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為了讓4萬多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盡快入住新居,昭通市昭陽區總全員上陣,還請來200多名志願者幫群眾搬家——

兩噸土豆,工會志願者一袋一袋扛上17樓

本報記者 陳昌雲

2020年10月13日10:00  來源:《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昭通市昭陽區總工會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一方面為易遷群眾解決搬遷等生活難題﹔另一方面,開展內容豐富的培訓活動,提高群眾就業能力,推動他們盡快融入城市。

仲秋的藍色天幕下,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靖安新區149幢嶄新的居民樓十分引人注意,每幢居民樓高達17層,共有9256套住房,總建筑面積185萬平方米。這是來自昭通市昭陽、大關、永善、彝良、鹽津、鎮雄等6縣區40549名易地扶貧搬遷(后文簡稱“易遷”)群眾的新居。

看著樓房,何紅終於鬆了口氣。“投身脫貧攻堅,幫助山區貧困群眾及時遷入新居,工會責無旁貸。”到昭陽區總工會擔任常務副主席這1年多以來,何紅已記不清自己往返靖安新區多少次。樓房建設時正值冬天,昭陽區總工會為施工人員送去溫暖,加油鼓勁。樓房建好后,昭陽區總又開始忙活群眾搬遷事宜。

新房建好頭幾天,電梯還不能使用,由於村民中青壯年大多在外務工,家裡僅有老人孩子,如何搬家就成了擺在村民眼前的大問題。

“工會即使全員上陣人手還是不夠,我們就找來200多名志願者幫群眾搬家。”何紅說,“最高的17樓,是工會志願者走樓梯把家具抬上去的。有位搬遷戶從老家搬來兩噸多土豆,由於電梯還不能使用,工會志願者硬是走樓梯幫他一袋一袋地扛進了17樓的家。”

把群眾安置好后,何紅又帶領工作人員對靖安新區6個社區和紅路馨居3個社區的工會組建工作開展走訪調研及工作部署,最大限度把易地搬遷安置點群眾吸納到工會組織中來。目前,靖安新區已成立臨時工會工作委員會,整個新區除福興社區外,已全部成立社區工會。

為了幫助易遷群眾盡快融入城市生活,昭陽區總圍繞技術技能、家庭家風家教、健康知識、生活常識、務工常識、安全知識、禁毒防艾、文明禮儀等方面開展培訓,提高群眾就業能力,教育引導群眾移風易俗,樹立健康生活觀念,快速融入城鎮生活。

提起這項工作,昭陽區總工會副主席方建麗羅列了一長串數字:截至目前,在靖安新區開展了3期家政服務操作培訓,培訓220人﹔3期養老護理服務培訓,培訓220人﹔4期果蔬產品包裝培訓,培訓395人,一共完成對835名易遷群眾的素質和技能提升專項培訓。在紅路馨居,以集中培訓、樓棟會、院壩會、入戶培訓等方式,就如何使用電梯、馬桶、用電、用氣等開展綜合素質提升培訓,合計培訓1.5萬余人次。截至目前,昭陽區總共開展各項培訓200余場次,受培群眾達5萬余人次。

普法也是昭陽區總引導易遷群眾融入城市的一項內容。2020年7月,昭陽區總在安置點舉辦法律知識講座,聘請律師為群眾講解勞動法律法規知識。此后,又聯合區司法局在合順社區建設法律服務平台,對符合條件的易遷群眾(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目前,已為5名討薪的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

“山區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只是脫貧攻堅的前奏曲,更重要的是要能發展、能致富,在這方面,工會大有可為。”何紅說。為此,昭陽區總聯合靖安新區服務管理中心和昭通新紀元職業培訓站組織開展就業雙選會,無縫銜接現場結業者,使接受培訓的易遷群眾一結業就能上崗。活動當天就有133名易遷群眾與用人企業簽署意向性協議。

據介紹,昭陽區總還聯合區人社局、靖安安置區就業工作站等部門大力推動易遷群眾外出務工。截至2020年6月20日,搬入群眾3萬余人,勞動力22861人,通過人社局、靖安安置區就業工作站聯系,向福建、廣東、浙江、江蘇等地企業輸送20562名外出務工人員,每月每人有五六千元收入。

(責編:孫爽、程宏毅)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