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推動“十四五”時期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

——全國總工會主要負責同志就《中國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十四五”發展規劃》答記者問

2021年07月21日13:52  來源:《工人日報》

近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制定並發布了《中國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十四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陳剛就《規劃》制定實施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制定工會“十四五”規劃有什麼樣的背景和意義?

答: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提出了黨在新征程上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牢牢把握的九個方面的根本要求,向全體黨員鄭重發出繼續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的偉大號召。“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中國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履行職責、開拓進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五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查批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擘畫了我國未來5年和15年發展的宏偉藍圖。實現這一奮斗目標,工人階級使命光榮,工會組織責任重大。

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國工會正處在為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發揮更大作用的機遇期,處在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推進工會改革的攻堅期,處在推動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窗口期,工會工作的對象、領域、范圍、方式、環境等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面臨許多新的機遇和挑戰,需要我們抓住機遇、乘勢而起,勇於破題、開創新局。

制定工會“十四五”規劃,為今后5年和更長一個時期的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提供重要指引,對於指導各級工會更好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履職盡責、發揮作用,推動新時代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團結引領廣大職工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具有重要意義。應當說,這既是黨中央的要求,是時代的呼喚,也是職工群眾和各級工會的熱切期盼。

問:這次工會“十四五”規劃制定工作是如何組織實施的?

答: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總工會高度重視工會“十四五”規劃制定工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總工會主席王東明同志多次就制定好規劃作出指示、提出要求,並多次聽取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全總黨組成立由黨組書記任組長的《規劃》制定工作領導小組,先后召開3次黨組會、多次務虛會進行研究,並牽頭成立4個調研組,赴部分省市開展專題調研。

《規劃》起草工作於2020年12月30日正式啟動,總共歷時6個多月。6個多月來,全總堅持集思廣益、發揚民主,通過書面和座談征求意見、召開專題研討班、舉辦專家論証會、開展建言獻策活動等方式,在各級工會組織、勞模和一線職工、專家學者、中央和國家有關部委及群團組織等多個層面廣泛征求意見,動員各方力量,匯集各方智慧,形成共商共議共推《規劃》的良好氛圍,把制定規劃的過程變成一個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過程,一個振奮精神、謀劃未來的過程。

問:工會制定“十四五”規劃有什麼樣的總體考慮?

答: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全國兩會精神,對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建議和綱要,以政治性、創新性、科學性、系統性為原則,努力制定一個凝心聚力、守正創新、務實管用、綜合協調的規劃。

一是政治性上,著力與“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相統一、與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相銜接,更加有力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更加有效地服務職工、團結職工、引領職工,不斷夯實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

二是創新性上,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既發揚傳統優勢,總結梳理全總成立96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會工作的經驗做法,又與時俱進、勇於探索,著力破除制約工會高質量發展、影響職工高品質生活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提高創新發展的政治能力、戰略眼光、專業水平。

三是科學性上,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相統一,聚焦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回應職工群眾訴求和期盼,既堅持高標准嚴要求,又防止好高騖遠、不切實際,腳踏實地謀劃工作重點、合理設置指標體系、扎實解決實際問題。

四是系統性上,堅持全國工會“一盤棋”理念,做到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協調聯動,實現立足工會實際和著眼發展大局相統籌,中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相貫通,全面規劃和突出重點相協調,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調、內外結合的工作體系。

問:《規劃》對“十四五”時期的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提出了什麼樣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答:《規劃》在認真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取得的成就,深刻分析進入新發展階段工會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基礎上,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工會工作的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圍繞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工運時代主題,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以保持和增強工會組織和工會工作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為主線,以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和工會改革為動力,以推動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為著力點,使職工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權益保障更加充分,勞動關系更加和諧,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更加牢固,廣大職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中主力軍作用更加彰顯。明確了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方向、堅持服務大局、堅持職工為本、堅持改革創新、堅持法治保障的基本原則。提出了今后5年的奮斗目標,主要包括工會理論武裝得到新加強、職工思想引領取得新進展、職工建功立業展現新作為、維護職工權益取得新實效、服務職工水平實現新提升、工會組織建設呈現新活力等6個方面。

《規劃》從9個方面謀劃了未來5年的重點工作:一是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引領,團結引導職工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二是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三是高舉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旗幟,增強職工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建立健全高標准職工服務體系,不斷提升職工生活品質﹔五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推動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六是加快智慧工會建設,打造工會工作升級版﹔七是深化工會和職工對外交流交往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貢獻﹔八是深化工會改革創新,推動新時代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九是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提高工會工作能力和水平。

問:“十四五”時期的工會工作有哪些特色亮點或創新工作?

答:《規劃》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關於工會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要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以保持和增強工會組織和工會工作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作為主線來謀劃,努力緊扣大局、突出重點、體現特色、務求實效。主要有以下特色亮點:

一是突出思想政治引領的政治責任。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職工,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的制度性安排,團結引導廣大職工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夯實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

二是突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廣泛深入持久開展“建功‘十四五’、奮進新征程”勞動和技能競賽,強化創新核心地位,發揮群眾性創新活動優勢,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引導廣大職工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三是突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和維權服務。以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為重點,推動制定和修改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做到教育引導、建會入會、維權服務一體推進。

四是突出提升職工生活品質。將鞏固拓展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成果同提升職工生活品質有效銜接,打造送溫暖、勞動者戶外服務站點等工會服務品牌,健全困難職工家庭常態化幫扶長效機制,大力開展普惠性服務工作。

五是突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堅持維權和維穩相統一,健全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落實“五個堅決”要求長效機制,切實維護勞動領域政治安全。

六是突出工會改革創新。堅持重心下移,夯實基層基礎﹔加強新經濟領域工會組織建設,擴大工會組織覆蓋面﹔加快推進智慧工會建設,構建聯系廣泛、服務職工的工會工作體系。

《規劃》在實事求是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從素質提升、精准服務、依法維權、組織建設等4個方面研提了18個數據指標,對未來5年的工會工作提出了明確的期量性要求,力求使工會工作覆蓋面更寬、作用發揮更大、影響力更強,聯系服務職工更加廣泛有效。

問:《規劃》實施后在抓落實上有什麼樣的安排部署?

答: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規劃》制定不易,關鍵在於抓好落實。為加強《規劃》的實施,我們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強支撐保障、加強總結推廣3個方面提出了落實落地的具體舉措,主要有:各級工會要把落實規劃擺上重要工作位置、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納入對工會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考核體系,明確落實規劃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抓好過程管理和目標考核,堅決避免“有部署、無落實”現象。要圍繞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建立健全規劃落實的支撐保障機制,合理調配工作力量,建立多元化投入保障體系,加強預算保障,把更多資源力量用到重要領域、重點任務和關鍵環節。要建立規劃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和工作通報制度,定期評估工作進展成效,以釘釘子精神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切實增強規劃落實的系統性和實效性。(本報北京7月20日電)

(責編:蔡雨荷、黃瑾)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