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嬙
2021年09月24日09:46 來源:《工人日報》
9月14日,山東省平度市明村鎮大黃埠村“釜山88”聖女果(簡稱“釜山88”)種植戶吳兵起了個大早,他要趕在晌午前種完4畝地、1.5萬株幼苗,3個月后指尖兒大的果子就能挂滿枝頭。
“從前,品質不好,每斤出棚價隻有4元,工會派來專家幫我們改良土壤和種植方案后,不僅畝產量提高了8%,出棚價也達到了8元。工會又幫忙聯系了買家,我們家4畝地去年的淨收入達到了40萬元。”吳兵告訴記者。
在平度,5000余家種植戶打理的3萬畝“釜山88”,每年可以收獲60萬噸成果,淨利潤可達30億元。從無人問津到成為搶手的高端水果,“釜山88”價格翻番的背后,是平度市總工會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全鏈條服務工作的不懈努力。
打造一條工會元素的產業鏈條
“平度是農業大市,有農業產業工人2萬余人。”用平度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王安平的話說,這是一個龐大的“待建會”群體。
2020年起,平度市總著手農業產業鏈建會工作,指導12個產業園成立了合作社工會委員會、工會聯合會以及產業工會聯合會,吸納1000余名農業產業工人加入工會。工會建起來了,服務更得跟得上。
“怎樣才能打開‘釜山88’的銷路”“我想掌握一項既能創業又能留在家鄉的技能”……翻開王安平的調研工作筆記,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基層反饋的各種需求。
隨著走訪的深入,王安平了解到,“釜山88”雖然是平度市重點特色農業產業之一,卻始終賣不上價,種植戶辛苦一年也賺不了多少錢。
“北緯36度的地理優勢和最適合‘釜山88’生長的鹼性土壤,平度都具備,問題究竟出在哪?”
原來,經過近20年的種植,土壤因營養流失和空氣流通不暢,出現了重茬和板結等現象,影響了產量。加上種植技術落后、銷售方式保守,“釜山88”的市場反響平平,沒有形成品牌優勢。
找到了問題症結,平度市總決定“幫襯一把”。
“起初,我們想對接技術專家,幫助種植戶解決技術問題,可是土壤、技術、育苗、種植、銷售這些環節缺一不可,隻解決其中一兩個,無濟於事。”王安平說,相較於專業對口的部門單位,工會涉及領域更廣,大有可為。
經過多次研究討論,平度市總拍板:以“釜山88”為試點,打造一條有工會元素的產業鏈條,為種植戶提供從土壤到銷售全周期服務。
工會“對症下藥”
“你看這裡面有腐熟的大豆、復合菌。”在“釜山88”種植大棚,種植戶吳京杰向記者展示改良后的鹽鹼土壤。
改良土壤源自工會的“對症下藥”。確定工作思路之后,平度市總對接青島農業大學、技師學院,將種植專家請到了田間地頭,研制出了土壤改良方案,提升了抗病毒、水肥管理等種植技術。經過多次試驗,“釜山88”畝產由0.75萬公斤提高到1萬公斤,果形、口感、脆度都有了明顯提升。
“市面上普通的聖女果甜度是7.6度,‘釜山88’可以達到12度。”平度市總基層工作部部長徐京波說,從其銷量看,市場對“釜山88”的認可度是很高的。
這期間,平度市總在青島市總賦能中心的指導下,依托工匠學院組建了102名專家人才庫,定期組織育種施肥、田間管理、品牌創建、電商營銷、法律服務等方面的集中培訓,提升農業產業工人綜合素能,還通過建立微信群等方式為種植戶答疑解惑。同步篩選了優質化肥商、品牌宣傳商、收購商加入工會聯合會,對接企業、京東、百果園、商超等渠道打開銷路,吸納專業團隊通過直播等方式拓展市場。
因為品質高端,北京、上海客戶直接包棚訂貨。
種植戶齊春強此前沒有任何種植經驗,一年多來參加了兩次工匠學院組織的培訓,日常隨時與工會聯合會專家交流,如今已經熟練掌握“釜山88”種植技術,成為村裡的示范大戶。
“加入工會以后,種植有人教,化肥有地方買,果子成熟后有人收,我們隻管投資和打理,銷路、技術都不用操心。”齊春強如此感慨。
筑巢引鳳促就業
“行距30厘米、隴距1米、棚內溫度保持在15∼25攝氏度,3個月就能成熟結果。”許家村的大棚內,許雙雲默念著專家教給他的種植經驗,心中滿是期待。
因為可觀的利潤空間和工會的全產業鏈條服務,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貨車司機許雙雲便是其中之一。
許雙雲算了一筆賬,一個兩畝種植面積的大棚成本20多萬元,“釜山88”從下苗到結果需要3個月時間,每年不間斷出果9個月,每個大棚年利潤至少可達15萬元。
“很多在外面賺錢的‘能人’都回村了,不少投資商也瞅准了商機,投資建棚。”許家村黨支部書記徐忠軍說。
育苗戶吳仁杰承包了10畝育苗大棚,每批種子育成新苗需要1個月,全年可培育1000萬顆,每年純利潤三四十萬元。“育苗這項工作屬於機械作業,每次工作11個小時,每小時15元工費,一個月可以收入近5000元。”
在平度,像吳仁杰這樣的育苗戶有20多家,可以解決數百人就業。
隨著產業鏈條的成熟,平度市總已經著手“釜山88”產業園建設工作,位於黃草嶺村的736畝空地,114個產業園大棚已初具規模,建成后將由專業團隊統一管理,形成更具競爭優勢的農業品牌。“待產業園形成規模,我們將把他們納入工友創業聯盟,發揮更大作用。”王安平說。
一座2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冷庫正在籌備中,投用后將具備15萬公斤儲藏能力。“‘釜山88’的利潤分3部分,種植戶和北京、上海的果商各佔30%,外來收購商佔40%。冷庫建成后,一方面可以提高果品的口感和儲存時間,另一方面可以對接淘寶、抖音等銷售平台,用戶可以在線下單。”王安平說,“要具備種植戶直接對接客戶的能力,掌握市場主動權,把更多利潤留在農業產業工人的口袋裡。”