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廣西北海“雲調解”合力化解勞動爭議糾紛:31名農民工歷時兩年討回欠款

龐慧敏

2020年08月13日09:16  來源:《工人日報》

“討了快兩年的薪酬都沒有結果,現在終於鬆了一口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農民工唐榮寬激動地說。

6月22日,一起31名農民工討薪案在廣西北海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線上“雲調解”,調解過程僅用了半個多小時,雙方當事人便達成調解協議。北海中級法院速裁團隊依法出具司法調解書,有力維護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層層轉包

2017年初,浙江一家建筑公司承建了北海某地產的二期項目,施工過程中浙江公司將該項目全部清包給河北某勞務分包公司。而后,該河北勞務分包公司將其勞務工程的一部分轉包給被告王得福(化名)父子,其二人再將部分工程分包給包工頭程宏(化名)。

2018年5月前后,包括唐榮寬在內的31名涉全國多省籍農民工跟隨程宏來到北海的項目工地施工。當年,在部分工程竣工進行工資結算時,承包項目的三方當事人對應支付的款項產生了分歧,導致這31名農民工的工資沒有了著落。

“當時我們就調解過一次了。”唐榮寬告訴《工人日報》記者,2018年底,大伙兒都盼著回家過年,可工資都沒到手,“當時我們就去找勞動保障局和勞動監察大隊,還有住建局,來來回回好多次。”

經北海市政府相關部門協調,2019年春節前后,河北勞務分包公司支付了農民工大部分報酬。

但是,春節過后,這些農民工們回到工地等待組織開工,卻遲遲等不到開工通知。唐榮寬他們一開始以為是公司那邊沒協商好,但等了一個多月,等來的卻是負責人不見蹤影。大伙兒基本判定——老板跑路了。

困難重重

當時,31名農民工總共還有22萬余元工資未清算。“我個人差不多被欠了7000多元,我那些工友最多被欠了一兩萬元吧!”唐榮寬說。

2019年,31名農民工將該河北勞務公司、王氏父子和程宏起訴到北海市銀海區人民法院。法院認為,事實查明,當事人之間已形成勞務清包承包、勞動轉包和分包關系,總清包方河北勞務分包公司將涉案勞動工程款項付給轉包人王得福父子后,其二人結付給分包人包工頭程宏,再由程宏結付給班組人員,但王氏父子與程宏收到勞務款項后,違規倒款,金額巨大,致使本案原告不能及時結清勞動報酬。2019年12月,法院一審判決,王氏父子和程宏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支付所欠的勞動報酬。

王氏父子不服,上訴至北海中院。

今年6月22日調解當天,現場爭議很大,“主要集中在承包項目的三方到底該如何分攤欠款責任這一點上。”北海中法調解員葉雪玉告訴記者,“往常農民工討薪可能只是單告一個包工頭,而這次的項目被轉包分包多次,責任分配較難。”

由於疫情影響,多個項目的錢款不到位。在“雲間調解”平台“面對面”連線調解現場,程宏一開始態度強硬:“施工方還沒結算工程款,我手頭也沒有那麼多錢,沒辦法支付。”

“你就是不想給錢!”在調解現場的農民工認為程宏是有意在推卸責任、無心調解。一時間,雙方爭執不下,當事人情緒也越來越激動,意見難以達成一致,調解一時陷入僵局。

合力解紛

在調解現場的連線中,程宏多次情緒失控。在調解員和法官的勸說下,他逐漸平靜下來,“我們知道你現在壓力很大。”法官和調解員告訴程宏,要抓住有利於節約雙方訴訟成本的機會盡可能達成調解協議。

調解中,程宏在連線另一端落下眼淚,他最終同意支付拖欠的農民工工資。各方達成了調解協議——由程宏、王氏父子以及河北勞務分包公司共同支付欠款,並於7月10日前將全部調解款轉賬至法院賬戶,法院再將錢分發給31位農民工。

代理這次討薪案的劉貴達律師表示,該案的難點主要是承包項目的三方負責人之間關系復雜,涉及的賬單、發票、合同等証據太多,各項工程款和拖欠的工資挂了鉤。

“在疫情這樣的特殊時期,最后能夠達成一致協議,有賴於立案后法官介入調解和工會委托調解通力合作,也要感謝各方當事人的理解和包容。”工會調解員曾非感慨地說。

北海市於2019年12月在北海中院正式挂牌成立廣西首個“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開展勞動爭議訴調對接試點工作,依托工會貼近基層勞動者、擅長群眾性工作的職能優勢,結合法院在勞資糾紛處理上的專業性、權威性資源優勢,有效推動勞動爭議案件妥善解決。

至此,31名農民工跨省討薪已經到了尾聲。劉貴達律師很關心后續進展:“現在大多數錢款已經打進法院賬戶了,8月內會打給農民工,他們心裡的石頭也就落地了。”

(責編:程宏毅、孫爽)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