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演繹扶貧路上的人文關懷,分享“知識的力量”

永州職工讀書分享會10萬人線上線下聯動

產業扶貧吸納和帶動1.3萬名貧困群眾家門口就業,助力江華縣脫貧摘帽

2020年11月03日08:47  來源:《工人日報》

本報訊(記者方大豐 通訊員羅毅 唐新輝)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對症下藥、精准滴灌、靶向治療,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10月26日,這些 “金句”在湖南永州江華瑤族自治縣的瑤族圖騰園裡“跳躍”。當晚,永州市總工會在這裡舉行“湘悅讀·工力量”職工讀書分享會,演繹精准扶貧路上的人文關懷,也讓10萬瑤鄉人線上線下聯動分享“知識的力量”。

在永州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鄧可旺看來,江華瑤族自治縣是著名的瑤鄉,去年從國家貧困縣出列。用一場讀書會在這裡讓職工們分享脫貧攻堅、建設小康社會的讀書學習心得,具有特別的意義。

據了解,產業扶貧在江華瑤族自治縣摘掉貧困縣帽子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該縣扶貧車間數量已達486個。這些散落各鄉鎮的扶貧車間,一頭連著貧困群眾的家門,一頭面向廣闊的市場,吸納和帶動1.3萬名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

活動現場,扶貧干部代表用生動的故事講述了“扶貧先扶心,扶貧必扶智”,讓百姓在家鄉安居樂業的故事。永州各縣區總工會以及湖南廣電扶貧隊,以歌舞、小品、情景劇、漁鼓等形式,演繹了精准扶貧的溫暖之路,其中,詩朗誦《高新區,瑤都最美的四季芳華》呈現的就是這樣一個場景。

在這個創辦於偏遠瑤都的高新區,當地政府的“母親式服務”吸引了大量企業入園,疫情期間,更是“創造條件讓高新區成為本地勞動力的高薪區”,比如,對2月底以前到園區企業或者到鄉鎮扶貧車間上班且連續上班3個月以上的員工給予300元/人的一次性補貼。目前園區內已有108家企業,1.4萬名農民在此成為產業工人。

大圩鎮東沖河村是湖南廣電扶貧隊的所在地。晚會現場,扶貧隊隊長董紅導演的情景劇《董奶奶和她的42個孩子》講述了自己親歷的故事。扶貧隊在這裡創辦“芒果家園”,解決了低年級學生的寄宿問題,也讓大山裡的孩子感受到現代文明,董紅還把扶貧車間引過來,給孩子們送書、送洗臉盆,幫無力承擔學費的准大學生交足了3年學費……

龍德晟機電廠開到大圩鎮的扶貧車間,為照顧家庭負擔重的留守婦女,專門開辟居家操作崗位,共有40多人居家就業。年紀大的黃丙花為了照顧3歲的孫女,將操作台搬到自家客廳,她每次拿6箱材料回家,3天即可交貨,一個月收入有2400元。

“產業扶貧並非一勞永逸,扶貧車間在追求效益的同時,更要兼顧人文關懷。”鄧可旺說,工會將《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主題職工學習分享會開到瑤鄉,溫暖的扶貧故事和以人民為中心的治國理念更加水乳交融。

(責編:孫爽、程宏毅)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