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棄讀普高選擇職校,還是迫不得已的選擇嗎?如今,人們有了更多選擇職校的動力和信心——

從獎勵老師招生到家長主動咨詢,職招變了

柳姍姍

2020年08月19日09:02  來源:《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棄讀普高選擇職校,是學生和家長迫不得已的選擇?如今,這種觀念悄悄在改變。社會對技能人才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國家利好政策的相繼出台,給人們更多選擇職校的動力和信心。

就業前景好、學費低、升學途徑多……這些正逐漸成為職校招生的“金字招牌”,學生和家長對職業教育的接受和認可程度也越來越高。

中考過后,中等職業技術院校也迎來了招生熱潮。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隨著社會對技能人才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國家利好政策的相繼出台,學生和家長的求學觀念正在發生改變,學生和家長對職業教育的接受和認可程度也越來越高。很多職業技術學校招生情況普遍不錯,實力好的根本不愁生源。就業前景好、學費低、升學途徑多……這些正逐漸成為職校招生的“金字招牌”。

“過去為招生,職校老師都有指標任務,如今,招生季很多家長都是主動打電話咨詢,學校終於告別招生這個最大‘心病’了。”有職校老師如是說。

“考上大學不值得炫耀,能找到好工作才算有真本事”

“最近有不少家長跟我打聽我家孩子上的職校怎麼樣,在我們村,能考上大學不值得炫耀,能找到好工作才算有真本事。”吉林省四平市鐵東區石嶺鎮村民王海霞告訴記者,以前讓孩子上職校,家長臉上無光,現在這種觀念正在改變。

王海霞的兒子中考成績不理想,她一度為孩子的出路發愁。此時,恰好接到大連一所職校的招生電話,通過四處打聽,了解到該校確實管理嚴格且學生就業情況一直不錯后,她果斷為孩子報了名。“讓孩子學門技術,將來怎麼著也能有口飯吃,有技術就有底氣。”王海霞說。

“我外甥當時300多分上的民辦大學,畢業后在家快待一年了,一直找不到合適工作,全家人都跟著一起上火。不知道你兒子上的學校怎麼樣,能不能去學下技術?”前不久,隔壁村的一位老鄉給王海霞打電話,專門打聽學校情況。

不僅如此,村裡也有中考分數勉強能上普通高中、但考大學沒有把握的孩子,家長都在糾結要不要干脆去學技術,免得將來不好就業。顯而易見的是,家長對孩子們的求學觀正變得越來越務實。

“一般情況下,農村的孩子確實更能吃苦。我們的競賽班學生基本都是農村娃,學習訓練特別辛苦,每屆參加世界技能大賽能獲獎的也都是這些學生。”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競賽班教練潘焯成說,不過,隨著觀念逐漸變化,確實也開始有城裡孩子願意到技校學習了。在他所在的學校,每個班都有一兩個本地的城市生源。

“學校很多熱門專業的招生計劃早早便會完成”

“學校很多熱門專業的招生計劃早早便會完成,其中不乏高考成績還不錯的學生報名,尤其是競賽班,報名的50個學生中隻有1個人能留下,競爭激烈。”潘焯成告訴記者,過去為鼓勵老師招生的獎勵已經沒有了,而且每到招生季很多家長都是主動打電話咨詢。現在,很多職業技術學校都各有特點和長處,招生情況普遍不錯,實力好的根本不愁生源。

就業前景好、學費低、升學途徑多……職業教育擁有很多明顯優勢,尤其是其遠超普通高校的就業率,更是成為招生的“金字招牌”。有數據顯示,中等職業畢業生的就業率已連續10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職畢業生的就業率在6個月后會超過90%。

在潘焯成所在的學校,學生通常都是還未畢業就被企業提前預訂,很多工資待遇超過普通白領,極優秀者還會直接被當作特殊人才引進,比如有不少在世賽中獲獎的學生能直接留校任教,有正式編制,享受副高待遇,還有的就職於知名企業、研究院等,年薪與985、211院校的研究生比肩,能達幾十萬元。

“我們不愁招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吉林省工業技師學院的劉超老師介紹,按照容量,學院每年的招生人數在400人左右,報名截至10月20日,但今年剛到8月中旬,報名人數就已經超過400人,很明顯招生速度更快,學生的報名積極性更高了。

不過,盡管職業技術教育在就業等方面有諸多優勢,但記者採訪多位今年選擇就讀中職的學生和家長發現,多數人仍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放棄讀普高選擇職校。

“一學文化課我就腦仁疼,以后肯定考不上大學,不然也不會去學技術。”選擇就讀職校的李俊生說,親戚中不少哥哥姐姐都是大學生,家裡風風光光地辦升學宴,畢業后工作輕鬆體面,而自己選擇讀職校,家裡靜悄悄的,他心裡頗不是滋味。

“很多家長和孩子對學技術的認識仍然是‘隻有差生才會上’‘又臟又累又沒錢’,這也是導致職校學生普遍素質不高的重要原因。”劉超說。

“我們也想多教一些底子好、素質高的學生。”劉超說,目前看來,雖然技術工人群體的收入上來了,但地位觀念還需要進一步改變。

要給人們更多選擇職校的動力和信心

“學校畢業生非常搶手,但為了進一步提升學歷,一多半都升高職了,而且像焊接、鉗工等需要吃苦的工種並不好招生,企業用工長期處於缺口狀態。”劉超說。

“每年我們都會組織學生參加成人高考,這樣至少能拿個大專畢業証,學歷問題確實是個坎。”潘焯成告訴記者。他認為,長期以來職校畢業生隻能是工人編制這點非常不合理,工人身份和管理崗位的通道應該打通,不然就會限制技能人才的進一步發展。

技能人才是支撐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但也長期存在緊缺、不匹配的困境。2019年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技能型人才缺口約2000萬人,因此,大規模培養、配置技能人才刻不容緩,這也是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必要條件。

為了給人們更多選擇職校的動力和信心,近年來,中央和各省市相繼出台了諸多推動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文件。如《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要打通中職、專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技工教育“十三五”規劃》提出,技工院校中級工班、高級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分別按相當於中專、大專、本科學歷落實相關待遇等。

同職業素養需要慢慢培養一樣,整個社會對於技術工人群體的轉變認識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有業內人士表示,要想轉變思維,必須從制度設計上破除“唯學歷論”,同時需要社會、職校、企業在政府的帶領下發揮聯動作用,打破技工成長的天花板,培養出更多的高級技工,並讓他們在自主創新中發揮更多創造力。

(責編:程宏毅、宋美琪)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