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一把經過改制的梯子、一個“個性定制”的盤子,都成為解決生產現場難題的道具——

普通職工也能變身創新大師

尹曉燕

2020年08月19日09:05  來源:《工人日報》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一把普通的梯子、一個吃飯用的盤子,都成為解決生產現場難題的工具,普通職工也能變身創新大師。山鋼萊蕪分公司焦化廠開展全員平凡創新活動,廣大職工積極開動腦筋,變問題為資源,化浪費為增效,各崗位職工的一項項小創新,為生產注入了不竭動力,成為績效提升的源泉。

一把梯子省下5萬元

“有了這把梯子,干活再也不用等維修扎架子了,安全性也提高了。原來需要幾天干完的活,現在不到兩個小時就完成了,韓主任發明的這把梯子太贊了。”該廠煉焦四車間熱修工田京城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原來,四車間的7號、8號焦爐已投產12年以上,個別蓄熱室封牆出現裂縫或剝蝕,導致出現串漏,如不及時處理會造成加熱系統故障,影響焦炭成熟。每次蓄熱室封牆檢修都需要外委隊伍搭設腳手架,每次至少需要3~4天時間,費時費力費錢。針對此,車間主任韓永吉和崗位職工一道反復研討,設計了焦爐蓄熱室封牆檢維修專用梯子,有效解決了每次檢維修必須人工搭設腳手架的問題,縮短了檢維修作業時間,並可在出現異常時及時處理,改善了現場環境。

據了解,以前每年蓄熱室封牆抹補檢修作業搭設腳手架的費用每座焦爐要2萬元以上,檢修時間40天以上。現在用這把“專屬梯子”不僅減輕了職工勞動強度,每年還能節省外委費用5萬余元。

把“盤子”搬到生產現場

“盤子的用處不僅僅在餐桌上,在我們生產現場也能派上大用場。”該廠回收二車間硫銨班班長肖揚說。

針對部分設備出現的輕微漏油漏液及設備清理時洒漏液體等現象,該車間職工將餐桌上的“盤子”搬到生產現場,提升了生產現場環境水平,降低了崗位職工的勞動強度。

自推進精益管理以來,該車間現場環境得到較大改善,但由於設備、工藝等原因,部分設備存在輕微漏油液現象,治理難度較大。車間根據設備特點“個性定制”了各種形狀、材質的“盤子”與設備配套使用。在化驗台上,放一個“盤子”,取樣時即可防止母液滴在地面上造成污染。針對泵底油污清理難度大、效率低的問題,在底部放置大小各異的“盤子”,油污就能得到有效承接。職工們自覺當起“服務員”,定期對“盤子”進行清理,使現場環境得到持續提升。

“躺著干”變為“站著干”

近日,焦化廠備煤車間一煤場作業班作業長李志坤又發明了一個“神器”,將原來的舊式全固定皮帶支架改造成了新型可活動式皮帶支架,有效解決了以往更換皮帶支架托輥需要鑽到皮帶機下面的問題,大大降低勞動強度的同時,縮短了檢修時間,崗位職工紛紛表示:“這‘神器’太牛了,現在我們站著就能換托輥了,真得勁!”

備煤系統皮帶支架是支撐皮帶輸送機的重要部件之一,對提升皮帶使用壽命和減少運行阻力起著關鍵作用。因為皮帶支架座與機身緊固件用普通螺栓連接,在更換皮帶支架中間的托輥時,一名職工要先鑽到皮帶機下面躺下,另外幾名職工用撬棍將皮帶撬起,兩組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托輥的使用壽命一般為數月,更換皮帶支架托輥作業較為頻繁,不僅佔用了大量的檢修時間,且存在一定安全風險。

這種費力不安全的操作一直成為具有8項國家發明專利的作業長李志坤的一塊心病。偶然一次機會,李志坤在更換班組窗戶的折頁時,靈機一動,折頁原理運用到皮帶支架上正好解決了問題。他先在自己的創新工作室試驗成功后,隨即帶領班組職工,對皮帶支架進行改造,以報廢銷軸為材料,將過去的90°垂直固定螺栓改造成能夠180°旋轉的弧形銷軸,用可輕鬆卸下的反向受力快拆式挂鉤代替原來的普通螺栓。職工隻需要將一側的兩個挂鉤輕輕卸開,就可讓皮帶支架“躺下”,此時隻需一名職工站立作業就可以完成托輥更換,省時省力的同時,實現了作業過程安全可控。

(責編:程宏毅、宋美琪)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