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提出,3年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5000萬人次以上。如今,開展時間過半——

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改變你的生活了嗎?

本報記者 李丹青

2020年08月05日09:49  

閱讀提示

去年,《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印發實施,提出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用3年共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5000萬人次以上。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一年多來,效果如何?記者採訪發現,通過校企合作的新型學徒培養、免費線上技能培訓行動、以工代訓等方式,不少勞動者提升了技能水平,收入也隨著上漲。

去年底,在村裡參加焊工培訓后,山東聊城農民工馬廣水基本掌握了實操技能。這讓他今年外出務工時更加自信,不再隻能打雜工,而是成了緊俏的技術工,收入也漲了30%。

馬廣水所參加的焊工培訓,得益於目前正在各地火熱進行的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去年,《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印發實施,提出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用3年共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5000萬人次以上。

為加速職業培訓的信息化、便捷化,近日38個地市還啟動了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試點。這樣一來,勞動者可以通過電子社保卡領取電子培訓券掃碼使用、參加培訓,不用事前個人墊付資金、事后報銷。

除了電子培訓券,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一年多來,效果如何?

擴訓,重點群體重點培訓

眼下,正是職業技術學院招生旺季。今年,福建壽寧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的“三祥合作班”,計劃招生85名初中應屆畢業生。“現在已經有100多名學生報名了。接下來,我們將對報名學生進行面試,並與他們的家長對話。”福建三祥新材料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范良霄說。

“三祥合作班”是“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的校企合作班。除了與壽寧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外,范良霄告訴記者,公司剛剛與寧德職業技術學院簽訂校企合作協議,並籌備與寧德師范學院簽訂協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提升壽寧年輕人的技能水平。

“根據我們公司實際情況,壽寧縣委人才辦專門制定了‘千人培養計劃’。校企合作便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技能人才計劃,通過學校學習和企業頂崗實習共同培養,用5年時間培養1000名技能人才到企業工作。 ”范良霄透露,對於校企合作所需學費和學生的困難補助,人才辦和企業按照1:1的比例投入。

這種校企合作的新型學徒培養方式,正是職業技能提升的有效途徑。《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提出,在全國各類企業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現代學徒制培訓,3年培訓100萬新型學徒。

與院校合作的不只是企業。山東聊城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一位負責培訓的教師告訴記者,他們為聊城下轄臨清市、陽谷縣等地的農村勞動力,開展“政府買單、機構列單、農民選單”的職業技能培訓。

“有的地方成立了農民技能(創業)培訓夜校,利用晚上時間為農民工送課上門,這樣他們在家門口就能學到技術。”這位教師介紹,他們開設有電工、焊工、鉗工、汽車維修、育嬰等多工種培訓課程,通過學習學員可以取得証書,還可以被推薦工作,外出務工也有了技能水平的証明,每月工資較此前高出500元∼1000元,受到了農民工的歡迎。

據統計,2019年全國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877.66萬人次,超額完成當年1500萬人次的培訓目標。

線下不足線上補

疫情的暴發,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生產生活秩序造成極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人社部門積極調整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原有部署,探索實施線上技能培訓,開展“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百日免費線上技能培訓行動”。

“在微信搜索‘濟寧創業大學’,點擊在線學習就可以進入創業培訓和技能培訓的界面。”山東濟寧市創業大學副校長王見峰如是推介自家學習平台。

疫情防控期間,濟寧自主研發的創業大學職業教育平台,成了當地線上培訓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和退役軍人的“主陣地”。王見峰透露,今年以來他們已經在線培訓了5000余人。

談及線上技能培訓的效果,他向記者舉例,疫情以來,直播賣貨火了,創業大學開展了短視頻技能培訓課程,濟寧職業技術學院的兩名學生參加培訓后,參加了“我為家鄉代言”活動,幫助濟寧特色農產品線上直播推廣賣貨,觀看總人數55萬人,賣了5000多件商品。

株洲齒輪公司是齒輪傳動行業重點骨干企業。疫情暴發后,公司暫停線下集中培訓,開始策劃啟動線上培訓,先后投入15萬元進行課程開發和平台運營使用,上線了時代光華和培訓寶線上培訓平台。

記者採訪發現,當前,大部分企業將傳統的安全、技能和質量培訓等,轉為線上培訓。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表示,這種無接觸培訓,成為疫情防控期間幫助企業職工、農村轉移勞動力、未就業畢業生、失業人員、貧困勞動力等人群提升技能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的重要舉措。

截至6月15日,全國線上職業培訓實名注冊人數已超過1324.5萬人次,開展線上培訓超過1208.1萬人次。

以工代訓保就業

今年6月,山東濟寧市人社局向九龍貴和集團發放了3000元的以工代訓補貼,這是當地發放的第一筆以工代訓補貼。“6月初我們公司新招了6個人,讓他們邊工作邊培訓。人社服務專員告訴我們有項以工代訓補貼,可以申領。”九龍貴和集團人力資源部經理張丹丹說,抱著試試的心態,公司提交了材料,沒想到,補貼很快到賬了。截至6月底,濟寧市共向7家企業114名職工發放以工代訓補貼5.7萬元。

以工代訓是指在工作崗位上以實際操作的方式接受技能培訓,上崗即培訓、培訓即就業。今年5月,人社部辦公廳提出各地要大力開展以工代訓,將以工代訓作為今年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力支持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等開展以工代訓,支持受疫情影響出現生產經營暫時困難導致停工停業的中小微企業組織職工開展以工代訓。為了提升勞動者技能、穩定崗位保就業,國家政策密集出台,地方落實不遺余力。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公司工業工程部負責人介紹,今年新錄用員工1800余人,已完成1025人次崗前技能培訓,“針對不同工種設計課程,將培訓效果納入績效考核,保証生產、培訓兩不誤。確保在明年底前,一線員工接受相關技能培訓。

7月底的一天,來自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26個鄉鎮的90名學員,走進峨眉山市金威利運動用品公司的生產車間。

當天,他們正式上崗接受培訓。制鞋屬勞動密集型產業,對熟練員工的需求量大。樂山援彝工作隊通過與對口援助的金威利協調磋商,計劃通過“以工代訓”的方式送配500人,后期通過參加培訓的人員“幫傳帶”,預計“樂美扶貧工廠”建成后,將帶動2000人就業。

來源:工人日報

(責編:孫爽、程宏毅)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