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全總北戴河療養院著力提升服務質量,擦亮“工”字招牌——

為勞模和職工打造一個溫馨的“家”

張菁

2021年08月09日10:25  來源:《工人日報》

雨后的北戴河,空氣清新。中華全國總工會北戴河療養院裡,朱槿花開得正艷。

7月25日∼31日,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組織下,近百名來自教科文衛系統的勞模在這裡度過了一段輕鬆愉悅的療休養時光。

全總北戴河療養院成立於1951年,是全總首批命名的全國勞模療休養基地之一。近年來,療養院循著黨建強院、特色樹院、文化潤院、機制興院的思路,不斷探索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服務質量,擦亮“工”字招牌,著力為勞模和職工打造一個溫馨的“家”。

以勞模精神服務勞模

“短短幾天,我們深切感受到療養院工作人員的嚴謹細致、貼心周到,也體會到他們火熱的工作激情、飽滿的精神狀態,真可謂‘以勞模精神服務勞模’!”

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勞模療休養活動即將結束時,療養院收到一封帶有幾十位勞模親筆簽名的感謝信,字裡行間流露出勞模們對療養院的感激。

“為勞模和職工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是我們永遠的追求。”療養院院長夏成方說。

為了迎接此次前來療休養的勞模,療養院專門設計了一場“歡迎儀式”:勞模一下車就走上紅毯並留下親筆簽名。前行不遠,還有一處“勞模風採文化園”,展示著此次前來參加療休養的勞模的風採。“處處能感受到對勞模的尊崇,身為勞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全國先進工作者、北京地壇醫院護士長王克榮說。

不僅在文化展示方面突出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療養院還在吃、住、休閑等各方面下功夫,讓勞模們真正放鬆身心,度過一個難忘的療休養之旅。

在餐飲搭配上,療養院結合當地特色設計每天不重樣的食譜,還考慮不同地區客人的口味隨時對食譜進行調整﹔配備隨團醫務人員,讓勞模出行安全感滿滿﹔無論何時,勞模隻要有需求,工作人員都會第一時間幫助解決﹔開展經驗交流、博物館參觀、紅色教育等活動,讓勞模獲得精神上的“充電”……一系列服務舉措讓勞模們連連稱贊。

利用市場化手段拓展發展空間

“療養院擁有5棟休養樓和一座有著百年歷史的別墅,可同時接待500余人。得天獨厚的療養環境和‘國字頭’的招牌加持,是療養院的天然優勢。”夏成方說,“但如何在做好服務勞模和職工主業的前提下,利用市場化手段促進療養院更好地發展,是我們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今年7月,療養院迎來疫情以來最繁忙的一個月,共接待24個團隊,人數達1700余人。這樣忙碌的景象是療養院主動出擊、多管齊下開拓市場的結果。

疫情對包括療休養在內的整個旅游行業造成很大的影響。為此,療養院開啟了拓展業務與不斷自我完善的更新模式。除了主動聯系老客戶,療養院還通過省市綜合營銷、產業集中營銷、企業定向營銷、康養專項營銷等方式開拓市場。

2020年10月的20多天裡,療養院工作人員把2800余份療養院的最新介紹資料和邀請函寄往全國各地,擴大影響力。“通過這次大規模的集中推薦和自我宣傳,主動來電咨詢的單位絡繹不絕。”療養院接待科科長尤文哲說。

打造“健康加油站”

“這裡的理療保健項目非常豐富,讓我們能夠得到全身心的放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湖南省兒童醫院腎臟中心主任李志輝一邊做著理療項目一邊對記者說。

療養院醫療中心擁有十余個治療室,記者看到,許多勞模和職工在此接受理療。有的在享受足浴按摩,有的在調理脊柱,有的在體驗科技感十足的健康風險評估和微循環修復。

為了拓展“療”的項目,療養院整合相關社會資源,全力打造“健康加油站”康養品牌。

夏成方介紹說,在做好傳統的脊柱梳理、足療和拉筋保健等傳統服務基礎上,今年,療養院與社會力量合作建立“院士康養基地”“健康理念推廣中心”等品牌。同時,通過引入社會資源,以合作的形式引進健康管理醫療設備,通過專業隊伍的加盟與指導,為亞健康勞模和職工提供健康檢測、健康風險干預、功能康復等服務,逐步形成職工療養服務新模式。

此外,療養院在療養內容設置上還安排了辦一場健康講座、教一套太極拳、開展健康保健知識宣講等內容,讓勞模和職工把健康知識和保健意識帶回去,以更強健的體魄和更飽滿的精神風貌投入工作。

(責編:蔡雨荷、黃瑾)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