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鐘
2021年03月31日14:10 來源:《工人日報》
記者今天從廣東省惠州市總工會獲悉,近5年來,惠州市總探索“工會+法律顧問+社工+義工”援助模式,通過“惠工”工傷關愛援助項目“引路”,為工傷職工提供工傷咨詢、工傷課堂、工傷探訪、法律援助等服務,給因工傷造成不幸的職工送去工會的關懷,其中,累計開展一對一幫扶個案268例。
“惠工”工傷關愛援助項目是惠州市總於2016年5月成立的公益性項目,通過委托惠頤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派駐社工到人社局勞動能力鑒定現場開展工傷政策宣傳,為職工提供工傷政策咨詢及工傷處理流程指引。每個月,工會律師、社工、義工還多次一起走進工傷康復定點醫院,解答各類工傷問題,協助他們完成勞動能力鑒定,並提供法律援助服務,使得工傷職工依法維權有了方向,切實降低職工維權成本,提高了維權時效。
據記者採訪,不少“黑中介”“黑律師”藏身醫院、活躍在微信群,打著幫職工維權的幌子,挑唆職工索要過高賠償金額,增加維權難度,以達到高價代理工傷維權案件的目的。
惠州市總有關負責人指出,“我們告訴職工維權路應該怎麼走,讓職工不再‘病急亂投醫’,提高維權效率,也堅定職工依法理性維權的信心,並通過工會法援幫工傷職工維權。”
劉某在惠州某精密部件公司工作,2020年6月,她在車間工作時因機器事故造成右手受傷,后來申請了工傷認定。2020年11月,劉某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在鑒定現場接受了義工派發的宣傳單和鑒定安全告知書,並在社工的指引下向工會法律顧問咨詢工傷賠償問題。2020年12月初,劉某被評為勞動功能障礙九級,她多次與企業協商工傷賠償,但企業以不清楚工傷賠償如何計算為由一直拖著。其間,也有“黑律師”稱可以幫她要回工傷賠償,但要收取高額費用。
今年1月6日,劉某來到惠州市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求助。由於劉某沒有參加工傷保險,受傷前的月平均工資隻有3400元,低於廣東省月平均工資5034.6元。社工根據工傷保險條例,按照廣東省月平均工資的工傷賠償標准制定九級工傷賠償相關方案,可企業不同意,協商陷入僵局。隨即,社工幫劉某申請了勞動仲裁。1月28日,勞動仲裁開庭審理前,在仲裁庭和社工的努力下,企業同意協商調解。最終,劉某獲得工傷賠償款10萬余元。
惠州市總相關負責人表示,工會還將持續為工傷職工提供關愛慰問、困難幫扶、權益保障等多元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