,助力防暑

嚴孟財是四川瀘州人,是一名混凝土工人,在工地干活已經六年多了,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師傅。在六年多時間裡,嚴孟財輾轉於廣州、佛山等地的工地,見証了工地降溫的過程。

嚴孟財記得,剛開始來到泥濘的工地上干活時,宿舍上方懸挂著一個巨大的吊扇,盡管吹出來的風不小,但到了三伏天晚上依然酷熱難耐。“我有時候晚上用涼水擦席子,這樣就清涼不少。施工單位還會給我們准備藿香正氣液之類的防暑物品。”嚴孟財說。

“來,工友們過來拿西瓜了。”在中建五局華南公司廣州分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分公司)佛山三水新城醫院項目工地,施工員把西瓜運到現場,逐個發到工人的手中。“謝謝,夏天的西瓜真的太棒了。”接到西瓜,嚴孟財和工友們笑得合不攏嘴。

廣州分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通過多舉措助力工地降溫,一方面,夏季開展送清涼活動,為工人准備西瓜、藿香正氣液等防暑物品﹔另一方面,組織工人採用分時段施工,在正午時段不安排施工,利用清晨等時間段進行施工。

發明循環新系統,科技防暑

嚴孟財有個工友名叫曹亮,是項目副經理,曾獲中建五局優秀員工等榮譽。前些年,在他的帶領下,工地發明了循環新系統進行科技防暑。

工地板房存在著隔熱性差等特點,曹亮說,為了解決悶熱問題,當時,各個工地降溫的辦法是在臨建屋面設置噴淋降溫系統。“但現有系統普遍存在溫度控制水平不高、水資源浪費等弊端。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自動噴淋降溫系統。”

曹亮將天溝與落水管的頂部相連,落水管的底部與排水溝相通,排水溝與蓄水池相通。臨建屋頂上的水通過落水管、排水溝流入蓄水池,形成一個閉合的循環。就這樣,“循環式屋面噴淋降溫系統”形成了。系統自2015年開始運用,解決了當時板房不隔熱、噴淋成本高的問題,也通過噴淋降溫,改善了施工人員的作業環境。

系統利用雨水進行噴淋,實現循環用水,達到了節約用水的目的。后來,廣州分公司國華新都等多個項目均應用該系統防暑降溫。

“明顯可以感受到板房變涼快了。”嚴孟財和工友們都說。

空調全覆蓋,職工享清涼

在工地上干了一天活的嚴孟財早已大汗淋漓,豆粒大的汗珠滴落在肩上。夜幕降臨,他回到宿舍,房間裡透出陣陣涼風,全身都得到了放鬆。“現在條件好多了,回到宿舍就可以吹空調,再也不會熱得睡不著了。”他笑著說。

今夏,廣州分公司承建的28個項目近萬名工人實現了空調全覆蓋。

嚴孟財經歷的“降溫三部曲”只是企業關愛農民工的一個縮影。據了解,中建五局依據五同原則關愛農民工,即政治上同對待、工作上同要求、利益上同收獲、素質上同提高、生活上同關心。疫情期間,廣州分公司5個項目為近1000名返崗員工及工人進行免費核酸檢測,保障了返崗員工及工人的健康。除此,項目部還組織工人進行看電影等活動,豐富農民工的業余生活。

(責編:宋美琪、程宏毅)
分享到: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