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育企業實用之才,走產教融合之路

畢業生上崗即成熟練工,他們是這樣煉成的

馬學禮

2020年08月18日08:21  來源:《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一家成熟的高科技企業對於優秀的中高職人才有著很大的需求,即便整個高科技行業普遍面臨人才緊缺的問題,卻營造出豐盈的人才庫存,從而使企業具備了充足的發展活力。

企業招不到合格的員工、求職者找不到合適的崗位——長久以來,這已經成為人才招聘市場常見的怪相。眼下,整個高科技行業普遍面臨著人才緊缺的問題,但地處西北的一家科技型企業——寧夏榮光科技集團卻逆勢營造出豐盈的人才庫存,從而使企業具備了充足的發展活力。

近日,記者實地探訪寧夏榮光科技集團,來自智能制造機器人領域、3D打印及技術領域、激光芯片研發與應用領域、半導體照明及智慧農業領域的50多項核心技術專利讓人嘖嘖稱奇。

“企業能走到幾天,是堅持走產教融合路子的結果”,提及公司這些科技含量十足的科研成果,該公司董事長梁少榮說,集團公司以產教融合破解人才困境,不僅收到了滿意的效果,也成為企業競爭制勝的一張王牌,吸引了大批觀摩者前來取經。

惱人的“兩張皮”

十幾年前,當時事業上已經小有成就的梁少榮從廣東來到了寧夏。彼時,他瞄准了光電和智能制造的市場方向,注冊成立了榮光集團,並准備在當地建立光電產業園。

一切准備工作進行得順風順水,但結果卻在“不可能出現問題的環節”卡了殼——大批前來應聘的人中硬是找不出可用之才。

“這其中包括當地幾家職業院校的畢業生,盡管他們的所學專業與榮光公司的需求一致,可真刀真槍地‘練一練’時,幾乎‘全趴下了’。”這是久居廣東的梁少榮始料未及的,由於招不到合格的工人,無奈之下,企業不得停止了光電產業園項目。

梁少榮想搞個明白。他隨即帶領工作人員對寧夏幾所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情況進行調研,他發現問題很明顯地擺在那裡——學校用於學生實習、實訓的設備,是仿真教學型演示設備,與企業的生產設備存在明顯差異﹔學校的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都是“從學校畢業再到學校工作”,幾乎沒有企業生產一線的工作經驗,實際教學中多以理論教學為主﹔學生的學習場所基本局限於教室和校內實習場所,接觸不到先進的理論和最新設備……這種情況下,學生在校內學到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勢必難以對接企業的實際需求,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結構、質量與整體產業需求無法完全適應,學生的在校教育與社會實際應用成了互不關聯的“兩張皮”。

幾經掂量,榮光公司召開了董事會,公司上下達成一致:如果不解決這個惱人的“兩張皮”問題,公司的發展前景就是死路一條。會議研究決定,與當地職業院校進行合作,共同培養公司急需的高技能技術人才。

產教融合“六字訣”

一家成熟的高科技創新類企業,不僅僅需要研發類高端人才,對於優秀的中高職人才也有很大的需求。

2015年,該企業產教融合邁出了第一步:他們與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石嘴山工貿學院簽訂了合同,鄭重承諾保証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之后,企業大刀闊斧地進行教學改革,增加了學生實習、實訓的時間和內容,實施了有具體操作方式、有量化考核指標的模塊化教學模式,並將學校原有的實驗、檢測、分析儀器等設備進行了技術改造,這既保証了學校教學的系統性和特殊性,又切切實實提高了學生的實操能力。

經過連續6年的持續發力,榮光集團逐漸建立起“產、學、研、培、服、賽”六位一體的產教融合模式:以生產帶動學習、實訓﹔以研發培育帶動師資力量﹔以培養技術型、產業型人才服務社會,以大賽奪標提升學習技術的積極性。

記者了解到,榮光集團在學校裡設置了共享車間,將實際生產引入了校園,讓學生學到了更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贊助老師前往知名企業實踐學習,提升了教師的職業技能﹔引入了100多名專家學者,公司每年可培訓學校教師200多人次以上,學生及產業技能人才2000名以上。

不久以后,“六字訣”產生了令人欣喜的良性效應,制約集團發展的人才困境陸續得到了緩解。榮光集團開始陸續為學生提供了就業咨詢、技術輔導、創業扶持等服務,並按照社群化、精細化、專業化、品牌化思路打造了創新創業技術服務中心,為學生創業者提供技術支持、市場推廣、資源共享等服務。

“共益”理念落地生根

盡管還沒有完全在產教融合中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但榮光集團卻對此滿懷信心。

企業總經理龐海萍坦承,當初決定走產教融合這條路還是冒了一定的風險的。比如,企業商業機密的泄露問題、學生實訓中的安全問題,特別是企業針對學生實習大量投入的成本問題,都讓大家有所顧慮,而此前當地並無先例可資借鑒。

企業的自身利益能否實現尚是一個未知數,榮光集團卻提出了“共益”的合作理念——學校、教師、學生、企業應該在合作中實現共贏。

如今,“共益”從理念變成了現實:一屆接著一屆的畢業生新手煉成了業務能手,不但緩解了榮光集團的人才緊缺問題,也成了其他各家企業的“搶手貨”——一上崗即成了熟練工。學校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招生難得到緩解。同時,榮光集團還幫助在校學生、老師申報了多項專利,完成了科技成果的轉化活動。

育企業實用之才,走產教融合之路。幾年來,榮光集團在產教融合領域不斷探索前進,希望對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鞏固和發展地方經濟發揮更大的推動作用。目前,集團公司創新“互聯網+”實訓中心的O2O新模式,打造了集創新技術型人才培養、前沿工業技術研發於一體的實訓中心和雙創平台,傾力培養更多高技術人才,讓“共益”的合作理念更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責編:程宏毅、宋美琪)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