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廣西壯族自治區總工會推進“桂有技能、產業振興”

打造“1+10+100”技能人才培養基地

龐慧敏

2021年08月27日13:51  來源:《工人日報》

本報訊(記者龐慧敏 通訊員蔣少萱)8月中旬,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專家丘柳濱一邊准備下半年進高校做專題講座的課件,一邊進行著職業技能培訓的鑒定和考核工作。

丘柳濱是廣西走進高校課堂的技能大師之一。5月19日,他與其他9名廣西勞模工匠被自治區總工會聘為首批廣西工會宣講團成員,隨后他在廣西大學進行了8場授課。

不斷激發職工群眾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潛能,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總工會一直以來的努力方向。自2016年開展第一批廣西工匠選樹工作以來,共有75名職工榮獲“廣西工匠”。廣西各級工會廣泛開展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等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打造“月月有項目、周周有比賽,職工全覆蓋”的職工職業技能競賽新格局。

今年以來,全區工會深入實施“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提升年”行動,推進“桂有技能、產業振興”廣西百萬職工建功“十四五”勞動和技能競賽,激發廣大職工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潛能。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區共有13.04萬家企事業單位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參與職工達385.78萬人。

自治區總工會計劃5年累計投入資金1億元,用於技能培訓、賽事舉辦和獎勵激勵,將建設1所自治區級“工匠學院”、10所市級“工匠學院”、100所企業“工匠學校”,構建“1+10+100”人才培養基地體系,並聘請勞模、工匠擔任實訓教授,推進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目前,柳州工匠學院、來賓市工匠學院相繼成立,以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為主要任務,打造更多“雙師型”高技能人才。

“我們將廣泛動員廣大職工群眾,不斷提升素質,為新征程提供勞動技能支撐。”自治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全區將持續開展“桂有技能、產業振興”廣西百萬職工勞動和技能競賽,創新設置精英賽和群英賽,在培養高技能領軍人才的同時,吸引職工群眾普遍參與,基本覆蓋規模以上工業、建筑業、服務業企業。對在自治區級以上各類技能大賽中獲得優勝的選手及其所在單位進行重獎,單位最高獎勵100萬元、個人最高獎勵10萬元。

(責編:蔡雨荷、黃瑾)
分享到: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