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兩會聚焦 建功“十四五” 奮進新征程】當好主力軍 建功新時代

陳曉燕 郝赫 王維硯

2021年03月08日08:27  來源:《工人日報》

目標已經錨定,藍圖已經繪就。超7萬字、內容達142頁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干貨滿滿,讓代表委員看到了未來、讀出了信心。

從藍圖變成現實,需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唱響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主旋律,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代表委員表示,要團結動員億萬職工,勤於創造、勇於奮斗,齊心協力、銳意進取,以實際行動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

充分激發億萬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別小看這條熱線,在為工會集聚人氣、為企業留人方面發揮了大作用呢!”全國人大代表、滁州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工會主席陳建銀不無自豪地告訴記者。

他所在的企業工會辦公室裡有條職工專屬的困難幫扶熱線,每天都有人值班,職工有什麼煩心事可以隨時打電話。通過這條熱線,職工的不少難題得到解決,企業的凝聚力大為提升。

建功“十四五”,踏上新征程,需要創新維權服務方式,讓勞動者在奮斗的路上更暖心、更舒心、更安心。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新要求,提出的目標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全國人大代表,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陳剛說,要落實目標任務,必須緊緊依靠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工會作為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會員和職工利益的代表,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充分激發億萬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建功立業,凝聚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要勇於擔當、主動作為,堅決維護勞動領域政治安全,把廣大職工群眾更加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要認真履行維權服務的基本職責,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勞動者合法權益,突出抓好職工生活品質的提高,圍繞職工多樣化需求開展服務工作,干好為黨分憂、為職工解難、為企業聚力的事,更好地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發揮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員建設工會原主席丁小崗認為,當前我國職工隊伍發生深刻變化,在收入分配、利益訴求、價值取向、思想觀念等方面日益多樣化、差異化,需要工會及時把握變化,採取新思維、新方法、新形式,為職工提供更加優質的維權服務。

“要讓職工真正以主人翁意識投入生產和工作。”全國政協委員,陝西建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義光介紹,他所在的企業一直堅持與職工共享發展成果,採取改善工作環境等諸多關心關愛職工舉措,提升了職工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總工會原主席張廣敏表示,在建黨百年之際,工會組織要從黨史中汲取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力量。工會組織要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找准工會工作的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汲取為黨分憂、為國擔責、為民謀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仰力量。工會組織要把接受黨的領導、團結服務職工有機統一起來,提高履行維權服務基本職責的質量,在黨史學習中凝聚起崇尚勞動、尊重勞動、造福勞動者、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情感力量。

為職工建功立業搭建廣闊平台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王美華回憶起上海市職工創新成果評獎中令她印象深刻的一個發明:一位藥廠職工,只是對設備裝置做了一個簡簡單單的“小改進”,就解決了生產難題。“一線職工中蘊藏著偉大的創造活力。”她驚嘆。

“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堅持創新核心地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怎樣為職工搭建平台,讓職工創新創造活力充分涌現?在今天下午的全國政協總工會界別小組會議上,多位委員都提到工會的一項傳統工作——勞動和技能競賽。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總工會研究室主任呂國泉提出,要聚焦“十四五”時期國家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廣泛深入持久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完善以企業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為基礎、以國家和行業競賽為主體、國內競賽與國際競賽相銜接的勞動和技能競賽體系。他同時認為,要推動各種勞動和技能競賽向新產業新業態新組織、非公企業、網絡平台拓展,不斷豐富競賽內涵,提升技術含量。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總工會勞動和經濟工作部部長王曉峰建議,從制度機制上支持工會開展勞動競賽,通過開展勞動競賽,培育、發現一大批工匠人才﹔支持工會創建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舉辦工匠人才交流活動,為工匠人才交流技術技能、搭建職工科技創新平台。此外,國家科技進步獎、專利獎等要積極獎勵勞動競賽中涌現出的一線工人創新和專利成果。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劉明忠介紹,他所在的企業組建了勞模、技能大師、黨員等先進人物帶頭的創新工作室110個,凝聚創新人才3000余人,先后完成基層創新課題620項,累計創效近7億元。

“職工創新活動不是‘小打小鬧’,是否可以考慮像一些科研項目一樣申請政府的項目支持?”王美華委員提議。

“要把勞模創新工作室打造成創新創效新高地,探索搭建創新成果轉化平台,使創新成果取得更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全國政協委員、國網宿州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帶電班職工許啟金的話得到不少委員贊同。

打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一個偉大時代的誕生,需要有偉大的建設者。

“我們擁有一支龐大的產業工人隊伍,但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短板,嚴重影響了我國產業鏈向高端躍升。”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等委員認為,高質量發展需要高素質的勞動者。

“建設高素質勞動大軍,教育是關鍵。”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公路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原總經理李志軍注意到,當前職業教育缺乏系統性,進而導致培養出的學生實踐能力較弱。

委員們建議,要深層次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健全職業教育和職工技能培訓機制,創新各層次各類型職業教育模式。推動職業教育改革和推動高技能人才技能等級認定改革落實落地。

“要讓勞動者‘想干’‘能干’‘願意干’。”全國政協委員、全國總工會原黨組成員李守鎮認為,需要從3方面下功夫: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精准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深入推進職業教育大改革大發展,提升勞動者技術本領﹔完善工作體制機制,加快技能人才評價機制改革步伐,加強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暢通勞動者成長之路。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工會聯合會榮譽會長林淑儀建議:“應做好就業保障、技能培訓、技能再提升等工作,構建職工終身學習的職業發展路徑,吸納更多人加入高素質勞動大軍。”

“要有計劃地培養大國工匠,全面提升勞動者素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念沙建議,在拓展職業技能培訓覆蓋面的同時,更加重視新興產業和小微企業勞動者的技能提升。企業、社會、政府要有投入,黨政、工會等部門要科學調研、綜合施策,破解勞動者技能提升難題。

(本報北京3月7日電)

(責編:張克非、黃瑾)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