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勞動觀察

幫企業穩崗位、留人才,沈陽東泰信息產業發展公司便是受益者之一——

沈陽市總工會派出173名集體協商指導員“包片”進企業

62名職工,一個都沒“掉隊”

記者 劉旭

2020年06月22日11:13  來源:《工人日報》

疫情發生后,未上崗員工工資按什麼標准發放,既能保障公司正常運營不裁員,又能保障職工正常生活?在市總集體協商指導員指導下,東泰信息企業方與公司工會、職工代表進行多次協商,最終達成職工工資不降反升的共識。

嗡嗡……咔嗒……

6月12日14時,在沈陽市渾南區沈陽國際軟件園E區9座樓宇工廠內,沈陽東泰信息產業發展公司6名裝配工人正在生產線上裝配組合式教學一體機。疫情發生后,這家企業的62名職工沒有一人“掉隊”,並且都漲了薪水。

這一局面的出現,離不開企業工會組織職工方與企業方的一次次協商。

據了解,疫情發生不久,沈陽市總工會就發出《共商共諒妥善處理復工后企業勞動關系告知書》,派出173名集體協商指導員“包片”進企業。在市區兩級工會指導幫助下,企業工會積極主動協商,幫職工“穩崗位”,幫企業“留人才”,共渡難關。沈陽東泰信息便是受益者之一。

“企業願意多承擔,將標准提升”

東泰信息2006年成立,主要生產教育信息化產品。受疫情影響,這家企業連續兩個月主營業務銷售量為零,工資按往常發放顯然有難度。

劉永和是沈陽市總派出的“包片”集體協商指導員,東泰信息就在“片內”。這種情況下,他告知企業“疫情期間未上崗員工工資可按最低工資標准的70%發放”。然而,按多少發放,既能保障公司正常運營不裁員,又能保障職工正常生活,成為東泰信息這樣的企業面臨的共同難題。

在沈陽市總集體協商指導員指導下,東泰信息經營企劃委員會會同公司工會,針對疫情期間如何支付職工薪資進行多次協商,公司領導、工會委員會成員、職工代表參與其中。

“工會最初建議最低發放1629元是精細測算出來的。”東泰信息工會主席韓麗介紹,為保証職工基本生活,工會干部給每一名職工都打了電話,就有無房貸、車貸,是否有老人、兒童贍養,是否為“月光族”等問題進行調查,再綜合疫情期間物價波動等因素,最終拿出疫情期間未上崗職工按沈陽市最低工資標准的90%(1629元)以上發放的方案,並表示這樣的方案職工能接受。

協商過程中,職工代表表示,職工願意和企業共渡難關,如果企業方不裁員,職工可以少拿薪水保崗位。“很多職工從公司初創時就一起工作,1629元還是太少了,企業願意將標准提升到110%,即1991元。”東泰信息董事長呂東玉說,經過協商,企業方上調了疫情期間職工薪資支付標准。

“待遇留人”穩住人心

“但是,企業方還是認為1991元太少了。於是雙方又協商出了預發加班費的方式解決疫情期間職工工資不足的難題。”韓麗說。按公司規定,加班超過0.5小時就計算加班費,加班超過5小時給餐費補助。以往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正常發放,加班費會延期到生產淡季發放,以此平衡職工全年收入。

疫情期間造成突發的生產淡季,東泰信息工會向公司申請全體職工預先發放加班費,等公司生產恢復后,再由職工加班來“補賬面”。這一方式得到公司和職工的贊成。

《沈陽市企業工資集體協商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企業依據政府發布的上年度工資指導線,通過集體協商的方式確定工資增長幅度:虧損企業可以在工資指導線下線和零增長之間協商確定工資增幅。2019年10月,遼寧省公布2019年企業貨幣工資增長基准線為8%。

“我們一線職工僅有12人,組合式教學一體機年產量達1.5萬台。企業發展14年至今留下來的都是高技能人才。”呂東玉說。如何留住這些人才,也是呂東玉最為用心的事。

工會提出了“待遇留人”的辦法:2019年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一線職工工資年增長率為8.3%。疫情之下,考慮到職工家庭收入有可能減少、支出卻沒有減少,公司將年增長率提高到11.6%,這一做法穩住了職工。

2020年2月,東泰信息積極自救,自主研發生產了“雙光體溫篩查一體機70duo”與“人(証)臉識別體溫篩查一體機600”,銷量達700余台(套)。隨著學校復課,企業主營業務訂單基本恢復到往年水平,終於見到了營銷黎明。

(責編:郝萍、程宏毅)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