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兩年多來中國建行“勞動者港灣”已開放1.42萬個,線下累計服務約1.36億人次——

戶外勞動者的暖心之“家”

本報記者 郝赫

2021年01月06日08:47  來源:《工人日報》

“冬天到‘港灣’喝口熱水,歇歇腳,非常方便。”工作間隙,快遞小哥李航和馬小林如往常一樣,走進位於北京西城區的中國建設銀行興融支行。

這是李航和馬小林工作日中午常來的地方,他們口中的“港灣”,就是中國建設銀行依托各大網點專門為戶外勞動者建立的“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勞動者港灣”(以下簡稱“勞動者港灣”)。

從2018年7月至今,中國建設銀行在全國各地建起“勞動者港灣”1.42萬個,約1.06萬個“港灣”對外開放了衛生間,線下累計服務約1.36億人次,線上公益服務平台訪問量超8026萬次。

銀行裡的暖心一隅

嚴冬北京的午后,戶外已經低至零攝氏度。中國建設銀行北京東四支行的“勞動者港灣”內,環衛工人張春剛用微波爐熱好午飯,短暫午休。

“能吃上口熱乎的飯很難得,‘港灣’為我們環衛工人提供了個落腳地。”張春說,環衛工人一天在戶外工作,早上帶的午飯涼得快,尤其是冬天,捧著飯盒坐路邊匆忙吃口“冷飯”是常態。

2019年,剛轉到東四附近干環衛的張春,從同事口中聽到了“到建行歇歇腳”一說。“當時還想著,銀行這樣辦業務的地方,服務哪能免費給我們用?”跟著同事進了幾次“港灣”,迎來的都是貼心問候,張春才切身感受到,原來這麼多服務,都能讓像他一樣的戶外勞動者方便享用。

環顧“勞動者港灣”,銀行一側干淨簡潔的空間裡,座椅、飲水機、充電器等設施一應俱全,嬰兒車、輪椅等特殊服務向公眾敞開。這樣的安寧一隅,在中國建設銀行很多營業網點都可以看到。

2018年7月,中國建設銀行率先在營業網點創設“勞動者港灣”,為包括交通協管、快遞員、環衛工人等在內的戶外勞動者提供飲水、歇腳等免費服務。

除了基礎服務設施和雨具、急救箱等應急設施,有條件的網點還對外開放衛生間,配備母嬰室、微波爐、無障礙坡道等人文關愛設施,並提供走失兒童關懷、失物招領、普惠金融知識宣傳等服務。

“銀行是為大眾服務的機構,我們要把發展成果回饋大眾。”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說,“遍布大街小巷的營業網點具有天然優勢,空間、設備等資源的開放共享,可以更有效更廣泛地服務社會,把溫暖送到勞動者的心坎上。”

“累了能歇腳,渴了能喝水,沒電能充電,飯涼能加熱。”在每一個“勞動者港灣”的標識下,醒目而朴實的標語,像汩汩暖流,溫暖著戶外勞動者。

升級服務回應勞動者需求

打開“勞動者港灣”APP,各項服務一目了然,距離、設施、特殊服務等信息均可方便獲取。

為方便勞動者和社會公眾享受“勞動者港灣”服務,中國建設銀行同步推出“勞動者港灣”APP,實現附近可服務“港灣”自動推送、服務資源快速獲取、精准定位和智能導航等功能。

在疫情防控期間,“勞動者港灣”APP及時增加“新冠肺炎實時救助平台”“防疫課堂”“線上菜籃子”等惠民服務功能,為民眾提供及時“港灣雲服務”。

截至2020年11月底,“勞動者港灣”APP已完成政務、教育、公益、便民等30余項第三方惠民服務平台對接工作,包括“支付寶”等高流量平台,“雲南一部手機辦事通”“廣東公共法律服務”“安徽職工服務”“河北退役軍人招聘服務”等地方特色服務,以及“建行大學”“裕農通”“善融扶貧”等專項惠民服務。

如今,“勞動者港灣”APP正逐步向以公益服務為特點、覆蓋社會公眾多類民生需求的線上綜合服務平台完善發展。

這種以勞動者為中心的理念,體現在“勞動者港灣”建設的每一步、每一處。

創立之初,為摸清勞動者最為關切的服務需求,中國建設銀行就面向環衛、市政、城管、交警等不同群體展開調研。在“勞動者港灣”的建設中,大到專區規劃、場所改造,小到衛生間的打掃頻次、飲用水的防燙標識張貼,中國建設銀行一步步升級服務,回應勞動者需求。

——廣西分行柳州河東支行考慮到老年客戶先逛早市、再到網點辦業務的習慣,在“勞動者港灣”設立蔬菜存放處﹔

——福建廈門南光支行毗鄰廈門大學,特意設置圖書展架和內嵌百萬藏書的電子閱讀器供民眾閱讀﹔

——北京、上海分行100余家網點設置“手語在線翻譯”設備,滿足聽力、言語障礙類客戶特殊金融服務需求﹔

——高考期間,全國“勞動者港灣”設置“高考加油站”,為考生和家長提供應急文具、飲用水、雨具及臨時休息場所等。

此外,在婦女節、勞動節、國慶節等節日,中國建設銀行還策劃開展“春節返鄉車”“金融知識下鄉”、社區義診等超過6.7萬場特色公益活動,惠及社會公眾超過510萬人次。

共建共享讓愛心傳遞更遠

愛心水、溫馨包……預計今年,一批新的戶外勞動者禮包將在“勞動者港灣”上線。在中國職工發展基金會和中國建設銀行的合作下,不同形式的企業捐助也將惠及更多一線戶外勞動者。

兩年來,在惠民服務領域,中國建設銀行積極開展多層級互聯合作,挖掘引入第三方服務資源,並對接阿裡等互聯網企業開展品牌聯建,推廣“勞動者港灣”公益林等系列公益項目,實現“帶上員工做公益、帶著客戶做公益、帶動機構做公益”。

隨著服務板塊逐步拓展,“勞動者港灣+”服務內容日漸豐富,如今,更多部門、機構、社區加入其中,愛心共振的范圍越來越廣。

——在雲南,省分行全轄319個“勞動者港灣”變身“政務便民服務中心”,提供綜合化、智能政務服務﹔

——在陝西,省分行與人社局、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等單位合作,在“勞動者港灣”發布用工招聘和培訓信息﹔

——在廣東,省分行全轄網點“勞動者港灣”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提供普法宣傳、法律援助及法律咨詢等服務﹔

——在西藏,專家醫生在“勞動者港灣”開展義診活動,為民眾提供高山病及心血管病等高原易發病的看診和咨詢解答﹔

——在河北,省分行與退役軍人事務廳共同在“勞動者港灣”搭建“老兵驛站”,搭建企業和退役軍人之間的就業供需撮合平台﹔

……

2019年4月,“勞動者港灣”成為首個被全國總工會授牌的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共建品牌。截至2020年11月底,與“勞動者港灣”共建合作的第三方機構達711個,2870個網點實現“勞動者港灣+”模式,包含政務、黨建、扶貧、醫療、便民、養老等功能。

與此同時,在中國金融工會的推動下,各地紛紛建起戶外勞動者服務點:河南金融工會聯合陽光產險在全轄147個營業網點設置戶外勞動者“陽光驛站”,廈門24家金融機構的241家“工會愛心驛站”全面開放……倡議金融行業推進服務資源開放共享,推動“勞動者港灣”逐漸成為行業共識、社會共識。

“依托‘勞動者港灣’,我們積極探索合作共建的新內容、新模式,不斷完善和延伸‘勞動者港灣’的服務內涵,激勵和帶動越來越多的人士和機構,以更大熱情參與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事業中來。”田國立說。

(責編:孫爽、徐玉涵)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