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防城港市工會引入企業力量發展特色農業養殖扶貧產業,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工會扶貧車間讓荒灘變身“聚寶盆”

本報記者 龐慧敏 本報通訊員 蔣少萱

2021年01月14日08:52  來源:《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廣西防城港市、港口區兩級總工會牽頭,聯合企業、合作社建成鼎鮮鴨養殖示范基地,通過培訓農戶提升養殖的規范化,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養殖模式。同時因地制宜,利用灘涂荒地發展種植業,進一步拓寬村民增收渠道。

“現在我們村變化可大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沙港村村民沈名燕激動地說。曾經,她家上百畝地幾近成為荒灘荒涂,如今,上千隻鴨苗在這裡嬉戲啄食,脫貧致富的喜悅洋溢在全家人心頭。

沈名燕家發生的可喜變化,得益於近年來防城港市總工會發展的特色農業養殖扶貧產業。防城港市、港口區兩級總工會引進企業力量,在沙港村建起“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扶貧模式,組織群眾發展鴨生態養殖扶貧產業,推進全市工會扶貧車間建設。現在,沙港村300多畝灘涂荒山搖身一變,成為“聚寶盆”。

形成可推廣的養殖模式

2019年10月,防城港市、港口區兩級總工會牽頭,與鼎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名燕種養專業合作社三方共建工會扶貧車間,建成沙港村名燕種養專業合作社鼎鮮鴨養殖示范基地。

據沙港社區主任駱興章介紹,鴨苗和飼料由公司推薦提供,再通過扶貧車間售發給養殖戶。經養殖戶科學喂養后,公司按高於市場價統一回購,再統一品控並投入市場,以此打造優質養殖品牌,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養殖模式。

此外,工會扶貧車間還為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每月工資1000元∼3000元,零工每天150元∼180元。“現在已有8戶農戶在扶貧車間裡固定就業,我們還提供了一些零散的工作崗位來帶動其他農戶就業,受益農戶有20多家。”駱興章說。

目前,沙港村已銷售成品鴨3.2萬羽,產值281.6萬元,純利潤約16萬元,輻射帶動貧困戶60多戶,共計263人。

防城港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把養殖成果和養殖經驗輻射到防城港市其他貧困村、貧困戶,形成規模效益。

培訓農戶力促養殖標准化

“之前別的村也養殖過鼎鮮鴨,但由於養殖不規范,公司撤走了。現在我們經常開培訓班,教農戶養殖,公司還委托合作社監督農戶養殖。”駱興章說。

據介紹,為強化農戶的養殖技術,以規范化、標准化的養殖技術推進養殖扶貧項目的發展,市、區兩級總工會聯合扶貧辦等相關部門在沙港村、白沙村等貧困村多次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班,對鼎鮮鴨科學養殖、飼料配制等技術進行輔導。目前,已開展3期培訓班,共培訓1200多人,新增630多人簽訂意向要求加入工會扶貧車間,參與發展養殖產業。

疫情發生后,農產品銷售市場一度陷入低迷。為支持復工復產,2020年5月26日,市、區兩級總工會在沙港村名燕種養專業合作社舉辦防城港市工會暨港口區脫貧攻堅消費扶貧月直播帶貨活動。此次直播活動銷售扶貧農產品總額為30.96萬元。當日線上線下訂單銷售額為9.2萬元。現場36家企業和單位與農產品經銷商、合作社簽訂購買協議,購買消費扶貧產品,全年訂單銷售額為21.76萬元。

2020年12月12日,防城港市、區兩級總工會舉辦了“鼎鮮鴨”杯消費扶貧廚藝技能大賽,邀請全市30個餐飲企業共32位廚師現場展示烹飪技藝。

產業多元化拓寬增收渠道

沈名燕在養殖鼎鮮鴨之前,和其他村民一樣靠養殖水產生活。隨著防城港市工業經濟不斷發展,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各村灘涂、荒山等撂荒土地面積近萬畝且有與日俱增趨勢,原有魚塘、蝦塘的病害問題也日趨嚴重。

為了充分利用荒灘荒涂,除鼎鮮鴨養殖外,工會扶貧車間還帶領農戶種植水果、水稻等。“現在已有七八十畝果地,包括橘子、百香果等14種水果,一年四季都可以採摘。”沈名燕說。

記者了解到,為了更好地保障農戶收益,合作社計劃在沙港村打造屠宰廠和冷鏈庫,在鴨子長得最好的時候把它們制成成品鴨,等待收購,以此降低養鴨成本。

防城港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扶持鼎鮮鴨(海鴨)產業全鏈條創業孵化項目,組織下崗失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等城市困難職工群眾參與創業就業。

(責編:孫爽、宋美琪)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