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生祥
2021年07月09日18:38 來源:《工人日報》
“能跟全國的拉面高手比拼技藝,一較高下,機會難得!”近日,在天津開拉面館的拉面匠馬俊卿專門帶著弟弟和兒子回到青海老家,參加一場特殊的比賽——7月5日至6日在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舉行的“弘揚工匠精神、做強拉面經濟、助力鄉村振興——青海省第三屆拉面行業職工職業技能競賽”。
這場由青海省總工會、省人社廳聯合主辦的競賽,吸引了在全國各地打拼的120名青海拉面匠返鄉參加。他們組成30支代表隊,在制湯、水調面團、拉面、創新拉面等4個拉面技能項目中同場競技。
從青海走出去的拉面匠為何要不遠千裡返回家鄉參加比賽?“傳統美食原發地舉辦的競賽更‘正宗’,証書也更有分量。”剛參加完競賽的馬俊卿告訴記者。馬俊卿從事拉面行業20多年,今年已是他第3年參賽。在上屆拉面技能大賽中,他獲得省級一類專業技能大賽的獎牌和証書,回去后挂在拉面店醒目位置,食客們都豎起大拇指,他的面館人氣更旺了。
據悉,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第一批化隆“拉面人”就到東部沿海城市開起了拉面館,化隆可謂拉面的原發地。經過近40年的發展,目前,青海省內外經營的拉面店達3.1萬家,從業人員18.7萬人,“拉面經濟”年經營性收入達180億元。據介紹,為展現拉面技能人才的精湛技藝,培養造就技能型創新型高素質拉面技術工人隊伍,推動拉面產業向精致化、品牌化、特色化、規模化高質量發展,青海省舉辦了這次競賽。
比賽現場,和面、揉面、拉面、煮面、調料,一塊塊普通的面團在拉面師傅們的手中反復揉搓、回折拉撐,上下抖動幾次,就變成了一根根柔韌綿長、精細均勻的面條,嫻熟的手法讓現場觀眾贊嘆不已。晶瑩剔透的湯汁,滑利爽口的拉面,翡翠似的蒜苗香菜,散發著濃香的牛肉塊,紅紅的辣椒油,一碗碗清白紅綠銀絲面色彩豐富,令人垂涎欲滴。
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姜氏大碗王餐飲有限公司參賽隊榮獲團體一等獎,谷爾真餐飲有限公司等5個參賽隊分獲團體二等獎和三等獎,4名拉面匠獲得“青海省技術狀元”稱號。根據省級一類大賽獎勵辦法,對獲得比賽總成績前6名的拉面匠授予“青海省技術能手”稱號。
青海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志忠認為,舉辦拉面技能競賽有助於提升全國青海籍拉面匠技能水平,更好地傳承青海傳統美食的制作技藝,讓它不失傳、不走樣,對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發揮工人階級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中的主力軍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與全國各地拉面匠切磋技藝,共享依靠技能脫貧致富的快樂,收獲很多!明年我還要來參賽,爭取捧個獎杯回來。”從事拉面行業12年、在江蘇蘇州開拉面店的王青元已經開始盤算如何“迎戰”來年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