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方大豐
2021年08月23日09:21 來源:《工人日報》
“院子還是那個院子,‘味道’可大不一樣嘍!”在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台源鎮台九村的一處農家小院,村民朱光明正忙著給花木澆水。院子一角,曾經蚊蠅滋生、臭氣熏天的旱廁,已被一間干淨明亮的現代化衛生間取代。
“方便”問題得以解決,還得從兩個月前,由衡陽縣總工會鄉村振興工作隊組織的一場“屋場懇談會”說起。
屋場前的“真心話”
“能不能多宣傳一下我們村的非遺項目‘稻草龍’,發展鄉村旅游!”“村道有4公裡路很難走,能不能翻修拓寬一下?”“田裡的土渠能不能翻新?”
早上9點多,台九村廖細屋屋場(屋場為南方方言,意思為自然村)前坪已聚起三四十個人。工會干部和村民代表們同坐小板凳,圍成一圈。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時而爭得面紅耳赤,時而傳出朗朗笑聲。
兩個月前的這場“屋場懇談會”,讓朱光明至今記憶猶新。
台九村是衡陽縣總工會鄉村振興駐點村。彼時,這支鄉村振興工作隊駐村不過一個月時間。“工作隊的‘頭等大事’,就是解決村民們的急難愁盼問題。”衡陽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總工會主席彭家果說。為了解村民心聲,工作隊把“懇談會”開到了屋場上。
台九村完全小學300多名師生的“方便”問題,成了這場懇談會最受關注的問題。學生公廁還是旱廁,既不衛生也有安全隱患﹔教師每次洗漱都得拎著熱水,去操場一角的簡易“澡堂”,女教師尤其不方便。
說干就干。懇談會開完第二天,工作隊就到了衡陽縣教育局。經過幾輪協商,為學校爭取到27萬元專項資金,一塊100平方米的建設用地,專門用來新建學生公廁和教師淋浴房。
“今年還計劃幫村裡建村史館和農家書屋,辦豐收節。”工作隊隊長許持之說。沿村旁的蒸水河打造一條風光帶,吸引城裡的游客來賞荷、吃農家飯、學扎“稻草龍”,也出現在工作隊的長效幫扶規劃中。
車間裡的“牢騷話”
在衡陽縣得陽鞋業生產車間裡,調研正在進行。
“食堂菜多肉少,口味也有限,能不能改改!”“宿舍裡能裝空調嗎,WiFi也沒有。”“子女進城入學的問題公司能不能出面協調?”
30多名一線職工圍坐在一起,既提建議,也發“牢騷”。公司相關負責人有問必答,能現場解決的,當場敲定解決方案。不能現場解決的,承諾限期解決。
“懇談會”越開越“辣”,公司領導出了汗,職工笑開了顏。
“食堂每月增加豬肉600斤,確保每人每餐有2兩肉。再多加一個窗口,供大家免費加餐。”“宿舍將免費安裝空調和WiFi。”“總務部門會協調大家的子女就近入學。” 公司方面的答復迎來一片掌聲。
作為公司的“技術能手”,叉車手汪金林希望公司能多提供一些專業培訓的機會。公司領導的回答讓他激動不已:“公司正在制訂制度,以后凡是因工作需要外出受訓的員工,按流程提申請。公司承擔所有學費及差旅費用。”
“我們以‘屋場懇談會’的方式現場辦公,就是為了聽到真實的職工心聲,實實在在地為職工群眾解難題。”帶隊前來調研的衡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譚敦龍表示。
實事辦進心坎裡
在衡陽市祁東縣蔣家橋鎮龍興村,硬化道路直通各村民小組,村道兩旁花團錦簇。村外,500畝荷塘一望無際,花香隨風襲來。如今,這裡已是聞名十裡八鄉的網紅打卡地。
龍興村是衡陽市總工會鄉村振興駐點村。“市總工會幫我們解了燃眉之急!”今年年中,由衡陽市總工會組織的“屋場懇談會”,在龍興村先后開了兩場,村黨總支書記雷響明把這句話提了又提。
事情還得從今年4月份說起。按照村裡的荷塘鄉村旅游項目規劃,一條800米長的荷花棧道將從百畝荷塘穿過,供游客漫步其間,賞花聞香。沒想到棧道剛建到一半,卻資金短缺。
“棧道可得快點完工哩!不然我的農家樂可就沒法開張了。”得知這一消息,村民楊逸超有些沉不住氣。
駐村工作隊將這一消息上報后,衡陽市總工會牽頭聯合市財政局等部門,在短時間內籌措下撥基礎建設資金115萬元,其中86萬元專門用於重啟800米荷花棧道及亮化設施建設。時隔一月,棧道重新動工。
6月中旬,龍興村百畝荷塘荷花競相開放,游客每日絡繹不絕。“這段時間可把我忙壞了。”見到衡陽市總工會駐龍興村鄉村振興工作隊第一書記段成霖時,楊逸超一臉喜色。
今年,工作隊還將幫龍興村新建百畝特種水果種植基地,建設800畝高標准農田。村裡的游客中心已規劃上馬,停車場、公廁等基礎設施也即將建成。“我們將打造一個體驗式鄉村文化旅游基地。”段成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