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熱點思考】構建“共享+工會”工作機制的建議

張孝梅

2020年12月28日10:28  來源:《工人日報》

●觀點

“共享+工會”工作機制借助雲平台與大數據技術,以智慧工會平台為中心,把眾多企業、工會與職工聚合在一起,發揮服務共享低成本、優勢互補高效率的優勢,讓工會服務更為人性化。

“共享+工會”工作機制是工會在加快改革創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智慧工會平台的基礎上,實施工會供給側改革的新引擎。這種新的工會服務管理工作機制,加強了工會系統內部縱橫聯系,鼓勵平台上所有主體參與互動分享合作,實現資源短缺與資源閑置無縫對接,讓定制化服務成為可能。

以各級工會牽頭搭建的智慧工會服務平台為中心,以所屬企業、工會、職工為參與主體的工會共享服務,旨在讓工會服務更為人性化。在這個平台上,工會、企業、職工都可以成為信息發布者、資源供給者、合作意向者、組織策劃者,其角色由單一變為多元,由被動變為主動。通過推動構建“共享+工會”工作機制,能夠將智慧工會定制化,整合成為充滿彈性的豐富系統,每一個部分都可以比以往發揮更大作用。在“共享+工會”工作機制下,智慧工會平台上的所有主體都可能成為潛在的共享資源,所有主體和個體都是參與者、建設者、分享者,將最大限度發揮作用,把工會可以共享的資源邊界擴大。筆者認為,“共享+工會”工作機制構建的路徑可以包括以下幾方面。

構筑資源共享的智慧工會網絡平台。網絡平台是工會實現智慧管理的重要抓手,也是“共享+工會”實現各方資源共享的載體。在實現工會資源共享的基本途徑方面,要整合現有各級工會的網絡服務平台,積極研究各級工會資源和設施的專業管理與系統管理相結合的新型模式,改革傳統的工會網絡平台建設模式,讓共享主體充分參與進來。智慧工會網絡平台建設的核心要素是:簡單化、標准化和易於參與,其意義是通過聯合各方主體釋放資源,從而產生共同的價值。對於有著不同喜好、興趣、才能、生活經驗的職工,互聯網的出現使得連接變得簡單。而各方主體充分參與是“共享+工會”工作機制的基本特征,可以讓工會工作更“智慧”,進而突破時空資源限制,實現定制化、彈性化、精准化。

積極培育壯大各類職工俱樂部。充分發揮職工俱樂部在“共享+工會”工作機制中的作用,在實踐中培育和發展一批與職工興趣愛好相適應的職工俱樂部。職工俱樂部參與職工服務與管理,能有效解決工會組織人手不足、專業性不強的問題,帶動工會工作的全面發展。工會對符合條件的職工俱樂部要給予充足的經費支持。俱樂部以“自願申報、發揮特長”為原則,通過自主管理、社會化服務、標准化建設,提升職工的參與意識,擴展俱樂部的主流文化引領作用。

建立“共享+工會”工作機制的效能評估體系。主要負責評估各方參與主體對“共享+工會”工作機制的認同感與滿意度。工會資源按功能形態劃分有信息、設施、管理、服務、人力等﹔按業務劃分有教育、文體、宣傳、服務、維護、參與、建設等。在指標內容設計與權重分配上,應進行充分調研並在實踐中進行不斷調試完善。一種有效的“共享+工會”工作機制會把個體的才華及所有參與主體對平台的貢獻放大,同時也會讓各方主體實現共享收獲最大化。

大力開發人才資源是工會共享資源中最寶貴的部分。職工群眾是工會最寶貴的人才資源,讓既有才能、又有熱心的職工施展才華,成為工會志願者或兼職工會工作者。“共享+工會”工作機制的獨特之處就在於通過平台來增強個體的力量、學習能力、自主性以及參與意願。

推動基層企業工會及職工之間的互動。“共享+工會”工作機制的理想目標是實現各基層企業工會及職工之間的互動共享,“線上+線下”無縫隙對接,個性化定制。企業可以拿出各自的活動品牌共享,如“鵲橋紅娘”、親子類的參觀工廠和DIY活動、員工福利發放平台等。企業的職工文體品牌活動、培訓特色活動,可以覆蓋到周圍的其他企業。同時,企業間可以在活動策劃、組織等方面進行分工合作,費用共擔。不僅企業工會之間可以省去很多策劃、組織、宣傳的時間和精力,職工喜歡的活動也可以迅速做大做強,品牌化。對於小微企業工會,也可以借助大企業的工會平台與資源,實現轉起來活起來。

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共享+工會”作為資源配置的一種新的工作機制,將有效提高工會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是工會深化改革進程中的重要推動力量。未來,“共享+工會”工作機制需要在實踐探索中解決共享資源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的問題、線上信息接收與分類處理的問題等。雖然面臨一些不確定性技術風險,但應積極鼓勵“共享+工會”發展,堅持包容與監管並重原則,注重普惠性建設。

(作者為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工會理論研究所研究員)

(責編:孫爽、程宏毅)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