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德華
2021年06月09日09:22 來源:《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為了助力平台從業者技能提升,有明朗的上升通道,有一些平台企業承擔了相應崗位技能培訓責任,實現平台和個人的雙贏。為了增加“小哥”們的擇業機會和勞動力市場的競爭力,國家相關部門則通過“政策大禮包”在通用型人力資本培訓方面發力﹔與此同時,工會“娘家人”也在積極送溫暖。
自2020年2月“網約配送員”正式成為新職業,被納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后,平台經濟從業者陸續有了“名分”。“從‘小哥’到網約配送員,成為360行中的一分子,更體現了社會的認可,時代的進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同城即時物流分會秘書長萬瑩說。
助力平台經濟從業者實現技能提升,突破青春飯的職業天花板,實現一路“打怪升級”,從平台企業到政府有關部門,再到工會“娘家人”,各方何為?
提供崗位技能培訓實現雙贏
17歲時,左申平就從老家安徽到北京打工,2017年11月成了一名網約配送員,第二年被提拔為儲備站長。作為站長,左申平在完成訂單調度和問題溝通的工作之外,最大的職責是培訓站裡100多位送餐員,提高服務質量和配送效率,減少投訴和差評。因站點管理業績突出,2019年左申平一躍成為某外賣加盟商人力資源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的主管,負責5個站點約300名網約配送員的日常管理工作。
從一名一線騎手到企業主管,左申平的勵志故事,在宋增光看來並不新鮮。作為餓了麼上海公司的培訓專員,不僅宋增光自己同樣是這樣一路“打怪升級”過來的,同時更看過不少由於業務水平突出,從一線騎手變成站點負責人、區域負責人甚至城市負責人的案例。
“騎手——隊長——站長——城市經理”,宋增光說,通過崗位技能培訓,外賣小哥的職業上升通道是非常明朗的。他目前負責對上海地區各個站點負責人的相關培訓。“主要培訓內容涉及配送技能、工作融入、服務意識以及職業安全等。”
關於平台從業者技能提升與培訓問題,在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副教授紀雯雯看來,一個理想的狀態是:企業願意承擔相應崗位技能培訓責任,國家有政策支持,而勞動者個人也願意放棄短期的經濟收益參與培訓。而平台企業對勞動者進行符合崗位技能要求的培訓,是一種健康、可持續的用工模式,是一種雙贏。這樣的技能培訓平台企業願意做,“短時間就能做,且投入成本並不高。”
在新職業人才培養方面,2018年10月15日,美團正式成立美團培訓機構,致力於成為生活服務業數字化人才的大本營。如今,美團培訓機構提供了針對網約配送員學習的14門線上課程。作為首批新就業形態培訓的免費在線課程,勞動者可以學習配送員專業技能知識,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和勞動者職業技能提升。
配套“政策紅包”不能停
在紀雯雯看來,如果說平台企業承擔的培訓內容主要是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的專業型人力資本的培訓,那麼國家相關部門則應該通過“政策大禮包”,在通用型人力資本培訓方面發力。
通用型人力資本的培訓,則涉及平台從業人員的跳槽能力和選擇新職業領域的能力,從而增加“小哥”們的擇業機會和勞動力市場的競爭力。
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平台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加強對平台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將其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
從職業認同到社會地位提升,再到技能培訓,近年來關於平台經濟從業者的政策紅利接連不斷。
2019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向社會發布了16個新職業,其中就有網約配送員。2020年2月開始,網約配送員被納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后,超千萬被人們習慣稱為“小哥”的新生代勞動者大軍,明確了職業名稱。
目前,為進一步提升勞動者素質和技能水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加大力度支持鼓勵廣大勞動者參與線上職業技能培訓,網約配送員的相關培訓課程也被納入“就業創業和職業培訓在線平台”。
作為新職業,國家有關部門還將加快研究制定職業標准和職業技能等級。此外,國家更多實實在在的“政策大禮包”陸續上新——網約配送員無論是參加崗前職業培訓還是參加職業技能等級提升培訓,都有機會獲得政府財政給予的就業補貼、培訓補貼、生活費補貼等資金支持。
來自上海的“快遞小哥”柴閃閃介紹說,目前上海的政策是,如果參與上海緊缺崗位的培訓,政府會補貼相關費用,這大大提升了平台從業人員參與社會培訓的積極性。
來自“娘家人”的溫暖
除了企業和政府相關部門,關於平台從業者技能提升與培訓,工會“娘家人”也在行動。
“職工的技能培訓也是工會組織的重要職責。”紀雯雯說。
2019年1月9日,在廣州市總工會的指導和見証下,廣州餓了麼蜂鳥配送代理商第一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第一批350名餓了麼外賣騎手申請加入工會,他們成為即時配送這個新業態的首批工會會員。廣州市總工會為新入會騎手會員提供了關愛計劃。騎手們能夠享受到工會舉辦的技能培訓、法律援助、醫療互助保障、住院關愛、交友聯誼等多方面的服務。
2020年江蘇省泰興市總工會啟動“圓城市跑男夢,筑快遞小哥家”行動,著力打造省級“快遞小哥服務+”樣板區。行動中為快遞小哥量身定制職業培訓與技能比武。該工會發揮工會“大學校”作用,利用網校、空中課堂,對快遞小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安全生產教育。此外他們根據快遞小哥行業特點,組織開展比安全、比效益、比效率、比服務、比衛生、賽技能“五比一賽”活動,提升快遞小哥隊伍的整體職業技能。
2020年底,湖南郴州市總工會聯合市郵政管理局、市人社局在郴州技師學院舉辦了郴州市“一戶一產業工人”培養工程首屆郵政快遞業職工技能培訓競賽,來自全市各快遞企業的120名快遞小哥走進校園學習培訓。
做好平台從業人員技能培訓與提升,在紀雯雯看來,無論是國家相關部門還是平台企業,“核心問題還是要發展好經濟”。她分析道,“經濟發展起來,平台企業就會派生出更多用工需求,勞動者的收入會提高。”她認為,隻有經濟發展好,企業才會爭搶勞動力,願意承擔更多培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