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從臨時工成長為技術員、班組長、車間主任,縫紉女工謝秀榮以廠為家帶動大家——

【勞動者之歌】一顆“明星”點亮一片星空

本報記者 黃洪濤

2020年11月30日10:37  來源:《工人日報》

走進南京際華5302公司展廳,萬綠叢中一件“白衣”格外醒目。

“這是我這輩子收到的最好禮物。”服裝縫制車間主任謝秀榮談起這件衣服,眼神裡充滿自豪。這是一件特殊的防護服,上面寫滿了江蘇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的名字。

“看著這一個個名字,我能想到他們的一張張笑臉。他們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謝秀榮說,能為這些抗疫一線勇士添衣添防,是自己和姐妹們最驕傲的事。

這件防護服,凝結著江蘇援助湖北醫療隊對5302公司的感激,也記錄著謝秀榮和她的姐妹們一段不尋常的抗疫時光。

“國家需要必須上”

時間回到春節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牽動著謝秀榮的神經。

憑借著多年的職業敏感,謝秀榮隱約覺得這個春節假期不同以往,可能隨時需要回到廠裡。雖是假期,但她並不閑著,而是跑去工友們家中挨家挨戶家訪。一方面帶去春節的問候,另一方面做一個思想摸底,了解工友們春節加班的意願。

果然,1月29日,大年初五,公司接到了一項緊急任務——要在最短時間內轉產醫用防護服。身為車間主任的謝秀榮沒有猶豫,立刻發動工友們回來投入戰斗,她帶頭寫下了一份請戰書,“國家需要必須上!黨員干部帶頭上,全員一起上!”

第二天起,工友們從四面八方陸續“歸隊”。然而,一個難題橫在眼前——公司從事制服生產多年,卻從未涉足過醫用防護服的研發生產。

這沒有難倒謝秀榮。沒有樣品,就在網上查圖片、看資料,謝秀榮組織技術骨干一起攻關設計難題,一遍又一遍試穿打版樣衣。經過數十次的修改、完善,樣品終於設計定版。2月3日凌晨3時,第一批封樣報檢的50套防護服成功下線。

防護服通過了檢查,謝秀榮帶領車間160多人日夜奮戰,防護服生產快馬加鞭。

“這次疫情,讓我重新認識了我們班組工人。”謝秀榮說,200件、1000件、2500件,隨著班組技能競賽的開展,工人們都使足了勁兒,潛能被激發出來,防護服的日產量迅速增加,最高時達兩萬件。

40天的時間,50萬件防護服從5302廠制作出來,送到武漢,成為醫護人員的戰袍。

“你們的辛苦我都懂”

連日的辛勞、加班,工資收入也不高,一些工友難免抱怨。

大家心裡有牢騷,總是喜歡找謝秀榮傾訴。每每這時,謝秀榮都會不厭其煩地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開導大家。有時,沒等工人們說出自己的困難、需求,謝秀榮都想在了前頭,她說:“你們的辛苦我都懂。”

從一名臨時工,成長為技術員、班組長、車間主任,謝秀榮干遍了車間裡的所有崗位。

1997年,高中畢業的謝秀榮就進入5302廠,成為一名臨時工。她總是以廠為家,來得最早、走得最晚,利用一切機會向老師傅請教技術,在業余時間看書補習知識。

7年后,她已成長為縫紉技術骨干,並被任命為服裝縫制車間B601/2組組長。150名組員全部為女性農民工,平均隻有初中文化,技能單一,大多抱著“干一天算一天”的想法。作為組長,謝秀榮和大家同工同酬、同福利待遇,並帶著大家學技術、鑽業務,參加技能競賽,組裡形成了你追我趕、奮勇爭先的干事氛圍。

2008年,廠裡從瑞典引進了一套國際領先水平的服裝智能吊挂系統,安裝在謝秀榮班組。誰來操作?謝秀榮當仁不讓,她自費參加學習,不僅自己掌握了終端機操作技術,還總結出了一套操作口訣,方便全員掌握操作要領。經過3個月的熟練磨合,工效提高20%,達到設計水平。不久,她又額外教會了兄弟班組使用新設備。謝秀榮所帶的生產吊挂線被集團公司作為生產示范線加以推廣。

不怕吃苦、能打硬仗。汶川地震期間,她帶隊轉產,生產出災區急需的帳篷。2015年和2019年,她兩次帶隊完成了急需的大閱兵閱兵服生產任務。

謝秀榮如同一顆“明星”,點亮了一片星空。不怕吃苦的謝秀榮班組在廠裡出了名。

“5302就是我家”

每天,謝秀榮都會提前半小時到廠裡轉一轉,她早已把廠子當成了家。

2018年,憑借出色的工作業績,她被任命為車間主任。廠裡的大事、小事,都會找到她,她都會不厭其煩地一件一件處理,成了名副其實的“大管家”。

她知人善用,通過競選將群眾信得過、有技術、會管理的員工充實到關鍵崗位,建立起一支以班組長、入黨積極分子、生產技術骨干為核心的骨干隊伍,使車間政令暢通、執行有力。

縫制組長王軍,一年四季總是操著一副沙啞的嗓子指導工人,任勞任怨,她說:“我們都以謝秀榮為榜樣。”

“你沒看出來她腳崴了吧?”技術骨干朱正靜對記者說,就在幾天前,謝秀榮崴了腳,腫得老高,但她沒有休息一天,開會就自己搬來一個高腳凳,把腳搭在上面休養。

“不舍得離開她。”老大姐韋秀英退休后舍不得離開廠子,又被返聘到廠裡,一干又是五年。

“5302就是我家。”她們都說。

(責編:孫爽、程宏毅)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